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1 . 20世纪六十年代,日本、新加坡等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儒学是一种人文主义而不是技术,是与飞速发展的现代化互不相容的。然而,到20世纪七十年代,这些学者认识到,对公司的忠诚,集体环境内的协调与合作,这些因素对东亚很多地区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亚洲模式的发展与欧洲模式有相似之处B.东亚地区发展主要因素是内部团结一致
C.日本、新加坡善于吸收外来的先进文化D.亚洲许多国家发展离不开儒家文化助力
2023-01-01更新 | 1706次组卷 | 31卷引用:广西钦州市浦北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1982年春,一场国民性的“东方价值观教育运动”在新加坡开展起来。运动的发起者对此解释说:“首要任务就是要增强国民对新加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培养出‘新加坡人’,让每个新加坡国民将自己归属于新加坡,把新加坡看作扎根于斯的乡土。”这场运动兴起的背景是
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弊端的凸显B.国内封建思想残余的持续蔓延
C.美苏冷战对文化上的角逐加剧D.外向型经济对移民社会的冲击
2022-03-29更新 | 2409次组卷 | 47卷引用:广西梧州市藤县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瑞典首都的中国宫始建于1753年,是瑞典国王为王后庆生而建。整个建筑呈弓形,宫顶有雕龙装饰。宫门宫窗两侧边框刻有中国式图案,官内陈设为中国传统样式,四壁挂有中国字画。距中国宫一里之遥,有一片由十几座木房组成的“广州村”,当时还开辟了桑园从事养蚕和缫丝。

墨西哥城三文化广场因反映了印第安阿兹特克文化、西班牙殖民文化和墨西哥现代文化三种文化而得名。广场中心原来是阿兹特克的祭坛。广场东侧是1524年殖民者修建的教堂,是典型的西班牙殖民时期建筑风格。旁边是一座20多层的现代化建筑。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选一个角度,阐明观点,并予以论证。(要求:写出所选择的角度,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4 . 2021年,联合国难民署发布了《全球趋势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底,有近8240万人被迫流离失所,与2019年创下历史新高的7950万人相比,又增长了近4%。全球难民人数再创新高。这表明(     
A.联合国难民署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B.宗教矛盾和地区冲突无法解决
C.难民问题成为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D.跨区域人员的自由流动已实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表2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

时间1500~1850年1850~1945年1945~2000年
主要移出地欧洲、非洲欧洲、亚洲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主要移入地美洲美洲西欧、北美洲、大洋洲
人口迁移数量至1850年,黑奴约为1500万,为白人移民的4~5倍1846~1924年欧洲移出4800万,1834~1941年亚洲移出1200~3700万1960年迁移人口为
325.万,1974年为
947.5万,1985~1990年年增长率为2.59%

——据邬沧萍《世界人口》等编制

材料二:中国的海外移民历史悠久,大致从1567~1840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移民数量有所增加,1801~1850年中国海外移民数达32万人。近代中国海外移民的总数为1500万人左右,其中90%移往东南亚,移民与祖国保持着密切联系,1862~1949年,华侨投资国内企业有25510家,投资总额约63271万元。新中国成立后,大陆地区很少向外移民。70年代以后,出现了一个新的移民潮。到2008年,移民人数达1000万以上,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

——摘编自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第六卷)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基本趋势。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以来中国海外移民的特点及形成的主要原因,并说明华侨华人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贡献。

2016-11-27更新 | 4587次组卷 | 65卷引用: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18届高三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6 . 《全球化:起源、发展和影响》一书提出:“当发展中国家的移民涌入纽约那样的全球化城市,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的人‘再也没有办法互相忽略了’,人们可能开始对自己的政治和社会上的效忠对象产生为迷惑。”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
A.政治制度不同是阻碍移民的关键因素B.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日益落后
C.全球化加剧国家之间移民问题的矛盾D.全球化会改变人们的意识形态和观念
2021-01-08更新 | 1311次组卷 | 66卷引用:广西南宁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7 . 下图为二战后部分时期美国移民来源地的变化情况。影响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     
A.美国经济的强大吸引力B.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
C.美国多元文化的包容性D.冷战导致难民涌入美国
2024-03-01更新 | 431次组卷 | 4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浦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如下表。

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

时间150018501850194519452000
主要移出地欧洲、非洲欧洲、亚洲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主要移入地美洲美洲西欧、北美洲、大洋洲
人口迁移数量1850年,黑奴约为1500万人,为白人移民的4518461924年欧洲移出4800万人,18341941年亚洲移出1200万-3700万人1960年迁移人口为325万,1974年为947.5万,19851990年平均年增长率为2.59%

——摘编自邬沧萍《世界人口》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知识,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
2022-08-30更新 | 366次组卷 | 4卷引用:广西钦州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1948年英国制定《国籍法》,赋予英联邦国家公民入境和定居英国的权利。随后,亚、非、拉有色人种涌入英国,仅印度、巴基斯坦和西印度群岛三地就达到了48.5万人,他们在英国从事建筑、环卫、交通运输、餐饮等工作。这一状况(     
A.导致了英国人口结构的巨变B.有利于推动英国的经济发展
C.促成英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D.激化了英国各民族间的矛盾
10 . 新加坡的开国元首曾回顾说,“进入(20世纪)80年代我们发觉年轻人比较强调个人的权利和自由。…看到了这种倾向,我们学校里教投儒家道德课程,以加强家庭的影响力,目的是要防止新加坡社会过度的西化”。由此可见,为应对社会的过度西化问题,新加坡政府
A.构建本土与西方文化相结合的新文化B.积极倡导儒家伦理观念
C.彻底消除西方国家残余的殖民地文化D.积极复兴传统民族文化
2021-05-05更新 | 782次组卷 | 16卷引用:广西玉林市北流市四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