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西亚、 非洲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23-24高三上·全国·课后作业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材料一   中国的造纸术最先被阿拉伯人所接受,并经过他们传向欧洲。10世纪末,在穆斯林地区人造纸张已成功取代了纸草纸与羊皮纸。12 世纪中,阿拉伯人统治过的西班牙开办了造纸厂。后来意大利、法兰西等也学会了造纸。中国的指南针、火药等也是由阿拉伯人首先学会使用,然后经过他们传入欧洲。阿拉伯的医学科学主要来源于希腊医学,一部分则来源于波斯医学,他们很早就把格林医学著作的绝大部分译成阿拉伯文。印度人在古代就发明了表达数字的符号1.2......9和定位计数的进位法。在4或5世纪,有了“0”的符号,这种数字和进位法被阿拉伯人学会,并于10世纪下半叶传向西方。

——摘编自朱锡强《阿拉伯文化形成的原因》

材料二   在公元750年建立的阿拔斯王朝首都巴格达,其百货齐全的商场里,既有各种本地的产品,也有各国商人运来的中国的丝绸和珠宝、印度的钻石和香料、非洲的黄金和象牙、欧洲的琥珀和玛瑙。中世纪阿拉伯帝国各族人民在吸收融汇东西方古典文化的基础上共同创造了阿拉伯文化。阿拉伯文化主要是由阿拉伯本土文化和伊斯兰文化以及希腊、波斯、罗马和印度等外来文化构成。阿拉伯文化在宗教、哲学、自然科学及人文科学等领域都曾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阿拉伯人把古代印度、中国文化成就介绍到西方,又把阿拉伯的天文学、医学知识和伊斯兰教传播到中国等东方国家。这对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对亚洲、非洲、欧洲和中国文化的发展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摘编自哈力木杜山艾力《浅析阿拉伯文化的历史渊源和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阿拉伯文化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阿拉伯帝国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2023-12-09更新 | 171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伊斯兰教还大大促进了苏丹的文化生活。随着《古兰经》学校的建立,识字的人越来越多。学者们可以在苏丹各大学里从事更高深的研究。在这些大学中,廷巴克图的桑科尔大学最为出色……学者们习惯于自由出入这些学校和伊斯兰世界的其他大学。
       材料二:信奉伊斯兰教还加强了苏丹各王国政治上的团结……伊斯兰教通过加强帝国的行政机构,帮助解决了这一制度上的问题。
       材料三:伊斯兰教还将非洲经济同穆斯林商人控制的欧亚大陆广泛的商路网关联在一起,从而促进了贸易。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伊斯兰教通过哪些方式促进了非洲的发展。
(2)伊斯兰教在非洲的传播有什么重要意义?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公元1~2世纪,罗马帝国出现了相对安定的局面。帝国前期,意大利和行省的手工业也得到显著的发展。在西部,罗马和高卢商人沿莱茵河、多瑙河到达北海和波罗的海,在不列颠和斯堪的纳维亚进行贸易。东部的希腊和埃及商人则驶出红海,经阿拉伯到达印度和斯里兰卡进行贸易,以金银换取东方的香料、宝石、精致的工艺品和纺织品。在屋大维统治时期,罗马人开始利用季节风远航印度。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

