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美国外来移民

材料一   19世纪初~20世纪初美国外来移民统计

时期数量来源地职业
1820~1860500主要源自西欧与北欧,尤其是德意志和爱尔兰,东欧、南欧移民开始出现农民、工人
1861~1880500主要源自西欧与北欧,东、南欧移民逐渐增多农民、工人
1881~19202350东欧、南欧及东南欧移民数量大大超过西欧、北欧,成为主要移民来源地农民、工人

——摘编自梁茂信《1860—1920年外来移民对美国城市化的影响》

材料二   

(1)根据表格,概括出这一时期美国外来移民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1881年至1920年,外来移民达到高峰最主要的因素。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外来移民对美国社会的影响。
2024-04-16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模拟历史卷
2 . 如表是18世纪中后期美国专利和移民增长统计表,根据表格中的信息可知外来移民
年份专利证书增长效移民增长数(万人)
1851~1854757~231537.9~42.8
1863~18663781-1230117.6~31.9
1879~188212926~2119617.8~78.9

A.主要受美国高新技术产业吸引B.改变了美国的人口结构
C.推动了美国劳动力市场的形成D.与技术进步存在相关性
2022-06-06更新 | 124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2021-2022学年高二5月联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美国移民政策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事件
18世纪末美国国会通过了第一部《移民归化法》规定新移民成为美国公民的条件是;住满一定的年限符合道德标准,通过基本英语考试,证明对美国的政治制度有起码的了解。之后,美国又通过了《国籍法》《外侨法》《处置煽动叛乱法》等,对后来的移民加以限制。
19世纪中期南北战争后,美国正值工业化的高潮,急需各种劳动力和人才,为此,1864年国会通过了《鼓励外来移民法》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从鼓励移民转为限制和排斥移民。1882年美国正式通过《排华法案》在此之后,又通过了一系列限制移民法。
20世纪中期美国移民法中吸收了《麦卡伦国内安全法》的部分内容,把“参加过共产党”与恐怖主义和其他各种非法犯罪行为并列为禁止入境的情况。
20世纪末美国国会又提出了新的移民法案,其精神除原有的优先照顾家庭团聚外,更加突出人才和财产,并且规定了世界各地区的不同限额,明显地偏向欧洲白人而企图限制亚洲人和南美人。
阅读表格,从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人口统计都是以户口为调查对象,而掌握户口数的主要目的是征收赋役,因此政府在统计时只限于设置郡县的地区。普遍存在的户口隐匿和人户逃亡也降低了户数统计的准确性。明清时期,户籍与赋役逐渐脱钩,但百姓依然以少报或漏报为宜。

——摘编自葛剑雄主编《中国人口史》(第1卷)

材料二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内政部通令各省市民政部门办理人口调查。到1930年底,仍有很多省市未完成,内政部只能根据以往数据估计,合计全国人口为474787386人。这次调查未规定截止标准时间,调查表格各地不统一,也未设置调查组织系统,其结果明显不真实。

——摘编自米红《民国人口统计调查和资料的研究与评价》

材料三   1953年,新中国开展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政务院规定人口普查和选民登记同时进行,采用统一的表格,确定了截止标准时间。中央到地方均建立专门领导机构,250多万干部群众参与其中。这次普查相当成功,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完成调查。1954年,国家统计局公布全国人口为601938035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弄清了全国的人口数量。

——摘编自乔晓春《中国人口普查研究》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人口统计不准确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新中国第一次人口普查与南京国民政府人口调查的不同,并简析新中国第一次人口普查的历史意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每年7月11日定为“世界人口日”,以唤起人们对人口问题的关注。以下是世界人口增长过程示意图。据表格分析,影响世界人口增长速度的主要因素是
历史阶段 采猎文明时期 农业文明时期 工业文明时期 新技术革命时期
人口 数量 约0.1亿 约6亿 约30亿 60多亿
增长特点 极其缓慢 缓慢 增长加快 先迅猛增长
后缓慢下降

