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6 道试题
1 . 下图为1500-1775年大西洋沿岸地区人口迁移情况示意图。对该示意图表述正确的是(     

A.人口迁移改变了美洲的人口结构B.新航路开辟,印度洋贸易兴盛
C.澳大利亚的种植园大量使用黑奴D.黑奴贸易受限,出国华工大增
2024-04-24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下表是 1650—1900年亚、欧、美、非四大洲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表(单位: %)。其中②代表的是(     
地区1650年1750年1850年1900年
18.319.222.724.9
2.41.65.19.0
18.313.18.17.4
60.665.863.958.3
A.亚洲B.美洲C.非洲D.欧洲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移民源远流长,绵延不断。两晋之际,“关西扰乱,频岁大饥,百姓乃流移就谷,相与入汉川者数成家”。唐代安史之乱使得大量流民南迁。唐德宗建中元年实行“两税法”,但因轻重不一负担不均,又引起了新一轮的民户迁徙……许多王朝建立后往往将某些潜在敌对势力强制迁移至容易控制的地区。同时国家也有计划地迁徙人口于边疆地区。明清以来,国内人口剧增、土地兼并严重,少地农户不得不铤而走险,违禁出走海外谋生。移民这一社会现象几乎是与人类社会同步产生,而且伴随人类社会而发展。

——摘编自丁鼎、王明华《中国古代移民述论》

材料二   17世纪开始到20世纪中叶,美国移民的主体从黑奴到爱尔兰人,从犹太人到墨西哥人,20世纪中后期亚洲移民逐渐超过欧洲移民。美国每年移民都达几十万人,其中包括美国公民的配偶、子女或者特殊人才,也包括政治难民和留学生等。许多优秀留学生来到美国攻读研究生学位,毕业后留在美国工作,这也是美国科技得以不断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大量移民涌入美国,沿海一些州和城市成为新移民集中的居住地域。有一项研究估计,1980年仅来自墨西哥的非法移民就在150万—400万人之间……19世纪末至今,美国移民政策从鼓励自由移民转变到限制和选择性移民,这一转变适应了美国社会发展的新需求。

——摘编自李静怡《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种族与移民问题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移民的原因,简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外来移民的特点,简析影响19世纪末美国移民政策转变的因素。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制定移民政策的立足点。
2021-05-24更新 | 77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大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15-16世纪被称为发现世界的时代,对世界产生很大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世纪以后,西欧各国商品经济发展起来,对铸造货币的黄金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商人和新兴资产阶级需要黄金来扩充资本,社会上层需要用黄金来增加收入,购买更多的奢侈品。但当时的西欧黄金严重缺乏。《马可·波罗行纪》在欧洲流传后,欧洲人一直把东方,包括中国,看成是黄金遍地的“人间天堂”,欧洲有很多人沉迷于“寻金热”之中,上自国王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渴望去东方实现黄金梦。

——摘编自孙梅《关于新航路开辟经济原因的困惑》

材料二   世界各大洲和中国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率变化(%)

年份欧洲非洲美洲中国世界总人口
165018.318.32.422.95.45 亿
175019.213.11.630.97.28 亿
185022.78.15.135.111.71 亿
190024.97.49.024.916.08 亿

——据【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和【美】珀金斯《中国农业的发展(1368—1968年)》整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欧洲“寻金热”的特点以及“寻金热”出现的根本原因。
(2)根据材料二,分别指出欧、非两大洲人口占世界人口比率变化的基本趋势。
(3)根据材料二,指出美洲人口变化的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大洲人口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021-06-01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仪征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材料二:太平洋铁路西段工程于1863年破土动工,它所经过的加利福尼亚州塞拉岭和内华达州一带,高山峻岭绵亘,地形复杂,气候条件恶劣,施工条件异常艰险。不少白人工人应聘后不久经受不了恶劣的条件而纷纷离去。管理层在加利福尼亚州雇用了首批来自中国南方的50名华工。此后,越来越多的华工加入到筑路大军中。根据美国学者柯立芝所著《中国移民》一书的统计,太平洋中央铁路在建设高潮时,中国劳工占到90%,约9000人。这条铁路最艰险的路段,是由以中国人为主的工人修建的。

