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欧洲文化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世纪欧洲的封建领主为了对外作战及镇压内部反抗,都拥有一批骑士。骑士文学的产生与中世纪封建制度的形成密切相关。

骑士文学是欧洲中世纪世俗文学的主要成就,最初产生于11世纪下半叶,盛行于12、13世纪,14世纪时走向衰落。骑士文学主要描写骑士的冒险经历和骑士的典雅爱情,主要包括三种文学样式:英雄史诗、骑士抒情诗和骑士传奇。

骑士文学很好地诠释了中世纪的美学精神,深受中世纪欧洲民众的喜爱,并得到了广泛流行,当时欧洲各文学大国均出现过骑士文学的繁盛期。一些英雄史诗继承和体现了古希腊、罗马时期荷马和维吉尔史诗传统,宣扬集体主义、英雄主义精神,表现忠君爱国思想,歌颂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的英雄形象。除此之外,中世纪的骑士身上也怀有古希腊英雄式的理想——张扬个性的欲望和建功立业的抱负。《罗兰之歌》就突出地体现了这种思想,罗兰的形象鲜明地体现了中世纪英雄的基本特征——对宗教的虔诚以及勇敢和忠诚。

——摘编自张琳琳《论欧洲中世纪骑士文学的美学精神》

(1)根据材料,概括中世纪欧洲骑士文学的主要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世纪欧洲骑士文学广泛流行的原因,并指出骑士文学的史学价值。
2 . 古希腊喜剧大师阿里斯托芬在其代表作《骑士》中这样描写:一位失聪老者的仆人用他人的资源和私产做人情,自己一毛不拔,就成了“人民救星”,他的代表性台词为“德谟斯(希腊语意为‘民众’)啊,哪里有一个公民比我更爱你?”这可用于说明,古希腊喜剧(     
A.渲染拜金主义B.反映平民生活C.讽刺现实政治D.具有理性精神
昨日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指出人的自由分为两种:自然自由和社会自由。人类必然要从自然状态过渡到社会状态,而自然自由在社会状态下就会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政治自由,政治自由的政治状态为人类最完美的状态。据此,卢梭意在说明(     
A.政治自由顺应人类发展趋势B.政治自由最终会取代自然自由
C.确立民主政治需推翻君主制D.社会契约是为了实现政治自由
昨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希腊传说记载众神之神宙斯与腓尼基(现叙利亚地区)公主欧罗巴育有三个孩子,老大米诺斯统治着位于东地中海中央的克里特岛。考古证明克里特的人种与埃及、西亚相近,据此可知,神话传说(     
A.具备非常丰富的史料价值B.与考古证明完全一致
C.一定程度反映人类史前史D.可以甄别史料的真伪
昨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5 . 英国考古学家伊文思1900年间在克里特岛发掘出一座宏伟的宫殿。据希腊神话,克里特岛之王米诺斯修建了一座迷宫来幽禁一个半人半牛的怪物。该宫殿被称为米诺斯王宫,并证实早在公元前6000年就有人在该岛上居住的说法。这表明(       
A.文献记载须与考古发现印证B.考古发现更新了历史认识
C.神话传说具备极高研究价值D.历史研究需加强国际交流
昨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S9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在12世纪;欧洲许多教会学校的学生们除了阅读《圣经》和早期基督教作家的著作,还可以读到古典拉丁文学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作品的拉丁译本。部分教会学校还提供法学、医学和神学方面的高等教育。这(     
A.促进了古典文学的普及B.打破了基督教会的权威
C.体现了世俗教育的发展D.推动了政治制度的转型
昨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阶段性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7 . 中世纪后期法国文学作品《神父的母牛》中记述:一个神父宣称,凡向教会捐赠的人都将得到双倍的回报。有个农民向教会捐赠了一头母牛,神父把农民的牛和自己的牛拴在一起,赶进牛群,不料农民的牛带着神父的牛回到了农民家里。该作品(       
A.反映了市民的价值取向B.赞扬了教士的义举善行
C.揭露了农民的愚昧无知D.批判了教会的禁欲思想
昨日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8 . “罗斯受洗”(988年)前的古罗斯基本是木建筑。之后,在基辅城建立的400多座东正教教堂和修道院都是石建筑。这些建筑物大都由熟知东正教教堂的拜占庭建筑师设计,按照拜占庭东正教教堂式样用石头兴建的。这反映了(     
A.俄罗斯文化出现新的发展B.拜占庭积极向外传播文化
C.俄罗斯建筑宗教色彩浓厚D.拜占庭建筑水平领先世界
昨日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南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题
9 . 被誉为西方“史学之父”的希罗多德(约BC480年—BC425年)还同时享有“旅行家之父”的美誉。他遍访希腊半岛,并长期在雅典居住。“他还到过北非、西亚和黑海沿岸、地中海周边地区,到过东方的腓尼基、叙利亚、巴比伦,并深入波斯帝国的腹地。在北方,希罗多德到过黑海沿岸的西徐亚,之后又访问过色雷斯、马其顿等地,还到过意大利半岛和西西里。在漫长的旅途中,他每到一处都仔细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在下列他的长途旅行中,最不可能经历的是(     
A.聆听雅典政治家伯里克利的演讲B.阅读古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
C.在埃及见到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D.研究苏美尔人创造的楔形文字
昨日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含周边)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人倡导的仁爱、宽恕思想塑造了中华文明的包容性。汉族、匈奴、突厥、吐蕃、女真、蒙古、维吾尔族等民族都拥有自己独特的语言、传统和习俗,并在相互交流和融合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观。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不同的思想流派提供了不同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选择,允许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求得生存与发展。从汉赋、唐诗到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每一种形式都展现出不同地域、不同历史背景和不同审美观念的独特之处。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宗教信仰与传统的中国哲学思想相互交织、相互影响,促进了宗教和哲学的融合。中国古代封建君主也大多深谙因地制宜的治理策略,包括唐代的羁縻制、辽代的南北分治、清代的盟旗制等都体现者这一理念。科举制的创立和发展更是让中小地主实现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政治抱负。此外,古代丝绸之路的开辟为中外文化、商业、科技等领域的交流提供了平台,并使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摘编自王炜民《中华文明概述》

材料二   古代西方文明崇尚对立与冲突,常常导致宗教战争和割据战争的爆发。人类历史记载以来最早的意识形态冲突,乃是公元420年罗马帝国摄政普尔克里娅以保护波斯境内的基督徒之名,而对迫害基督徒的波斯皇帝巴赫拉姆开战。中世纪,欧洲统治者为了弘扬基督教,打击异教徒,多次进行所谓的宗教清洗、宗教裁判,不同于基督教信仰的各类宗教或惨遭灭绝,或被迫远走异国他乡。欧洲各国君主和宗教人士发动的讨伐异教徒的九次十字军行动,几乎每次都以灾难性的失败告终,但这些行为往往成为全欧洲基督徒的美谈。欧洲各阶层之间也对立严重,即便是古希腊,外邦人想要获取公民权的机会几乎为零;中世纪贵族的后代永远是贵族,庄园主世代为庄园主,农奴几乎没有任何走向自由民的机会,甚至在法国等国家还存在与阶层一一对应的三级会议。中世纪晚期,随着民族意识的觉醒,欧洲的冲突更是旷日持久,对近现代欧洲历史走向的影响不可避免。

——摘编自孟广林《西方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华文明包容性的具体表现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西方文明不同于古代中华文明之处并分析其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