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欧洲文化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柏拉图(前427——前347年),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曾在雅典创办过阿加德米学院。在教育作用方面,他认为良好的教育是实现理想社会,培养出合格的卫国者的保证。他认为教育在改造人性上也有着巨大的威力,因此他要求国家严格控制教育。柏拉图的最高教育目的则是要培养“哲学王”,经过教育培养的精英可以成为优秀的哲学家,最终成为统治者。在教育对象上,他主张“精英”教育,应该从第一、二等级中选出最优秀的年轻人进行学习。在教育方法上,柏拉图提倡启发诱导,他认为,只要经过启发,没有学习过的人也能自觉地推导出数学、几何等公式。柏拉图以上的教育理念对欧洲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陈桃兰《孔子与柏拉图的教育思想比较》

材料二   到公元前6世纪,在中国和希腊都开始出现了哲学家。在此以前,中国已有《尚书》《诗经》,希腊已有《伊里亚特》《奥德赛》等等,它们都在不同的程度上为古代哲人们提供了思考的资料。在古代希腊,原有祭神求福的传统,但哲学家出现以后,他们开始思考世界“始基”是什么的问题,并且试图以某种物质作为“始基”来解释世界。在古代中国,也长期有祭神求福的传统,可是在西周时期就开始有了对天将信将疑的思想倾向。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重人事而不重天,这都反映了一种人在自然关系上的某种精神觉醒。在古代希腊,许多哲学家都讨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等书都是集中讨论这一问题的著作。在古代中国,也有孔子主张爱有等差的“仁”,墨子主张爱无区别的“兼爱”等等,不同的学派都为自己的主张作了论证,处于争鸣的状态中。古代希腊和中国的哲学家们当然不可能解决人与人的关系上的认识问题,他们能对此有所反省,提出问题,并试图提出自己的见解,这就是一种精神的觉醒了。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古代史:上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柏拉图教育理念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中国和希腊哲学思想存在共同点的原因,并说明中国和希腊先哲精神觉醒的意义。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约从公元前3000年末开始,印欧语系各族分批地从他们的故乡地区向外迁徙,形成一个个规模巨大的、世界性的民族迁徙浪潮。当时印欧人正处于原始社会解体过程中,社会内部已发生了阶级分化,军事首领和贵族的地位和作用逐渐加强。对他们来说,进行掠夺是比劳动更容易获取财富的途径,对财富的追求成了他们迁徙的主要动力。在印欧人中,原始社会的解体过程是不平衡的,黑海北岸地区开始较早,而其他地区则较晚,这也是形成多次迁徙高潮的内部原因。

——据麟剑《人类源流史》等整理

材料二   西罗马帝国崩溃后,地中海世界形成三个部分:西边的天主教世界,南边的伊斯兰世界,东边的拜占庭世界。东欧文明与西欧文明虽然同属欧洲文明,其源头也都可上溯至古典时代和基督教,但在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东欧就与西欧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即东罗马文化和斯拉夫文化,这深深地根植于拜占庭的希腊文化和东正教传统的浓厚土壤中。东欧文明中,还有两个重要的外来因素,即东方的蒙古人和奥斯曼,也为俄罗斯和巴尔干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文明特色,深刻地改变了东欧的发展道路。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一编·古代文明与地域性历史)》

(1)据材料一,概括印欧人分批向外迁徙的历史背景。写出图4中①②两个地区在印欧人迁徙后形成的两个新族群名称,并列举两个地区各一项文明成就。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世纪西欧和东欧文化的差异。
(3)据材料二概括俄罗斯文化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亚欧民族迁徙的主要影响。
2024-04-28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金湖中学,清江中学,涟水郑梁梅高级中学等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约从公元前3000年末开始,印欧语系各族分批地从他们的故乡地区向外迁徙,形成一个个规模巨大的、世界性的民族迁徙浪潮。当时印欧人正处于原始社会解体过程中,社会内部已发生了阶级分化,军事首领和贵族的地位和作用逐渐加强。对他们来说,进行掠夺是比劳动更容易获取财富的途径,对财富的追求成了他们迁徙的主要动力。在印欧人中,原始社会的解体过程是不平衡的,黑海北岸地区开始较早,而其他地区则较晚,这也是形成多次迁徙高潮的内部原因。