A.近代以来的三次科技革命B.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完善
C.各国人民的思想解放程度D.人类的生产力和科技水平
2020-09-24更新 | 172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吴江盛泽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下表是1650—1900年亚、欧、美、非四大洲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表(单位:%)。其中代表非洲的是(     

地区

1650年

1750年

1850年

1900年

18.3

19.2

22.7

24.9

2.4

1.6

5.1

9.0

18.3

13.1

8.1

7.4

60.6

65.8

63.9

58.3

A.①B.②C.③D.④
2024-05-25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初社会安定,遭受战祸破坏的生产力得到恢复,全国人口开始迅速增加。明代中期以后,土地 兼并之风日盛。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福建耕地面积为146259顷,至明万历六年(1578年),朝 廷统计的耕地数量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至134226顷。闽南人不得不向外迁移,但福建北部多穷 山恶水,移民的空间不大。因此,“贩洋取利”便成了闽南人“下南洋”的重要推动力。 ……促使闽商集 团发展壮大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欧洲殖民者东来所带来的商机。

材料二   下表为近代中国人口的国际迁移。

时间1801~1850年1851~1875年1876~1900年

流向
东南亚地区古色秘鲁澳大利亚美国其他菲律宾马来半岛东印度群鳥古巴秘鲁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其他菲律宾马来半岛东印度群岛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其他
流量   (万人)201.711

1.8

6.54.5352513.511

5.5

16312.523638

1.2

0.80.4

2.6

分布
(%)
62.55.33.13.1

5.6

20.43.627.719.810.68.6

4.3

12.72.310.42.444.446.8

1.5

10.5

3.4

——摘编自朱国宏《近代中国大规模的国际迁移:1840~1949》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闽商“下南洋”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19世纪中国国际移民流向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人口迁移的看法。
2024-04-30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六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8 . 下表为1700—1860年美洲人口种族结构变化统计。出现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单位:万人
时间土著人白种人黑种人合计
170075.022.32.7100.0
182032.5788.4177.2998.1
A.近代工业化浪潮的推动B.近代殖民者的扩张和掠夺
C.各地区民族隔阂的消除D.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形成
2024-04-28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示范性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联合调研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74年3月,清政府指派的调查团抵达古巴,调查华工受虐事件。调查团先后视察了当地的甘蔗种植园、猪仔馆、制糖厂以及囚禁华工的“官工所”,他们还收集到1176份口供证词。下表为综合其它华工史料,对所见的459份口供所进行的信息整理。

年龄段人数出洋前职业人数出洋地点人数籍贯人数
1一10岁4耕田84澳门354广东382
11一20岁142做小生意106汕头38福建49
21一30岁216做工87厦门30其它28
31一40岁71其它26其它14
41一50岁20未说明156未说明23
51—60岁1出洋前职业
未说明5

——摘编自张书《晚清古巴华工出洋原因再析一以古巴华工口供为中心的考察》等

材料二:19世纪五十年代初,旧金山附近五百万英亩低洼地常年浸涝,荒废无用。经华工平整后,大面积低洼地变为肥沃良田。……州的农业季节工人,华工占75%。据加州土地测量局长估计,华工在修铁路、治洼地方面为加州所创财富近三亿美元。

——摘编自(美)乔治.西华《从社会经济方面看中国移民》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中期古巴华工的特点,并说明其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洲华工的历史贡献。
2024-05-15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某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下表为1847年赴古巴华工情况统计表。这些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年龄段人数出洋前职业人数出洋地点人数籍贯人数
1—10岁4耕田84澳门354广东382
11—20岁142做小生意106汕头38福建49
21—30岁216做工87厦门30其他28
31—40岁71其他26其他14
41—50岁20未说明156未说明23
A.政府组织劳务输出B.中国卷入世界市场
C.沿海城市化进程加快D.自然经济的不断解体
昨日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临淄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