材料二   在公元750年建立的阿拔斯王朝首都巴格达,其百货齐全的商场里,既有各种本地的产品,也有各国商人运来的中国的丝绸和珠宝、印度的钻石和香料、非洲的黄金和象牙、欧洲的琥珀和玛瑙。中世纪阿拉伯帝国各族人民在吸收融汇东西方古典文化的基础上共同创造了阿拉伯文化。阿拉伯文化主要是由阿拉伯本土文化和伊斯兰文化以及希腊、波斯、罗马和印度等外来文化构成。阿拉伯文化在宗教、哲学、自然科学及人文科学等领域都曾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阿拉伯人把古代印度、中国文化成就介绍到西方,又把阿拉伯的天文学、医学知识和伊斯兰教传播到中国等东方国家。这对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对亚洲、非洲、欧洲和中国文化的发展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摘编自哈力木杜山艾力《浅析阿拉伯文化的历史渊源和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罗马帝国与阿拉伯帝国的相似之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阿拉伯帝国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2023-11-06更新 | 19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九师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世纪的阿拉伯翻译运动发轫于倭马亚王朝(公元661—750年)时期,勃兴于阿拔斯王朝(公元750—1258年),结束于13世纪蒙古人西征的铁蹄之下。由倭马亚王朝时期的个人的零星翻译,到阿拔斯王朝时期达到鼎盛,发展为国家的主要事业,由国家投入巨资,建立机构,组织人力进行翻译。史书记载:“上自哈里发,下至平民……为求学而游历欧、亚、非三溯,然后犹如蜜蜂一般,载蜜而归,把他们所储蓄的宝藏,分给发奋的学生们,并且孜孜不倦地编辑许多典籍,其卷轶之浩大与内容之丰富,不亚于现代的百科全书,而其对于现代科学约贡献,远非一般人的想象所能及的。”

材料二     阿拉伯帝国各民族以翻译的方式继承了东西方古代文明(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地中海东岸及希腊罗马、恒河印度河流域、黄河流域)丰厚的文化遗产,翻译的学科范围涉及当时东西方文明古国全部的自然和人文科学并开拓了新的领域。这一运动又直接推动了阿拉伯帝国教育的发展,教育的发展又反过来推动了翻译运动的高涨和新文化的创造。这场规模宏大、成绩卓著的翻译运动奠定了伊斯兰文化创造高起点的基石。有学者指出:“没有他们约努力,这古老的文明就会泯灭,科学的发展就会断线,中世纪就可能出现一片愚昧黑暗。”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杨文炯、张嵘《伊斯兰教与中世纪阿拉伯翻译运动的兴起》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阿拉伯帝国翻译运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阿拉伯帝国翻译运动的意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世纪的阿拉伯天文学家的“图斯双圆”理论出现在300年后的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中,现代天文学家中的很多名称和术语来自阿拉伯天文学家。12世纪开始,许多希腊哲学著作的阿拉伯文译本又重新译成欧洲各种文字,欧洲人才重新接触到真实的希腊古典哲学著作。从阿拉伯世界涌来的知识潮流,给欧洲带来了向心灵解放的“大跃进”,促进了文艺复兴的到来。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是经阿拉伯人之手,逐步传入西欧。

——摘编自蔡德贵《中世纪阿拉伯人对哲学和科学的贡献》

材料二16世纪开始的大航海时代,中国与欧洲有了直接的的交往和交流。来华传教士把他们发现的儒家思想文化传播到欧洲。18世纪的法国启蒙思想家将孔子与儒家思想理性化和理想化,作为批判基督教神学和封建专制主义、论证新文化理想的根据和证明。教士们把西方自然科学中的声、光、电、医学等科学技术介绍到中国。西学东渐填补了许多中国文化中原来没有的元素,并且通过具有先进思想的国人的学习与研究,近代科学在中国逐步传播与发展。中国知识界关于近代科学的分类也渐次趋向专门化,形成比较系统的领域。新式思想和研究方法改变了中国古老的思想文化领域,改造、丰富和发展了中图文化的结构。

——摘编自周振鹤《中西文化交流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阿拉伯文化对近代欧洲的影响。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中西思想文化交流。
2023-02-23更新 | 1066次组卷 | 24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唐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史诗是一种庄严的文学体裁,内容为民间传说或歌颂英雄功绩的长篇叙事诗,它涉及的主题可以包括历史事件、民族、宗教或传说。

材料二毗湿摩说:婆罗门可以娶三个妻子。刹帝利可以娶两个妻子。吠舍只可以从本种姓内娶一个妻子。无论几个妻子,她们生下的儿子地位都是平等的。在婆罗门家庭中,出生于婆罗门种姓的妻子地位是最高的。在刹帝利家庭中,出生于刹帝利种姓的妻子地位是最高的。首陀罗女为前三个种姓的人所生的孩子,有道行的人是鄙视的。一个婆罗门让首陀罗女为他生了孩子,这个婆罗门应该为此赎罪。