——据麟剑《人类源流史》、普高教科书《历史·选必3·文化交流与传播》整理

材料二   西罗马帝国崩溃后,地中海世界形成三个部分:西边的天主教世界,南边的伊斯兰世界,东边的拜占庭世界。三个文明互相抗衡,其地缘、政治和经济格局,依然在当下的政治局势变动中隐约表现出来。事实上,东欧文明与西欧文明虽然同属欧洲文明,其源头也都可上溯至古典时代和基督教,但在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东欧就与西欧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即东罗马文化和斯拉夫文化,这深深地根植于拜占庭的希腊文化和东正教传统的浓厚土壤中。东欧文明中,还有两个重要的外来因素,即东方的蒙古人和奥斯曼,也为俄罗斯和巴尔干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文明特色,深刻地改变了东欧的发展道路。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一编·古代文明与地域性历史)》

(1)根据材料一、概述印欧人“分批地从他们的故乡地区向外迁徙”的历史背景。结合所学,写出印欧人迁徙后在图中①②处分别形成的两个新族群的名称,并列举①处新族群创造的两项文明成就。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拜占庭帝国时期都城君士坦丁堡的重要地位,并以俄罗斯为例,简要说明具有自己特色的“斯拉夫文化”逐渐形成的因素。
2024-04-08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培优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破晓歌,属于普罗旺斯抒情诗的一部分,普罗旺斯抒情诗的起源与拉丁抒情诗关系密切。探其本源,可以一直追溯到古罗马诗人奥维德那里。该诗被认为是现存唯一一首描绘破晓时分恋人即将分别、充满不舍和抱怨的古典拉丁抒情诗。

中世纪欧洲贵族骑士阶层推崇一种典雅的爱情观念:骑士崇拜一位贵夫人,并且效忠贵夫人。这些骑士提倡爱情至上、两性平等、身心快乐等,这种观念因为行吟诗人和贵族骑士的广泛传播和宣传,逐渐成为一种社会习俗。人们通常认为:破晓歌歌颂的是骑士与贵族妇女之间的爱情,虽然这种爱情并不具备正当性,但是,在中世纪教会的禁欲主义和封建婚姻制度背景下,这些爱情诗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破晓歌流传广泛,很多诗人后来流落到意大利,从而推动了那里的抒情诗的发展,而意大利又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发祥地,因此,破晓歌算得上近代欧洲人文主义文学爱情作品的源起或发端。

——摘编自曾艳兵《“破晓歌”:普罗旺斯爱情歌的精华》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破晓歌”在中世纪盛行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井结合“骑士文学”的相关知识,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评价“破晓歌”这一文化现象,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吾国古代之士,皆武士也,然亦有库、序、学、校以教之。士为低级之贵族,居于国中(即都城中),有统驭平民之权利,亦有执干戈以卫社稷之义务,……其时士皆有勇,国有戎事则奋身而起,不避危难,文、武人才初未尝界而为二也。自孔子殁,门弟子辗转相传,渐倾向于内心之修养而不以习武事为急,……故大部分人皆趋重于知识、能力之获得,盖战国时有才之平民皆得自呈其能于列国君、相,于是武士乃蜕化而为文士。然战国时,士不但不能废武事,其慷慨赴死之精神且有甚于春秋。彼辈自成一集团,不与文士混。以两集团之对立而有新名词出焉:文者谓之“儒”,武者谓之“侠”,儒重名誉,侠重义气。……古代文、武兼包之士至是分歧为二……儒侠对立,若分泾、渭,自战国以迄西汉殆历五百年。……及汉代统一既久,而游侠犹不驯难制,则惟有执而戮之耳,故景帝诛周庸,武帝族郭解,而侠遂衰;举贤良,立博士,而儒益盛。……范晔作史,不传游侠,知东汉而后遂无闻矣。

——摘编自(美)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

材料二   1213世纪,骑士的道德标准和生活方式变得文明起来。随着封建诸侯权力的强化,诸侯们能够在更大程度上维持领地的秩序;而更加安逸的生活也许会降低一个人的野蛮程度,骑士精神逐渐形成。一个骑士俘获另一个骑士后,不再给他戴上镣铐、投入地牢,直到家族和陪臣付钱赎回,相反,俘虏被待若上宾。12世纪中叶,任何体面的骑士都会给敌手一个穿盔戴甲的机会,然后再发动攻击。12世纪末,许多骑士不再承认他们为利益而战,他们仅仅为荣誉而战。12世纪对武士行为的另一个重要影响来自一种对妇女在封建社会中的作用的新的强调。这部分由于教会的影响,部分由于新风行的骑士爱情。教会教导妇女要臣服于丈夫,但它一直倡导尊重妇女,对妇女要温文尔雅。然而,骑士爱情对中世纪社会的影响完全不同于教会。它的中心原则是,如果一个骑士献身于侍奉一位女士通常是有夫之妇对她百依百顺、爱慕备至,他就会最有效地赢得声誉。

