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西亚、 非洲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1 . 公元前4千纪末,西亚的苏美尔语、阿卡德语、阿拉米语先后成为地中海东岸地区的通用语言,3世纪左右,这些语言仅限于神庙祭司在祭祀、教学和学术研究时使用。这主要是因为(     
A.宗教信仰的转变B.军事征服的影响
C.统一帝国的分裂D.新式文字的发明
2024-02-28更新 | 1156次组卷 | 16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公元前3200年左右,人类发明了文字,有了文字,就可以把言语记录下来,学者也可以籍此了解古代人的所作所为,从这个意义上讲,历史才真正开始。可佐证上述观点的早期文明是(     
A.南亚的印度河恒河文明B.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文明
C.西亚的两河苏美尔文明D.北非的尼罗河埃及文明
3 . 王国维说“上古之事,传说和史实混而不分,史实之中故不免有所缘饰,与传说无异,而传说之中亦往往有史实为之素地,二者不易区分,此世界各国之所同也。”下列与该说法不符的一项是(     
A.吉尔伽美什B.摩诃婆罗多C.伊利亚特D.耶稣
2024-02-01更新 | 426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2024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史诗《吉尔伽美什》中提到人类触犯了天神,天神决定要降灾于人。由于吉尤苏得拉敬奉天神十分虔诚,天神把消息告诉了他,并教他修造方舟,躲避灾难。当洪水降临之时,唯有吉尤苏得拉和他的船只幸存。这一传说(     
A.证明了古代世界洪灾频发B.体现苏美尔人生死无常的生命观
C.影响了古代欧洲文化发展D.推动古巴比伦重视兴修水利工程
2024-01-30更新 | 924次组卷 | 17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新高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苏美尔人认为,掌管洪水的神是带来灾难的恶毒的神;古埃及人认为,洪水之神是会带给每个人快乐的善良的神。两者认识的差异于(     
A.国家形态B.文化传统C.生产方式D.社会制度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赫梯王国(约前 1650—前1200)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周期性举办节日庆典。城市与城内的神庙、宫殿等场所构成节日举办的现实空间。国王、王后和王子等统治阶层在节日活动中占主导地位,“巡幸京畿”与“四方来贺”逐渐演变为节日庆典仪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节日庆典仪式(     
A.实际作用有限B.彰显王室权威
C.推崇宗教信仰D.笼络社会上层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撰写于1206年的《精巧机械装置的知识之书》在阿拉伯机械史中具有重要意义,书中记载了一种水力自动计时的时钟(如图所示)。该造型中,龙代表中国,大象让人想到印度和非洲,不死鸟让人想到埃及,水利装置则不禁让人想到古希腊。这反映了阿拉伯(     

A.文化具有包容性B.帝国疆域范围辽阔
C.商路繁荣辐射远D.科学技术成就领先
8 . 两河流域著名的文学作品《吉尔伽美什史诗》最早由苏美尔人创作,在大约公元前12世纪由巴比伦人整理汇编成册,相继产生了史诗的赫梯语版本和胡里安语版本。其中,史诗中所记载的大洪水故事,后来被犹太人和希腊人所借用,演变成为著名的“诺亚方舟”和“丢卡利翁”的故事。这(     
A.说明西亚是世界文明最早起源地B.表明古代西亚文化传播推动世界文明发展
C.体现出古西亚文明发展最为发达D.反映出战争加强了区域文明间的相互联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史诗《吉尔伽美什》以夸张的手法描写主人公:身高十一尺有余,足长三尺,腿长七尺,髯发浓密。亚述王宫遗址出土的巨大浮雕也呈现了这般形象(见图)。这种文本和实物的一致性可用来(       

A.说明史诗的描写有据可依B.证实吉尔伽美什确有其人
C.理解古代西亚的审美观念D.还原苏美尔人的体型样貌
2023-11-28更新 | 1891次组卷 | 18卷引用:专题11 世界古代史(选必贯通部分)(2大考点3个易错点)-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考试易错题(新高考专用)
10 . 下图为某一帝国极盛时的疆域。公元前8世纪,它大举向外扩张,不仅统一了整个两河流域地区和小亚细亚的一部分,还一度征服埃及。下列选项中属于该帝国文化成就是(     

A.诞生了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著作
B.王宫大门上标志性雕刻是人首飞牛
C.制定出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D.施行的太阳历为凯撒制定儒略历提供重要参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