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西亚、 非洲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0 道试题
1 . 苏美尔人是于公元前5000年左右迁徙到西亚两河流域南部地区居住的一支古老民族,较早进入文明时期,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以下图片信息与苏美尔文明无关的是(     
A. B.
C.    D.
昨日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测试(五)历史试题
2 . 古代西亚地区的楔形文字主要书写在黏土制成的泥板上,书写工具通常是用芦苇制成的,有时也用木材、骨棒或者其他材料。对此现象合理的解释是,古代西亚地区(     
A.地理环境影响文化形态B.自然环境十分恶劣
C.楔形文字使用时间短暂D.文化传承面临挑战
7日内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联合考试历史试题
3 . 绿松石在古埃及为法老所控制,是王权与神权的象征。考古发现在埃及前王朝时期涅伽达文化I时期(公元前4000年—公元前3500年)发现一些当地无法生产的绿松石、青金石、玻璃珠。这一发现可以用来说明古埃及(     
A.以小农经济作为基础B.政教合一的政治体制
C.奉行对外扩张的国策D.或已与周边进行贸易
7日内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度高二下学期6月阶段考试历史试卷
4 .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人是现实主义者,不具有古埃及人那种来世复生的思想。他们认为死亡是人生命的终结,更关心现实和实际的问题,重视法律以规范社会秩序,克服社会的混乱与动荡。这反映了(     
A.古美索不达米亚人的生活安宁富足B.古代埃及重视宗教神权统治
C.地理环境对早期文明有着深刻影响D.两河流域居民宗教观念淡薄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马穆鲁克王朝(以埃及为中心的阿拉伯国家)统治时期(1250-1517年),统治者们尊崇阿拉伯的宗教和文化,在开罗、亚历山大、大马士革等城市继续兴建图书馆、清真寺和各类学校,创造出比较宽松的文化环境,吸引了大批其他地区的阿拉伯文人学者汇集于此。这些举措(     
A.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交融B.利于西方古典文化的再生
C.促使阿拉伯文化进入鼎盛时期D.推动了阿拉伯文化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自8世纪到10世纪前期,阿拉伯学者掀起广泛翻译古代印度、波斯、希腊及周边文明地区书籍的百年翻译运动。该运动催生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使阿拉伯帝国境内各部族和各种族人民的共同心理认知得以形成。这反映了该运动(     
A.推动了阿拉伯帝国扩张B.彰显出文化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C.使阿拉伯文化领先世界D.改变了阿拉伯帝国的落后状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迄今大量遗存下来的苏美尔楔形文字契板书主要是那时当事人为订立契约而制作的。买卖、出借、誓约及保证等承载民事往来、商业贸易的契约愈成熟,其条款内容愈加简明扼要。这表明(       
A.古代西亚民事活动日益契约化B.西亚成为古代契约文化的源头
C.西方文化对两河流域影响广泛D.两河流域文化与希腊文化互鉴
8 . 公元前8世纪后期,亚述帝国在司法审判中,将“专业法官”和基层机构排除在法庭之外,国王和行政官员掌握了裁判权。案件往往由一两位官员裁决,官员充当的兼职法官所做判决具有强制性,堪比其行政决定。该举措(     
A.使行政官员成为审判主体B.与帝国中央集权的强化有关
C.有利于确保司法公正公平D.推动了西亚楔形文字的流行
2024-06-06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在古埃及著名的那尔迈调色板上,两面的顶端,分别雕刻了两个代表哈托女神的母牛头,表示那尔迈的王权得到女神护佑。牛头中间是书写着那尔迈之名的王宫图标,图标上立着上埃及的保护神荷鲁斯神,意味着那尔迈的权力来自荷鲁斯神。这反映了古埃及(     
A.王权神化色彩B.阶级分化明显C.宗教信仰多元D.农耕文明发达
10 . 在古埃及吉萨第四王朝(公元前3千纪中期)法老哈夫拉金字塔附属的祭庙中,有一尊哈夫拉雕像:哈夫拉端坐于宝座之上,双手放在膝上,两眼平视,目空一切,头后面有鹰神荷鲁斯,正张开双翼保护着法老。这一设计体现出古埃及(       
A.宗教主导艺术创作B.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C.统治集团垄断了艺术创作D.刻意营造神秘的社会氛围
2024-06-05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忻州市市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