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西亚、 非洲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 道试题
1 . 据考古学家研究,公元前1250年赫梯国王哈图斯里三世在一封通信中提到铁的生产和贸易。公元前1200—前1000年,赫梯的块炼铁技术在西南亚已达到相当大规模的传播。直到14世纪, “块炼熟铁渗碳法”一直是欧洲一些地区主要的炼铁方法。这可以用来说明(     
A.赫梯是冶铁技术的发源地B.欧洲长期落后于世界
C.块炼铁技术已普及全世界D.古代区域文明的交流
2024-04-27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克利奥帕特拉七世(约前70年——约前30年)是托勒密王朝最后一任女法老,其才貌出众,聪颖机智,擅长手段,心怀叵测,同恺撒、安东尼关系密切,并伴以种种传闻逸事,使她成为文学和艺术作品中的著名人物。这侧面反映出(       
A.罗马帝国的扩张B.古希腊民主政治全盛
C.希腊化时代衰落D.古埃及文明影响周边
2023-08-04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阿拔斯王朝统治时期,官方支持邀请外国学者来巴格达宫廷,赞助把希腊语和梵语的文学和科学作品翻译成阿拉伯语和波斯语,并在巴格达创立了一所宏大的学术研究中心,聘请基督教徒、犹太教徒、祆教徒等其他信仰的学者从事科学研究和培养人才。该现象的出现(     
A.带有鲜明的文化扩张性质B.有利于近代西欧思想解放
C.阻碍了阿拉伯文化的传承D.说明了地理位置决定文明
2024-03-29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观察下列三幅图片,从中传达的信息正确的是(  )

A.甲骨文的出土,有力证明了我国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夏朝开始
B.罗塞塔石碑碑文有楔形文字,是研究古埃及历史的珍贵资料
C.《汉谟拉比法典》的出现,说明印度河流域进入了文明时代
D.不同区域出土了不同的文物,充分体现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5 . 在翻译外来文献的基础上,阿拉伯的学者运用亚里士多德哲学中的哲学思辨与逻辑推理方法来诠释伊斯兰教的宗教信仰与信条,他们还系统地吸收了希腊的数学、天文学等知识,发展起自己的科学理论与知识。这些现象(     
A.反映出希腊文化世界领先B.表明阿拉伯文化有包容性特点
C.体现地区文化的交流互鉴D.标志着阿拉伯科学体系的建立
2024-04-27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在古埃及吉萨第四王朝(公元前3千纪中期)法老哈夫拉金字塔附属的祭庙中,有一尊哈夫拉雕像:哈夫拉端坐于宝座之上,双手放在膝上,两眼平视,目空一切,头后面有鹰神荷鲁斯,正张开双翼保护着法老。这一设计体现出古埃及(       
A.宗教主导艺术创作B.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C.统治集团垄断了艺术创作D.刻意营造神秘的社会氛围
2024-06-05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忻州市市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在两河流域,楔形文字初创之时仅是一种记账的工具,朴素而简陋。其后,两河流域的居民用楔形文字来辅助记忆。接着,楔形文字成为记录口头语言的体系。最后,楔形文字成为表达和沟通思想的工具。这表明(     
A.文字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B.文字的功能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C.文字产生之后就具备完善功能D.文字的书写经历了一个由繁到简的演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