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西亚、 非洲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在两河流域,楔形文字初创之时,仅是一种记账的工具,朴素而简陋。其后,两河流域的居民用楔形文字来辅助记忆。接着,楔形文字成为记录口头的体系。最后,楔形文字则成为表达和沟通思想的工具。这表明(     
A.文字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B.文字的功能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C.文字产生之后就不具备完善功能D.文字的书写经历了一个由繁到简的演变
2024-05-01更新 | 130次组卷 | 53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常青联合体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汉谟拉比法典》第24条规定:“倘生命被害时,公社及长老应赔偿其亲族银一明那。”这一规定(     
A.维护贵族利益B.体现平等原则
C.蕴含人文关怀D.奠定立法规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35年,在两河流域西北部的玛里王国遗址出土了约两万件楔形文泥板,从中可见比古希腊早一千多年的玛里王国实行的是由资深者组成的议事会决定重大事务的集体决策机制,这与古希腊的民主制度十分类似。据此,下列解释最恰当的是(     
A.古希腊文明成就比其他文明更为优越B.古希腊民主制的源头在两河流域
C.亚洲文明深刻影响着欧洲文明的发展D.两河流域文明历史悠久成就辉煌
4 . 日耳曼统治西欧之后,创造了基督教的神学观,古希腊,罗马文化被视为“异教”训以抛弃。在公元8~10世纪的百余年中,阿拉伯世界出现了一场有组织的翻译古希腊、罗马文化典籍的运动,大量相关典籍以阿拉伯语的形式保存了下来。据此可知,该运动(     
A.表明阿拉伯与西方文化同根同源B.体现了中古阿拉伯文化领先世界
C.对欧洲文明的存续产生深远影响D.加速了对被征服地区文化的吸收
2022-07-07更新 | 1480次组卷 | 19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2023届高三9月起点备考卷(二)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