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欧洲文化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拜占庭在实用科学如建筑、美术等方面成就突出,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欧教堂采用了拜占庭式的穹顶。正当文艺复兴兴起时,拜占庭则出现了与人文主义近似的倾向,即所谓“拜占庭文艺复兴”。据此可知,当时欧洲(     
A.思想解放植根于东欧文化B.东正教文明区域扩展
C.文化的同源异流特征明显D.东西欧文化遥相呼应
2023-02-19更新 | 1733次组卷 | 28卷引用:广西钦州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教会文学是中世纪欧洲的正统文学,主要内容是赞美上帝的权威和歌颂圣徒的德行。骑士文学在11世纪流行,大都是骑士们行侠仗义,建功立业和爱情至上的故事。这一时期的骑士文学的流行反映出当时(  )
A.对世俗生活的追求B.工商业阶层壮大
C.人文主义广泛传播D.天主教会的衰落
2023-09-19更新 | 738次组卷 | 47卷引用:广西玉林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英国著名思想家约翰・弥尔顿(1608~1674)在议会1644年恢复书报检查制时指出,“杀人只是杀死了一个理性的动物”,“而禁止好书则是扼杀了理性本身”。该主张旨在
A.捍卫人民思想和言论自由B.完善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
C.推动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D.积极推进人文主义的传播
4 . 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公认的领袖和导师。他说:“本身自由,周围的人与自己平等——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人们的自然生活。”同时,他也写道:“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不可能不划分为富人和贫困两个阶级”。由此可知伏尔泰
A.认为天主教会阻碍进步B.反对财产的不平等
C.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主张社会生活平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5、16世纪欧洲冒险家关于美洲的著述中,曾屡次描述美洲人的怪异,如约翰·洛克描述,圭亚那居住着洞穴人,他们以食蛇为生;无头人的眼睛和嘴长在胸脯上。但很多人描述的奇形怪状之人,均为道听途说。这反映了(     
A.自然科学对人类的研究认识不足B.欧洲人秉持“欧洲中心论”观点
C.欧洲人冒险的目的是研究美洲人D.欧洲人全面建立起对美洲的殖民
6 . 普罗泰格拉认为一切道德和法律都只是相对有效,这种有效只与产生这些道德和法律的人类社会紧密联系,只有在特定的社会,它们才能获得人们的认可,所以没有绝对的法律和正义。这一言论(     
A.蕴含着朴素的人文主义思想B.揭示了法律和道德的内在关系
C.有利于公众道德意识的培养D.强调应该统一民众的道德标准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孔子说:“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学而》

孔子说:“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论语·子路》

荀子说:“古者禹汤本义务信而天下治,桀纣弃义背信而天下乱”。

——《荀子·强国》

材料二   在西方国家,可以说契约文明构成了其信用文化。西方国家的契约文明起源于古罗马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对外贸易的扩张而出现的普遍而广泛的商品交换模式,使人们冲破了血缘、地缘、人缘的社会关系转而通过契约关系这根纽带维护和建立了一种新型的经济关系,即契约关系逐渐代替了人身依附关系,并在社会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尤其是近代,契约从经济领域扩张到法律乃至政治领域,出现了经济生活乃至政治生活的契约化,形成了西方的契约文明和契约社会。

——涂永珍:《从“人伦”到“契约”:中西方信用文化的比较分析及法律调整》

材料三   2003年10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都要把诚实守信作为基本行为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儒家“信”的内涵及影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信用文化的特点。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共中央强化社会信用建设的背景和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拜占庭帝国的文化从其产生的那一刻起就带有明显的东方色彩。但是在许多方面,特别是在政治、法律体系及官僚统治体系方面,拜占庭几乎全面继承了罗马帝国的传统,使之成为中世纪拜占庭政治制度的骨架。这表明拜占庭文化(     
A.西方化趋势日益严重B.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
C.侧重于政治制度创新D.抛弃了自身固有传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罗马的首位史学家匹克托采用希腊文撰写了《罗马史》,在这部著作中,他将罗马民族的起源与特洛伊战争中的希腊英雄相联系。在帝国初期,李维的历史巨著《罗马建城以来的历史》却以颂扬罗马祖先的辉煌业绩为主题,“致力于记述这个世界上最卓越民族的壮丽历史”。这两位史学家的观点存在差异主要是因为二人(     
A.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B.史学研究方法不同
C.面对的史学传统不同D.史学素养存在高低
10 . 西欧中世纪早期的教育,其主体是基督教教育,教会学校包括修道院学校和大教堂学校构成了学校教育发展的主线,世俗的宫廷学校教育带有浓厚的基督教色彩……其中不少大学直接脱胎于中世纪早期的教会学校。这反映了基督教会(     
A.垄断了中世纪的教育B.具有一定的教化功能
C.广泛地影响西欧社会D.对西欧教育影响深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