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先秦时期的政治体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商朝统治者宣扬自己是天神“帝”在人间的代表,要求臣民绝对服从。西周统治者用“天”代替“帝”来表示主宰命运的神灵,并提出“天命靡常”“以德配天”等主张。这一变化表明,该时期(     
A.政治领域弥漫着神权意识B.统治思想具备了民本色彩
C.传统天命观逐步走向衰落D.皇帝制度的雏形已经出现
2 . 在商代王城遗址中,以宗庙为中心的祭祀空间和以官殿为中心的行政空间均分布于城市的中心。而西周王城的祭祀空间和行政空间呈现疏离状态,且前者无论在空间上还是在体量上都处于从属地位。这反映出西周时期(     
A.民本理念影响城市建设B.高度集中的王权已出现
C.神权淡出政治体系之外D.国家治理理念出现变化
3 . 地方行政制度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盖天子诸侯君臣之分始定于此。此周初大一统之规模,实与其大居正之制度相待而成者也。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材料二


   
(1)依据材料一概括西周制度相比于以前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的影响。
(2)材料二中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有何弊端?
2023-10-12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培文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商人认为,政权的获得乃是受命于“天”,祖先神灵和“天”会一直庇佑其统治。周初则赋予“天命”以道德内涵,强调“以德配天”,上天是否庇佑依据是“有德”而非血缘。这一变化表明,周人意在(     
A.实现神权与王权结合B.强化政治的集权色彩
C.适应地方制度的调整D.彰显西周政权正当性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   周人继承了殷商对于祖灵保佑的重视,他们进一步认为,“人”的感情也是价值的合理依据。于是,亲情及其向外扩展是人际和谐的基础,血缘及其应有的远近分别是社会秩序的本源。

——摘编自葛兆光《中国思想史》

史料二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完成了社会的转型。血缘社会转向了地缘社会,封建诸侯、贵族分权转向了专制独裁、皇帝集权,血缘宗法制度崩溃,地缘郡县政治确立,最后形成中央集权制度。

——辛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1)史料一反映了西周时期在构建社会秩序方面有什么特点?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秦朝统一后建立的政治制度与先秦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有何意义?
2023-08-17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智书·高中历史(选必1)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学习讲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殷商时期,占统治地位的宗族不仅是一个血缘群体,而且是一个政治群体、军事群体、阶级群体,但地域辐射有限。到西周时,则严格划分大宗、小宗,并在此基础上于广阔的疆域内推行了分封制。这种变化(     
A.促进了西周华夏认同的形成B.使部族国家向地域国家转变
C.弱化了宗族血缘的政治功能D.有利于早期国家疆域的扩展
2023-03-23更新 | 384次组卷 | 8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殷商王朝对于相对偏远的方国和部族,只要他们臣服,就允许其自治管理,“以蕃屏周”。这一变化体现了(     
A.商内外服制度得到沿袭B.周王对地方的政治统治有所加强
C.君主专制制度逐步建立D.地缘政治向血缘政治发展演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上级对下级的赏赐是古代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西周到春秋时期,赏赐的物品有车马、衣服、祭品、祭器、戎器;战国时,黄金、锦绣、土地、白壁、爵位演变为赏赐之物品。这一转变主要是由于(     
A.经济发展使赏赐物品的价值提高B.赏赐的意义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
C.通过战争掠取的财富大幅度增加D.赏赐的政治功能让位于经济功能
9 . 纵观我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发展进程,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A.地方行政机构的层级越高变化越大
B.高层级行政区划由考核机构演变而来
C.体现了中央与地方的分权制衡机制
D.在划分行政区时始终以山川形势为依据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汉字“家”的字义,商代卜辞首先为“氏族宗庙”,也有“氏族(宗族)”之义:西周金文中均为“氏族(宗族)”;春秋时代主要为“氏族(宗族)”,也有“宗庙”之义;春秋末年到战国初期出现“个体家庭”之义。这一演变过程表明(     
A.宗族宗法观念加强B.个体农业经济产生
C.社会组织形式变化D.血缘关系纽带松弛
2023-01-12更新 | 325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