——摘自史诗《摩诃婆罗多》

(1)以下是世界伟大的史诗作品,请指出以下史诗分别是哪些古代文化的成就?
史诗作品代表的古代文化
《罗摩衍那》
《吉尔伽美什》
《荷马史诗》
《伊戈尔远征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史诗《摩诃婆罗多》对研究印度历史的史料价值。
7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公元七、八世纪,阿拉伯帝国成为地跨亚洲、非洲、欧洲的大帝国。在帝国存在的六个多世纪内,产生了瑰丽的阿拉伯文化。《古兰经》经文,十分注意韵脚、节奏、修辞。伊斯兰教信徒天然地要受到阿拉伯语文的教育,无疑这大大促进了阿拉伯语文的推广。为适应商业发展的需要,哈里发政府自己铸造纯粹伊斯兰货币,对一些尚在使用的外国货币加印《古兰经》经文。商业活动、文化交流与战争,使游牧民族受到先进文化的熏陶,他们把波斯语、梵语、叙利亚语和希腊语作品翻译成阿拉伯语,吸收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印度文化等的优秀成分,形成了有自己个性的文化。

——摘编自朱锡强《阿拉伯文化形成的原因》

材料二:中世纪的阿拉伯人继承和发展了古代希腊的理性传统,在实验科学、医学、化学、数学、天文学等方面取得了领先全球的成就。阿拉伯天文学家的“图斯双圆”理论出现在300年后的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中,现代天文学家中的很多名称和术语来自阿拉伯天文学家。l2世纪开始,许多希腊哲学著作的阿拉伯文译本又重新译成欧洲各种文字,欧洲人才重新听到亚里士多德的名字,接触到真实的希腊古典哲学著作。从阿拉伯世界涌来的知识潮流,给欧洲带来了向心灵解放的“大跃进”,促进了发展自由思想的伟大进步,促进了文艺复兴的到来。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也是经阿拉伯人之手,逐步传入西欧。

——摘编自蔡德贵《中世纪阿拉伯人对哲学和科学的贡献》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阿拉伯文化形成的原因及其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阿拉伯人给欧洲社会带来的影响。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汉谟拉比法典》中,涉及土地制度的条例有十二条,内容为不同等级的人对于田园房屋买卖的问题。古巴比伦王国兴起之时,土地所有制关系演化为王室占有的土地、私人占有的土地和村庄残存的土地三种。土地所有权以法律条文形式予以明确并向公众公布,促使民众按照法律条文行事,限制了民众的行为,但同时对于国家等级制度的维护起到了一定的成效,对于不同等级的不同人员的田园房屋予以不同的处理方法。

材料二   亚历山大的征服战争,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征服……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横贯亚欧大陆丝绸古道上的商队来往,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诸海航路的船只航行,对传播生产技术、文化知识于古代世界各地也许是更为重要的。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汉谟拉比法典》将土地所有制分为几类?划分等级占有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古代不同文明交往的方式。
2021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公元前3200年到公元前2350年,十几个苏美尔城邦……支配着美索不达米亚的公共事务。……当和平得以维系,政府也会组织建造大型公共设施。宫殿、神庙和抵御外敌的高墙出现在所有苏美尔的城市中,全部工作都由吉尔伽美什这样的领袖来组织和协调完成。神话中就曾提到吉尔伽美什在乌鲁克建造城墙和神庙的事迹。……比建筑物更为重要的是灌溉系统,它支撑着农业生产与城市社会。随着人口的增加,苏美尔人扩大了蓄水池和水渠的灌溉网络。

材料二   下图为古埃及一位祭司的墓室壁画。这位祭司大约生活在公元前15世纪,画中描绘了埃及南部的农民犁地并播种的情形。


——以上材料均据【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两河流域早期文明的政治特色。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在两河流域早期文明中“比建筑物更为重要的是灌溉系统”。
(3)比较材料一、二,说明两河流域的早期文明与古代埃及文明的共同特征。
2021-08-10更新 | 434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模拟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