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屈服于西方列强,允许英、法等国在中国招募华工,广西有人开始被运往国外。1876年,北海(当时属广东管辖)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后,从北海口岸出国的华工,每年多则4000人,少则数百人。1897年,梧州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1904年,英国在梧州设立“契约华工”接收站。

——摘编自石维有、张坚《华侨华人与西南边疆社会稳定》

材料二   清末的广西社会由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渡,在此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出现了大批的海外移民。清政府的残酷压榨,再加上天灾频仍,大量破产的百姓纷纷外逃。此外,在当时“西学东渐”的影响下,许多广西学子出洋留学,也成为海外移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编自梁茜茜《论清末广西海外移民的类型及特点》

材料三   1940年,日军将越南作为向中国华南进攻及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军事基地,导致广西边境交通受阻,广西人迁居海外的人数剧减。日军发动太平洋战争以后,南进侵占东南亚,大约有11万侨胞又迁回广西。而广西一大批爱国志士,利用广西的特殊地理位置,移迁至越南开展抗日救亡活动。1942年,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抗战胜利以后,因为各种原因,少数广西籍士兵流落在缅甸和印度。

——摘编自向大有《民国时期广西向国外移民三个时段社会背景特征》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广西人口大量外迁的背景。
(2)根据上述材料,指出相较于清朝末年,抗战时期广西人口迁移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们消灭了奴隶制和奴役制,而没有考虑到由于缺乏人力而给殖民地农业带来的可悲后果,以及这一措施在没有适当预防的情况下仓促下达的其他结果。我们高兴地去与危机作斗争,经过三十年的困难和麻烦,我们还没有摆脱危机。同时,被解放后懒惰的黑人,在安静的桑扎拉斯中平静地抽着兰巴烟或拿着鸽子,而黑人妇女在平静的热情下,弯着腰在地上种植木薯和玉米以维持被解放的懒惰。

——摘编自《葡萄牙对利比里亚殖民地势力崩溃及其成因的时评》(1897)

材料二   二战对帝国主义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创伤,在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中,这种创伤尤为严重。它极大地削弱了帝国主义的经济实力,使得它们无法再维持对殖民地国家的经济剥削。与此同时,殖民地国家在战争中获得了宝贵的独立经验,开始觉醒并寻求摆脱殖民统治的途径。这种经济上的觉醒和反抗,为殖民体系的崩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成立为殖民地国家提供了寻求独立和解放的平台。这些国际组织通过制定一系列国际法和公约,保护殖民地国家的权益,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同时,“冷战”的到来也使得帝国主义国家面临着来自社会主义阵营的挑战,这使得他们不得不考虑调整其殖民政策,以应对外部压力。

——摘编自高岱、郑家馨《殖民主义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葡萄牙统治时期利比里亚存在的社会问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二战后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崩溃的国际形势。
2024-04-26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示范性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合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