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公元前4千纪末,西亚的苏美尔语、阿卡德语、阿拉米语先后成为地中海东岸地区的通用语言,3世纪左右,这些语言仅限于神庙祭司在祭祀、教学和学术研究时使用。这主要是因为(     
A.宗教信仰的转变B.军事征服的影响
C.统一帝国的分裂D.新式文字的发明
2024-02-28更新 | 1279次组卷 | 20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公元前3200年左右,人类发明了文字,有了文字,就可以把言语记录下来,学者也可以籍此了解古代人的所作所为,从这个意义上讲,历史才真正开始。可佐证上述观点的早期文明是(     
A.南亚的印度河恒河文明B.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文明
C.西亚的两河苏美尔文明D.北非的尼罗河埃及文明
3 . 王国维说“上古之事,传说和史实混而不分,史实之中故不免有所缘饰,与传说无异,而传说之中亦往往有史实为之素地,二者不易区分,此世界各国之所同也。”下列与该说法不符的一项是(     
A.吉尔伽美什B.摩诃婆罗多C.伊利亚特D.耶稣
2024-02-01更新 | 449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2024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史诗《吉尔伽美什》中提到人类触犯了天神,天神决定要降灾于人。由于吉尤苏得拉敬奉天神十分虔诚,天神把消息告诉了他,并教他修造方舟,躲避灾难。当洪水降临之时,唯有吉尤苏得拉和他的船只幸存。这一传说(     
A.证明了古代世界洪灾频发B.体现苏美尔人生死无常的生命观
C.影响了古代欧洲文化发展D.推动古巴比伦重视兴修水利工程
2024-01-30更新 | 1012次组卷 | 20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新高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赫梯王国(约前 1650—前1200)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周期性举办节日庆典。城市与城内的神庙、宫殿等场所构成节日举办的现实空间。国王、王后和王子等统治阶层在节日活动中占主导地位,“巡幸京畿”与“四方来贺”逐渐演变为节日庆典仪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节日庆典仪式(     
A.实际作用有限B.彰显王室权威
C.推崇宗教信仰D.笼络社会上层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撰写于1206年的《精巧机械装置的知识之书》在阿拉伯机械史中具有重要意义,书中记载了一种水力自动计时的时钟(如图所示)。该造型中,龙代表中国,大象让人想到印度和非洲,不死鸟让人想到埃及,水利装置则不禁让人想到古希腊。这反映了阿拉伯(     

A.文化具有包容性B.帝国疆域范围辽阔
C.商路繁荣辐射远D.科学技术成就领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史诗《吉尔伽美什》以夸张的手法描写主人公:身高十一尺有余,足长三尺,腿长七尺,髯发浓密。亚述王宫遗址出土的巨大浮雕也呈现了这般形象(见图)。这种文本和实物的一致性可用来(       

A.说明史诗的描写有据可依B.证实吉尔伽美什确有其人
C.理解古代西亚的审美观念D.还原苏美尔人的体型样貌
2023-11-28更新 | 2167次组卷 | 22卷引用:2024届高三考前冲刺模拟历史试题(河北卷)
8 . 《赫梯法典》规定:“若一位男奴逃到鲁维地区,他的主人将支付给带他回来的人6舍客勒银(大体等同于购买一头耕牛或一名手工艺人的价格)若一位男奴逃到敌国,谁带他回来,谁将拥有该奴隶。”这反映出,当时的赫梯帝国(     
A.法典渗透民主思想B.存在劳动力流失现象
C.农耕经济占据主导D.跨区域贸易基本成型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西周的基本社会单位是亲缘与类亲缘的族,而不是地缘的“邑”。族与族之间的关系经由婚姻与宗法维系,因此周人注重宗法伦理,也注重族群之间的外婚。封国分邑的人口也以“族”成群的配属而构成一个一个斯的集团。国与邑都可以迁徙,其地著性并不强烈。因此西周的封建国家并不建立于领土主权之上,而在于领有一群人口。这种共同体对于宗族的依赖,使个别共同体合成的集团凝聚的向心力大于分裂的离心力。这一具有包容性的发展模式,发展之极致则为无所不包的普世体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于是政治秩序与文化秩序相重叠,成为“天下”。西周的“天”是普世性的,遂不能有特殊偏爱的选民。

公元前第三个千年的前半段,两河流域已发展了青铜文化,有若干超级村落已团聚于附近地区,组织成为苏美尔城邦。这些城邦遗址上有神庙、宫殿,宗教组织在城邦中拥有公权力,他们调动城邦资源,从事集体的远程贸易,换取当地缺乏的物质,也为城邦成员分配集体的资源。公元前第三个千年的后段,在两河下游的城邦中,比较强大的城邦成为中心,组织若干城邦成为联盟,并以盟主的城名为朝代名称。宗教的僧侣与祭司仍保持相当可观的经济权力。也仍是集体意识的精神中心。在公元前18世纪时,两河流域的政治体制与经济网格均见扩张,而且也更复杂。但是城邦仍保持强烈的个体认同。两河的众神均由城邦共同体的守护神演变而来,众神的神祇会议中,个别城邦均有其代言人,众神之间也难免有“斗法”之事。

——摘编自许倬云《观世变:论中国文化的特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两河流域与西周政治与文化的不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古代东西亚文明产生差异的因素。
2023-11-24更新 | 233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2024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等级性考试模拟(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这种古文字不仅仅是一系列简单的图画,还可以表达三种元素:表音符号、表意符号和限定符号。书吏把它刻在石碑上,在宗教仪式中使用。该文字的代表文物是(     
A.B.
C.D.
2023-11-16更新 | 360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评估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