——摘编自黄安年《中央太平洋铁路的建成与在美华工的贡献》

(1)根据材料一指出15世纪到20世纪美洲种族分布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角度解释变化的原因。
(2)以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的修建为例,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从经济和文化的角度简述赴美华工的历史贡献。
2024-06-02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18世纪时,荷兰学者德波认为,克里奥尔人(美洲土生白人)缺乏不屈不挠的精神,智力和体力均过早衰退;法国博物学家布丰认为新大陆气候和环境的不良特征使那里的生物退化和低劣。这些观点最有可能(     
A.促使美洲大量向外移民B.受达尔文进化论影响
C.激化英法在北美的矛盾D.成为殖民统治的借口
2023-09-22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联盟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世纪初至18世纪中叶,英国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移始终保持着较大规模,“起了缓解地方饥馑危险的安全阀作用”,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随着农村人口的不断迁入,1700年,万人以上的城市已增加到7个,1750年,增加到了20个。由于人口大量涌入城市,结果居住拥挤问题日益严重,形成了一个个贫民窟。物价的上涨,许多人因找不到工作,而陷入贫困境地,为了生存常常被迫组成各种帮派,从事偷窃和抢劫活动,对社会公共治安和政府的统治造成严重威胁。

——摘编自江立华《论转型期英国人口迁移模式的变化》

材料二   欧洲移民迁徙运动,既有美国的“拉力”作用,又有欧洲的“推力”影响。由于产业革命的迅猛发展,导致欧洲开始发生生产过剩的周期性危机。欧洲各国意识到人口外流可以减轻国内人口过剩的负担,因而逐渐取消了限制移民的法令和措施。从18世纪末开始,美国的工业革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急需大量熟练技工和廉价劳动力。此外,美国的西进运动,更为移民开辟了无限广阔的前景。19世纪上半期,不少人为逃避欧洲国家的政治和宗教迫害,漂洋过海,来到美国,为美国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摘编自陆月绢《19世纪上半期欧洲人向美国移民的历史分析》


(1)根据材料一,说明16至18世纪人口大规模流动对英国社会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拉力”和“推力”的两个角度分析18世纪末到19世纪上半期欧洲移民迁徙运动产生的背景。
8 . 鸦片战争后出国的华工,绝大多数是闽、粤两省沿海各区的农民。如广东南路各县,一般雇农或佃农,以田租太贵无法承佃,以工值太廉且无工可做,相率卖身当猪仔到南洋去当苦工者,每年约以千万计。据此可知(     
A.闽、粤农民预见到国内商业发展暗淡B.商业发展吸引更多农民下南洋经商
C.华工下南洋推动了东南亚经济的发展D.闽、粤地区经济结构出现了新变化
2024-05-16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9 . 1820-1939年间广东沿海某乡居民离乡谋生情况统计表
时期乡民迁出总人数迁至他乡种田人数迁至城镇做工或经营小商业人数出国从事工商业人数
1820-1849292900
1850-18797215498
1880-1911156011838
1912-1939473077396

①百余年间,该乡居民迁居方向由农村到城镇、由国内到国外。
②导致乡民迁居谋生的原因是中国被打开国门,自然经济解体。
③导致乡民职业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近代经济的兴起。
④第四个时期出国谋生的人数激增,主要原因是国内社会长期动乱,日本帝国主义入侵。
以上分析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南朝时期的人口迁徙几乎是持续不断地进行的。迁徙的过程中,既有江北人士持续移居江南,也有统治阶级为了调整边疆人口分布,免遭敌对政权掳掠,将人口往内地或军事重镇的迁移,还有将南方少数民族粗暴地驱赶下山以补充兵员、营户和奴婢的行为。此外,一些民众根据自身需要而非受强制性因素影响而形成的自行流动也已经出现。

——摘编自郭林生《南北朝和隋朝人口研究》

材料二   明清时期,湖北的荆襄、那阳地区,陕西的巴山老林地区都聚集着许多开发性的经济移民,他们从事开矿、种靛等生产活动,都把对财富的追求放在首位。当时,有的商人甚至走出境外,以至于缅甸江头城出现“闽、广、江、蜀居货游艺者数万”的现象。清代前期,广东人口则以潮、惠、嘉为中心,向东流向台湾,向南流向高、雷、廉、海南及东南亚等地,向西流向广西、四川、云南,向北流向江西、湖南、湖北及陕西等地。

——摘编自季松《试论明清人口迁移的时代特征》

材料三   晚清时期,出洋华工群体以福建、广东地区的为多,流入地区遍布世界各地,尤以东南亚、南美地区为大家。19世纪60年代前后,美国旧金山一带发现金矿,加之受已在海外发财致富的华人影响,急需大量劳动力的美国也被华人认为是淘金之所。在贩卖华工所带来的可观利润刺激下,英国等殖民主义者纷纷进行惨无人道的苦力贸易,以至于在华工出洋合法化前,已有大量华人被西方人口贩子拐卖出洋。

——摘编自赵薇《晚清华工出洋原因探析》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南朝与明清时期人口迁徙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晚清华工出洋现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