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古代东西方文明的汇聚与传播反映出这样一个事实,一种文明要想永葆青春,必须积极吸收各种外来文明,并加以改良,因为文明之间的交流会产生一些新结果……故不同文明间的适当融合往往会产生一种和谐文化,给社会成员带来安全感和满足感……另外,一种文明的成长、发展并不是在封闭的状态下进行的,它总是在与各种外来文明的冲突中来调整、改良自身不完善的地方,从而具有更强的生命力。

——摘编自陈垣《文明的汇聚与传播——古代世界文明之交流》

阅读材料,提取材料中的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主题明确,史实准确,逻辑严谨,表述成文。)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卡叠什之战

材料一   卡叠什战役铭文是古代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下令刻在卡叠什上纪念碑的铭文。它记录了公元前1274年,埃及与赫梯联盟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的经过。以下是卡叠什战役铭文的部分内容

“我是伟大的法老,统治整个埃及,我的权力无可匹敌。当赫梯联盟试图入侵我的领土时,我率领我的军队与他们交战,并在卡叠什击败了他们。我们消灭了他们的军队,俘虏了他们的将领,夺取了他们的财富和珍宝。这场胜利证明了我们的勇气和实力,也证明了我们的神灵的支持和春顾。因此,我们将永远铭记这个胜利,以及我们为了保卫自己和我们的国家而做出的努力。”

材料二   在卡叠什之战中,到底胜利属于谁,说法不一。埃及的铭文说胜利属于拉美西斯二世,赫梯的铭文则说这场战役是埃及的巨大失败。这个战役的结局,并无一方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尽管在埃及神庙的墙上,绘有拉美西斯二世巨大的胜利浮雕,但赫梯国王穆瓦塔鲁认为自己才是胜利者,因为这次战役巩固了赫梯在叙利亚的统治。在此后几年中,双方展开了反复争夺,互有胜负,但双方都被战争拖累得疲惫不堪。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结合世界近现代史所学知识,围绕“战争与人类文明发展”提出一个观点,并加以阐释。(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2024-05-09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 辽宁省七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历史试题
3 . 据史料记载,蒙古西征在攻陷城池中将有技能的人掠至中国,并设置了专门机构来组织其从事生产,元朝设有诸色人匠总管府。同时,阿拉伯人接触到了蒙古火药的威力并加以改造,在其与欧洲基督教国家的战争中大显神威。据此可知,蒙古西征(     
A.引发了大规模人口流动B.体现了生产分工的细化
C.推动了实用技术的交流D.促进了欧洲社会的革新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以希腊—马其顿联军统帅的身份开始了对波斯帝国的征服。十年征战,亚历山大将波斯帝国版图据为己有,并有所扩大。从地中海到印度河,从黑海、里海、咸海到阿拉伯海、波斯湾、红海,几乎都被囊括在亚历山大帝国下。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突然病逝,但希腊—马其顿人对当地民族的统治格局并未改变。希腊文化成为凌驾于当地文化之上的强势文化,希腊化的进程加快了,与东方文化的交流融合日益广泛深入。希腊化世界的形成,大大便利和促进了各希腊化王国之间以及它们与周边地区的交往。由于经济、文化的交流往往超出政治统治的区域,在希腊化世界及周边地区形成了以西亚为中心、以地中海和中亚印度为两端的新的交通体系。

材料二 张骞出使西域,进入了一个和中原汉地完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他的所见所闻,包含着希腊化文化的信息。从此,中国的丝绸、漆器、铁器、皮制品,甚至杏树、桃树的种植术都开始向西传去,有的很快就传到了罗马。而西域的各种特产、奇物、乐舞、宗教也源源不断地传入中原,其中最具希腊化文化明显特征的就是融合佛教精神和希腊造型艺术为一体的印度犍陀罗艺术,这是继张骞之后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原的唯一的、也是最可以明确辨认的希腊化文化信息。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杨巨平《亚历山大东征与丝绸之路开通》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亚历山大东征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张骞出使西域对中西文明交流的作用,并简析古代战争和文化传播的关系。
2024-04-09更新 | 191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托勒密王朝经常借用埃及人的房屋来安置军队,而埃及人则在这些地方修建祭坛以免房子被占。塞琉古王国的统治者由于推行希腊化政策而引发了犹太人马卡比起义,后来犹太人基本独立,传统的犹太文化继续发展。由此可知,在希腊化时代(       
A.民族矛盾导致亚历山大帝国的解体B.文化认同和族群认同未能真正实现
C.埃及、犹太以激进方式获民族独立D.各地区依旧保持原有的宗教和风俗
6 . 公元前3—4世纪,埃及的托勒密一世派人前往地中海、中东等“希腊化世界”购买文献以充实亚历山大图书馆;托勒密三世给“世界各地的君主”写信请求借阅、复制文献,甚至下令搜查港口船只,以寻找和复制文献。托勒密王朝的这些措施(     
A.推动了世界文化多样性发展B.导致了埃及本土文化几近中断
C.促进了希腊文化中心的转移D.加快了文明多元发展格局形成
2024-03-04更新 | 1561次组卷 | 18卷引用:辽宁省部分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亚历山大大帝去世后,生活在亚历山大城的犹太人仍主动学习、掌握希腊语,熟读、研究各种希腊著作,使用希腊政治体制管理自己的社区。据此可知(     
A.人类文明自古以来便一脉相承B.希腊文化具有强大的影响力
C.犹太人保存并传播了希腊文化D.民族交融推动犹太文明进步
8 . 美国学者梅天穆把蒙古的西征称为“成吉思汗大交换”,认为蒙古西征对于全球化进程的推动可以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相媲美。经此过程之后,世界已经与蒙古帝国之前的时代有了“巨大的差异”。下列对蒙古西征的评价,与该学者观点相近的是(     
①客观上推动了东西方之间的交流
②引发了较大规模的民族迁徙
③促使西方文化中心向东转移
④给被征服地区的社会经济带来严重破坏
A.①②B.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在中亚地区的尼萨古城曾出土了60余只公元前2世纪的象牙角杯,檐口通常雕满了各种希腊神话与生活主题的图案,杯口边缘饰有希腊式的波浪形葡萄纹和波斯式的直线连珠纹。这些角杯印证了(     
A.希腊文化的中心逐渐西移B.波斯帝国推行文化包容的政策
C.罗马帝国内文化交流加强D.希腊化时代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10 . 【伟大的共存】

亚里士多德曾说,动物是大自然赐给人类的礼物,“既是好劳力又是美味佳肴”。对人类来说,最重要的是驴、牛、马、骆驼之类的动力型动物,它们让人类获得了更大的肌肉力,使人类不仅可以耕种更多的田地,而且可以运输更多货物,或更快速地移动,人类世界由此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剑桥大学考古学及人类学博士莱恩·费根的《伟大的共存:改变人类历史的8个动物伙伴》(狗、山羊、绵羊、猪、牛、驴、马和骆驼)讲述的就是人类与动物共同经历的这段历史。在费根看来,人类不仅改变了动物,动物同时也改变了人类。

请以“动物与人类发展史”为主题,任选一种或两种动物,自拟标题,运用所学知识阐述动物与人类发展的关系。(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