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先秦时期的政治体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 道试题
1 . (此制度)使中国从一个“神散形聚”方国联盟一跃成为“形散神聚”的带有中央集权色彩的国家,此制度是
A.分封制B.宗法制C.内外服制D.世袭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战国时期在官吏组织中文武分家。如齐威王以邹忌为相,田忌为将;魏惠王用惠施为相,庞涓为将;赵惠文王用南相如为相,廉颇为将。这种文武首脑的任用机制反映了
A.宗法分封制正在走向瓦解B.行政权与军事权同等重要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萌芽D.官僚政治已取代贵族政治
2021-01-29更新 | 302次组卷 | 18卷引用: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政治制度是实现和维护权力与利益的重要工具。图中关于先秦时期各项制度的排列,正确的是
A.①王位世袭制②礼乐制度③分封制④井田制B.①王位世袭制②井田制③礼乐制度④分封制
C.①分封制②王位世袭制③礼乐制度④井田制D.①王位世袭制②分封制③礼乐制度④井田制
2021-04-06更新 | 1423次组卷 | 40卷引用:安徽省蚌埠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春秋时期,郑国正卿子产、晋国大夫赵鞍皆下令将刑书铸在鼎上,将其公之于众;古罗马《十二铜表法》通过后,被公开在集议场的墙上。这些做法
A.打破了贵族的司法垄断B.使平民阶层获得立法权
C.标志着贵族政治的瓦解D.完善了东西方法律体系
5 . 有论者指出,西周实行分封制初期,诸侯国仅仅是数城而已,是周王室抵御蛮夷的据点。到春秋末年,分封的诸侯王将长江黄河流域、河北、关中、山西、东夷地区的蛮夷政权几乎消灭殆尽,中原文化传播到每一个地区。这揭示出分封制
A.保障了周王朝长期繁荣B.有利于周王的集权统治
C.推动了文化的交流认同D.促使民族成分趋于单一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11世纪,在牧野之战中周人战胜了曾经相当强大的商人,获得了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权。为了能在更加广阔的领域内迅速建立并巩固自己的统治,他们推行了分封制,“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摘编自李凤琴《西周分封制与西欧中世纪分封制之比较》

材料二   分封制在传承与联系制度上就已经决定了周天子的政权不稳,国家的动荡。面对众多力量强大且不受约束的诸侯,假使一家的实力真正成长到能够与天子抗衡,那么王朝的覆灭也就不远了。况且世袭制的延续性,就能够让一方诸侯持续地累积实力。而郡县制联系于任免制而非世袭制。郡守与县长官均由中央皇帝直接任命,并且还设立监察使,行政、军事与司法三权分立,层层将权力集中到中央。这样,不仅减少了地方实力超越中央的可能,还将权力集中于皇帝一人手中,大大推进了中央集权的程度。

——摘编自陈鑫高、刘红琪《郡县制较于分封制优势分析与反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分封制实施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分封制历史影响。
7 . 相对于夏商两代,周代的国家制度和政府机构似稍清晰。学者往往用“文王孙子,本支百世”、“封建亲戚,以蕃屏周”、“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三句最简单的话语加以说明。下列各项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①按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②诸侯对周王有镇守疆土的义务
③全国的土地实际为周王所占有④王权专制化程度逐步得到加强
A.①④B.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8 . 李山在《中国文化史》一文中写道“古代中国人缺少外战的热情,但有守卫家邦的意志。重视血缘家族,关注人伦情感,崇尚家国认同,它不足以激发主动征战的热情,却足以产生‘执干戈以卫社稷’的道义精神。家国对于他们来说是生死于斯的土地。”对这一民族精神的形成有深刻影响的是
A.分封制B.宗法制C.礼乐制D.军功制
2020-09-01更新 | 549次组卷 | 39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界首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AB卷)
9 . 历史遗留下来的许多实物都是重要的史料。如图器物可以佐证的是
A.第一个国家政权的诞生B.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
C.中央集权制度正式确立D.国家大一统局面的实现
10 . “西周以同姓兄弟或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很像‘掺沙子’”。这一做法旨在
A.建立中央集权B.维护宗法制度
C.加强地方管理D.削弱贵族势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