——摘编自(美)布莱恩·蒂尔尼/西德尼·佩因特著《西欧中世纪史》第七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从春秋到东汉“士”的主要变化,并分析造成这些变化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世纪晚期骑士精神形成的原因,并概括骑士精神对欧洲社会产生的影响。
2023-05-01更新 | 309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6 . 俄罗斯文化
(1)背景
①俄罗斯文化深受______文化的影响。
②10世纪中叶,________的统治者接受了基督教,基辅罗斯进入基督教文化圈。
(2)表现
①神学:10世纪中叶,基辅罗斯进入基督教文化圈。拜占庭帝国灭亡后,东正教的中心转移到______。东正教逐渐成为_______统治国家的工具。
②文学:史诗《伊戈尔远征记》。
③建筑:俄罗斯圆顶多塔风格的教堂建筑,被视作东正教的象征。
2024-01-14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一题打天下同步教学新方案选择性必修三第4课欧洲文化的形成
7 . 拜占庭文化
(1)背景
①罗马帝国分裂:395年。
②基督教分裂:1054年。
③由于地处欧、亚、非三洲交界处。
(2)表现
①宗教:东正教是拜占庭帝国的国教,君士坦丁堡是东正教的中心。
②法律:拜占庭帝国皇帝查士丁尼在位时编纂的《____________》。
③艺术:拜占庭帝国保存了大量希腊古典书籍,其建筑和雕塑艺术也继承了古希腊、罗马的遗产并有所发展。
④建筑:矗立于君士坦丁堡市中心的圣索菲亚大教堂以其罗马式穹顶而闻名。
2024-01-14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一题打天下同步教学新方案选择性必修三第4课欧洲文化的形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   中世纪,所有的文化活动都渗透着宗教影响。现代戏剧是随着表现《圣经》故事和圣徒生活的奇迹剧的出现而诞生的。中世纪文学的主要题材是再现基督教化的骑士精神。公元1213世纪,艺术的主要成就是大教堂的建设及其内部的雕塑、绘画等,上帝、天堂、圣徒是艺术创作的永恒主题。

——摘编自《论述中世纪基督教的地位与作用》

史料二   基辅罗斯时代,基辅、诺夫哥罗德、弗拉基米尔—苏兹达尔、切尔尼戈夫、斯摩棱斯克和波洛茨克等地,这一时期都曾建有规模宏伟、极具特色的东正教堂,其中又以基辅的索菲亚大教堂最负盛名,这所教堂虽与君士坦丁堡的著名教堂同名,却不是拜占庭样本的简单复制,而是显示了拜占庭风格和罗斯艺术的完美结合,独具一格。

——摘编自沈坚等《世界通史》

【探究】
(1)据史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基督教对西方文化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根据史料二、说明索菲亚大教堂的特点,并分析这一时期出现大量“规模宏伟、极具特色的东正教堂”的背景。
9 . 古典希腊文化成就
(1)哲学
①产生背景:产生于古希腊人对宇宙起源和人生意义等自然和社会问题的知识追求,古希腊哲学家力图用_____的思维方式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
②杰出代表:三大哲人
____:探讨人生哲理和社会伦理。
柏拉图:将哲学与数学融会贯通,为《几何原本》奠定基础。
亚里士多德:是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2)文学:《_____》;戏剧:喜剧之父是阿里斯托芬;悲剧之父是埃斯库罗斯。
(3)雕塑和建筑: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4)史学:古希腊是欧洲史学的源头。
2024-01-14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一题打天下同步教学新方案选择性必修三第4课欧洲文化的形成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巴洛克艺术萌芽于文艺复兴运动,那时,人文主义者将个人情感汇入宗教艺术的创作中,欧洲封建统治阶级利用重商主义,聚拢了大量财富,极其需要满足日益膨胀的欲望和外部感官享受。巴洛克艺术家们喜欢艺术效果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并想方设法地予以表现。他们将激情和想象力融为一体,赋予豪华的艺术作品以摄人心魄的魅力,使人久久沉迷其中。

——摘编自朱亚娥《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作为大革命的回声,欧洲出现了一股燥热的文学浪潮,这就是浪漫主义运动。浪漫主义文学强调真实地表达个人对客观世界的感受,极力塑造同周围现实或者统治集团格格不入的天才人物或叛逆性格。浪漫主义作家对大自然有强烈的爱,雄伟奇异的大自然或异域风光,往往是他们寄托自由理想之所在。

——摘编自王丽娜等《西方文学作品解读》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巴洛克艺术和浪漫主义文学各自的特征。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巴洛克艺术和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不同背景。
2024-02-08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