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无产阶级)他们除双手外,别无长物。……此外,还有数量不小的游民无产者,为失了土地的农民和失了工作机会的手工业工人……他们在各地都有秘密组织,如闽粤的“三合会”,湘鄂黔蜀的“哥老会”……都曾经是他们的政治和经济斗争的互助团体……这一批人很能勇敢奋斗,但有破坏性,如引导得法,可以变成一种革命力量。

——摘自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1925年)

材料二   欧美的学者论到东洋的问题来,总不免是有几分隔靴搔痒的毛病的,朱镜我(中国共产党人)的《中国社会底研究——历史过程之回溯》(发表于19289月)有不少的很重大的错误的分析,这大约也是他所依据的魏特夫的《觉醒的中国》误了他……所以我在这儿要发表出关于中国社会的历史的发展阶段的我的意见。

——摘编自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1930年)

材料三   20世纪20年代末,唯物史观已不再是抽象的理论法则,而是具体化为中国社会史研究。到20世纪30年代早期,中国社会史论战的影响达到顶峰。当时《读书杂志》开辟的“中国社会史的论战”专辑总结道,论战参与者“虽然谁都以唯物自居,而时常会陷于唯心的魔窟;谁都以辩证自居,而时常会拘于机械的公式”。甚至“不瞭理清楚历史的唯物论,或者有意滑头而曲解而修改而捏造了他们的所谓历史唯物论”。

——摘编自张越《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形成与社会史论战》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20世纪二三十年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传播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社会史论战。
(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综合上述材料,从历史渊源的角度谈谈你对“贯通起来”的看法。
2 . 中国视角·世界认知

材料一   

材料二

时间中国视角·世界认知
16世纪末17世纪初地如此其大也,而在天中一粟耳,吾州吾乡,又一粟中之毫末,吾更藐焉中处,而争名竞利于蛮触之角也欤哉……

——光禄寺少卿李之藻

19世纪中期编撰完成《海国图志》《瀛寰志略》《康輶纪行》《海国四说》等著作。
19世纪末20世纪初编译出版《埃及近世史》《亚细亚西部衰亡史卷》《波兰衰亡史》《西力东侵史》《俄国蚕食亚洲史》《英民史记》《法兰西革命史》《美国独立史》等著作。梁启超发表《新史学》等文,指出:“今世之著世界史者,必以泰西各国为中心点……中国史在世界史中,当占一强有力之位置也。”
20世纪20年代《西洋史要》出版,封建社会、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英国宪章运动、工业革命、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民族解放运动、巴黎公社、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第一国际等概念支撑了全书的总体结构。
20世纪90年代吴于廬、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六卷本出版,对世界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往着墨更多,并将中国史纳入世界史体系。
2023《新世界史纲要》出版,主编钱乘旦在前言中写道:“宗旨是探讨我国自己的世界史知识体系,为书写中国风格的世界史教科书搭建框架。”

(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分析“中国视角”下对“世界认知”的历史变迁。
(2)“中国风格的世界史教科书”应该有何特色?结合史实谈谈你的理解。
2024-01-20更新 | 121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现代英语背后的历史

现代英语,从英国官方语言到国际通用语言,其背后的历史值得探究。

探究一:现代英语的兴起

(1)13世纪,以伦敦方言为基础形成的英语出现在英国官方文件中。1509年,英王亨利八世即位,宣布英语成为英国的官方语言。这一举措有利于(     )(单选)
A.推动英国议会君主制形成B.促进英国近代民族国家形成
C.强化英国的封君封臣制度D.解决王权与教权间长期争斗
(2)16—17世纪,现代英语逐步形成。若要研究这一时期现代英语的发展状况,可以选取的史料有(     )(双选)
A.1611年英国出版《钦定版圣经》B.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手稿
C.1755年英文辞典《约翰逊字典》D.英王约翰签订的《大宪章》

探究二:现代英语的扩张

17世纪以来,现代英语逐渐演变为最主要的国际语言。以下是据《布莱森英语简史》一书整理的现代英语发展大事记(部分):

