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7 道试题
1 . 亚历山大灭亡波斯帝国,建立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帝国,在政治上实行行省制,在文化上推广一种新的以希腊语为主要载体的希腊化文化。这折射出(     
A.亚历山大东征促进文化交流B.希腊完成对东方文化的同化
C.文化差异导致亚历山大东征D.历史学率先突破西方中心论
2 . 公元前4世纪末以后,埃及尼罗河口的城市逐渐发展成了地中海上最大的商港,两河流域的塞琉细亚,东西方交通要道安条克城,小亚细亚西北部的帕加马城等逐渐成为闻名于世的商贸中心。这些商贸中心的兴起得益于(     
A.马其顿人的扩张B.罗马奴隶制的发展
C.希腊文化的衰弱D.班超对西域的经营
3 . 从公元前2千纪初起,以印欧人为主体的游牧部落陆续进入西起欧洲、东到印度的广大地区,整个迁徙过程延续百年甚至上千年。下列与印欧人迁徙相关的有(     
①西亚和北非文明首次被统一   ②雅利安人把马和铁等带到印度
③日耳曼人不断南迁                 ④推动了希腊文化中心的逐渐东移
A.①②B.①②③C.②④D.③④
4 . 亚历山大东征把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他到埃及以法老自居,在波斯接受当地的宫廷礼仪服饰,在中亚娶当地贵族女子为妻,在苏萨举行马其顿将士与东方女子的集体婚礼。亚历山大东征(     
①阻断了西方文化在当地的传播   ②促进了东西文化的交流
③巩固了亚历山大帝国统治秩序   ④推动了当地文化希腊化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是与人类文明从分散走向整体的历史进程共振起伏、互动互进、休戚相关的。从方式与途径的视角而言,文化交流与传播既有牧歌式的和平交往,如人群迁徙、商业往来等;也有暴力性的碰撞冲突,如刀光剑影的战争往往使人类文化面临断裂、毁坏等危机,同时这种暴力冲实在客观上也为不同文化碰撞和调适提供了历史契机。

——徐蓝、朱汉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2017年版)

根据以上材料提取有关人类文化交流与传播的一个观点,并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具体史实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6 . 美国的《华盛顿邮报》曾评价成吉思汗是“千年风云第一人”,其评判标准是“由谁缩小了地球为原则”。这一评价主要基于成吉思汗(     
A.发动了漠北统一战争B.建立了强盛大蒙古国
C.完成了统一全国大业D.发动第一次西征战争
7 . 有学者指出,蒙古西征在踏碎了城市的同时,却也摧毁或动摇了欧洲教皇统治的经济基础,尤其是蒙古对征服区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让欧洲人开始质疑教会的观点和主张。这说明蒙古西征(     
A.客观上加强了文化交流B.引发了民族迁徙
C.客观上促进了思想解放D.引发了宗教改革
2023-06-12更新 | 422次组卷 | 47卷引用: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友好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8 . 亚历山大在文化方面采用的是希腊化政策,即把希腊文化传播和移植到被他征服的地区。为此他拨了大笔经费资助各种科学研究,奖励杰出的科学家兴建文化设施,甚至在希腊影响微弱或者更偏远的地方也有计划且坚持不懈地传播希腊文明。这一做法旨在(       
A.提供军事征服的思想武器B.加速希腊化时代的到来
C.营造国家认同的社会氛围D.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融
9 . 法国学者格鲁塞在《蒙古帝国史》中说:“蒙古人几乎将亚洲全部联合起来,开辟了洲际的道路,便利了中国和波斯的接触,以及基督教和远东的接触。中国的绘画和波斯的绘画彼此交流,马可·波罗得知了释迦牟尼这个名字。”据此可知,蒙古西征(     
A.促进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B.推动了中原民族交融
C.开启了与西亚的直接交往D.改变了亚洲政治地图
10 . 在“希腊化时代”,希腊文化的中心逐渐东移,亚历山大城、安条克和帕加马等成为新的希腊文化中心。而国王亚历山大在波斯穿波斯服饰,推广波斯礼仪;同时又以马其顿方式训练波斯士兵,鼓励马其顿人与波斯人通婚。可见,“希腊化”的实质是(     
A.文化的碰撞与交流B.本土文化的消除
C.帝国领土疆域扩大D.希腊文化的传播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