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 道试题
1 . 下图是中国古代某时期人口密度情况。据此判断,该时期是(     

A.东汉永和五年B.唐朝天宝元年
C.北宋靖康二年D.明朝洪武二十六年
2023-08-01更新 | 112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公元13世纪上半叶,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们进行了三次西征,建立了横跨欧亚大陆的庞大的蒙古帝国。蒙古人的西征也是农业文明时代游牧民族对农耕民族的最后一次大规模的征服活动。下列对蒙古人征服战争评价较为客观的一项是(  )
A.蒙古铁骑所到之处破城掠寨,涂炭生灵,充分暴露了游牧民族的野蛮与残忍
B.战争总是残酷的,无辜平民的伤亡是常有的事,蒙古人的征服战争也不例外
C.蒙古人征服战争虽给农耕民族带来巨大灾难,但却打通了东西方交通的通道
D.游牧民族的生存环境太恶劣,为了生存他们才不得已而掠夺定居的农耕民族
3 . 从公元前334年到公元前30年,亚历山大城不仅是各种商业活动的中心,而且引领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如关于太阳系的理论、圆周率的精算、运用经线和纬线计算出地球周长的近似值等。这些成就(       
A.反映出希腊化时代的影响B.说明埃及引领世界科技发展
C.标志着埃及近代科学诞生D.体现了异质文化的激烈碰撞
2023-07-26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州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下图为古代世界的帝国扩张示意图,在该帝国统治下(     

A.希腊文化的中心逐渐东移B.西亚和北非文明区首次被统一
C.罗马法体系推动社会发展D.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拜占庭文化
2023-07-20更新 | 462次组卷 | 20卷引用:云南省玉溪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亚历山大大帝占据波斯后,对波斯帝国原有的行政区划和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在各个地区的总督辖区实行军事、财政与民政三权分离,这一做法的根本目的是(       
A.实现官员之间的制约B.加强对波斯的控制
C.适应当地风俗的需要D.建立完善官僚体系
2023-07-11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大理州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罗马帝国中后期,帝国政府允许一些日耳曼人加入罗马军队,并且在退役后,他们能像以前罗马的退役老兵那样,领取土地进行耕种。他们在自己的土地上仍保留着日耳曼房屋的式样、耕作方式和土地丈量制度。罗马帝国的这一政策(     
A.推动了区域文化的交融B.促进了庄园劳作方式的兴起
C.扩大了罗马的奴隶来源D.保证了罗马社会的长治久安
7 . 13世纪,蒙古西征使沉寂数百年的从意大利通往中国的贸易通道重新变得畅通且安全,此时的西欧国王、教会为了商税利益纷纷支持工商业城市的发展,为迁入城市的新市民提供庇护。这说明蒙古西征客观上(     
A.给被征服地区带来灾难B.刺激了西欧文明的转型
C.迫使西欧加强海上探险D.引发了大规模的城市化
8 . 有学者指出,蒙古西征在踏碎了城市的同时,却也摧毁或动摇了欧洲教皇统治的经济基础,尤其是蒙古对征服区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让欧洲人开始质疑教会的观点和主张。这说明蒙古西征(     
A.客观上加强了文化交流B.引发了民族迁徙
C.客观上促进了思想解放D.引发了宗教改革
2023-06-12更新 | 458次组卷 | 49卷引用: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有学者认为,来自亚洲腹地的蒙古人征服的规模无与伦比……亚洲和大部分欧洲的政治组织都变换了,许多地区的人民被灭绝或四散,永远改变了其种族特征;世界主要宗教的分布和力量也发生了变化;同时,横越欧亚大陆的道路由一个政权所控制,旅行变得安全了。这反映了蒙古西征(     
A.改变了欧亚社会的发展进程B.破坏了亚欧大陆的政治格局
C.促进了基督教向东广泛传播D.推动了不同地域文化的交融
2022-12-23更新 | 538次组卷 | 9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罗塞塔石碑铭文(如下图)是公元前196年古埃及国王托勒密五世发布的一篇敕令,用古埃及语圣书体文字(古埃及祭司使用)、世俗体文字(古埃及平民使用)和古希腊文字3种文字对照书写。后人根据碑上的古希腊文识读出上述两种古埃及文字。据此,罗塞塔石碑(     

A.是研究古代埃及历史和文化的口述史料B.证实了碑上铭文是迄今世界上最早的文字
C.体现了希腊化时代地中海地区的文明交流D.反映了拜占庭帝国征服古埃及的历史史实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