●17世纪,英语因较拉丁文准确简练,逐渐成为科技领域的规范用语

●17—18世纪末,美式英语、澳大利亚英语、南非英语、印度英语等相继形成

●19世纪中后期,“蒸汽的力量”与电气时代使英语开始成为国际交流的通用语言

●20世纪初,美国好莱坞相继成立多家电影公司,美式英语的影响在全球迅速扩大

●20世纪30年代,英国广播公司开始提供电视服务,向全世界大力推广英国英语

●20世纪50—70年代,包括世界银行在内42个国际经济组织工作用语首选英语

(3)据“探究二”材料并结合所学,归纳“现代英语逐渐演变为最主要的国际语言”的原因。

探究三:现代英语的走向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联系更为紧密,对现代英语的走向有观点认为:“全世界说英语的国家和地区共有175个,73个国家把英语作为官方语言,全世界有30亿人能应用英语,很多发达的经济体也都在使用英语,世界上很多顶尖科研论文都是用英语写成。中国要发展经济、科技离不开世界……我们的高精尖人才既离不开英语,也不可能与世界脱钩。”

(4)从经济全球化的视角,谈谈对上述观点的认识。
2024-01-17更新 | 51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金山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22-23高二下·河南商丘·期中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大致来说,汉代张骞通西城之后、盛唐时代西域宗教文化汇集长安之日、元代建立横跨亚欧大帝国之时,以及明清时期西方商业及宗教势力纷纷东来之际,是历史上中西文化交流的四大高湖,此外还有小的高湖或低湖。但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中西交流从未中断过,官方使节没有了,民间高贸关系犹存,陆上交通阻隔了,海上往来仍在。

——横编自张国刚《胡天汉月映西洋;然路沧桑三千年》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文明交流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史论结合)
2023-05-01更新 | 71次组卷 | 5卷引用:【名校面对面】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大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英国地理学家查德·哈克卢特1599年发布《航海全书》,内含对中国所属疆域、边防管理措施、税收制度、政治管理办法、农业状况等全方位的叙述。将我国对科举制度的重视和对孩子教育的培养理念引入英国,一时间引起了轰动。十七世纪,随着各国之间贸易的展开,我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珍贵物品,开始通过海运流入英国皇室,英国的建筑也开始仿照中国,自此刮起一阵“中国风”。十八世纪英国文学家哥尔斯密斯发表《世界公民》,表达了对中国完善法制和道德准则的欣赏。十九世纪,出使中国的马嘎尔尼归国后发布《英使见乾隆纪事》,形容中国为“傲慢野蛮、愚昧腐败”,严肃的批判了中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中国的形象在英国人眼中逐步跌落至未被驯服的"蛮族"。

——摘编自董全悦《试论近代英美文学作品中的中国形象变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在近代欧洲人眼中,影响中国形象变化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简要谈谈你对中国形象在近代欧洲人眼中演变历程的认识。
2023-04-16更新 | 18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23届高三二模(教科院卷)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茶进入欧洲社会后,在长期的发展中,逐渐与本土文化融合,形成了各国独具特色的饮茶习惯和文化。不仅如此,随着茶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中国茶对欧洲人的政治、经济和生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欧洲的饮茶习俗鼓励妇女在家中举办茶会,联络亲朋,加强社会交往,茶会成为妇女作为独立个体展现自己的舞台。社会上建立的茶馆也面向女性开放,为女性提供了家庭之外的饮茶和交流的空间。欧洲不仅形成了独特饮茶文化,还创造了许多和茶相关的优秀的文学和艺术作品,有关茶的描述和赞美在欧洲文学艺术作品也屡见不鲜。

————摘编自车乒、蓝江湖《丝绸之路上中国茶文化的传播及对欧洲的影响》

材料二

   

——摘编自袁欣《转型时期的中国对外贸易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茶叶出口对近代欧洲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中国茶叶出口贸易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近代茶叶贸易中得到的启示。
2023-05-31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部分高中2023届高三4月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