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先秦时期的政治体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商王盘庚迁殷前后,曾遭到许多贵族和臣民的反对,为此盘庚开会反复劝诫反对者;周厉王因贪婪残暴激起国人反抗,其统治被推翻,进入“共和行政”时期。这可以说明商周时期(     
A.保有原始民主制的残余B.分封制的不断强化
C.国家职能尚未充分发挥D.社会生产持续发展
2024·宁夏·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2008年清华大学收藏到了一批竹简,被命名为清华简。关于“周初二王并立”相关记载如表所述。据此可知(     

A.西周确切存在二王并立现象B.考古发掘有助于复原真相
C.一手史料具有非常高的价值D.史料增加使历史趋于复杂
2024-04-19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历史(全国卷人教版03)(12+2+1模式)-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3 . 《尚书·大传》卷记载:“古者,天子为诸侯受封,谓之采地。百里诸侯以三十里,七十里诸侯以二十里,五十里诸侯以十五里。”周天子在分封诸侯时会留出一小块“采地”,如果以后诸侯子孙因为犯罪而被削夺封地,仍可以使子孙中的贤者在“采地”世世祭祀其始受封的先人。据此可知,“采地”的设立(     
A.体现了儒家“仁”的理念B.说明贵族的地位被削弱
C.意在彰显天子的人文关怀D.受到了宗法制度的影响
4 . 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这反映出(     
A.宗法制度的深刻影响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
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D.血缘纽带关系的强化
2023-12-28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景博中学、永宁县上游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3·福建·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5 . 商王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带着他的“子姓”分族巡行一方。所到之处,当地部族向其纳贡,获得赏赐,并派人加入商王的队伍。这种巡行(       
A.扩大了商朝的疆域范围B.形成了部族之间的血缘认同
C.宣示了商王的统治权力D.加强了内服外服的商业联系
2023-11-28更新 | 1843次组卷 | 21卷引用:冲刺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重组卷04(四川、陕西、内蒙古、青海、宁夏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6 . 战国时期,关东六国国君任相多用其宗族及国人。数代秦王所用秦相,商鞅为卫人,楼缓为赵人,张仪、魏冉、范雎为魏人,蔡泽为燕人,吕不韦为韩人,李斯为楚人。据此可推知(     
A.秦国官僚制相对完善B.秦国用人政策不断改变
C.六国严格遵行宗法制D.法家人物在六国遭排挤
2023-06-21更新 | 5195次组卷 | 39卷引用:宁夏银川市贺兰县景博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2021年,北京琉璃河遗址(西周燕国都城所在地)考古工作对遗迹形制有了新发现:成规模的夯土建筑基址4处,大型水井7处,最大水井的井圹夯土宽度超过30米,深逾10米,大型水井的附近存在高等级建筑的可能性很高;另有新出土的成组的铜车马器、镂空有銎铜戈等表现出多元的文化因素。这些发现可用以佐证(     
A.西周燕都城市功能分区发展成熟B.地域文化要素助推中华文化整合
C.西周冶铜和钻井技术已相当普及D.西周燕都的组织模式和治理能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商周时期,神鸟“凤”被视为“天下太平”的祥瑞之兆,凤纹只在统治阶层专用的青铜器皿、玉饰物件上出现;春秋战国时期,“凤”的造形各异,陶器、漆器、织物、铜镜等普通器物都出现了凤纹装饰。这一变化反映了(     
A.社会权力结构变革的趋势B.物质丰富讲究美学雕饰
C.“凤”纹成为权力的标志D.“凤”纹成为流行时尚
2023-05-10更新 | 133次组卷 | 2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第二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统练四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萌芽阶段。这一时期,整个社会经历着巨大的变革。政治方面,各国普遍推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由国君任免,各国实行“见功而与赏,因能而受官”,一方面为监察制度的萌芽创造了条件,但另一方面变革也在政治上滋长了严重的不法行为和腐败现象,检举和纠察官僚已十分迫切和必要。自春秋以来,人们已开始认识到“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章(彰)也。”墨子认为“上之为政,得下之情则治,不得下之情则乱。”法家则明确提出“以法治吏”,主张打破“刑不上大夫”的旧观念,实行不别亲疏、不殊贵贱的“事断于法”原则。诸子百家的治因治官理论,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地阐明了惩官治吏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

——摘编自曹春华《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述论》

材料二:土地革命时期,苏维埃政府设立了严密的检察制度。1931年通过了《工农检查处问题的决议案》,规定工农检查处有权对因家机关的工作人员进行检查和监督。1932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颁布《工农检察部组织条例》规定从中央到省、县、区政府机关都要设工农检察部。1934年初,中央工农检察委员会率先在中央各机关发动群众检举活动。……通过检察制度的建设,保证了苏维埃政权的廉政自律,为土地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据陈志杰《土地革命时期苏区的廉政制度建设》

材料三:随着20世纪50年代后监督制度的不断缺失,苏联出现了这样一些现象:赫鲁晓夫集党政大权于一身,不经过集体讨论,就擅自决定重大事项。此时地方官员掌控的物质资源日渐增多,以权谋私的空间也被扩大,各级官员和企业负责人暗中合作,把公有财物变成自己的家产。勃列日涅夫成为苏共第一书记后,同样注重专权,他上台后曾自我得意地对身边人说过:“我就是沙皇。”同时,一部分干部公然地以权谋私,把自己领导的企业、农庄当作资本,从事半合法的和非法的生产经营活动,获取大量利润。

——摘编自李华《苏共党内监督机制缺失的严重后果及现实启迪》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战国时期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萌芽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归纳土地革命时期苏维埃政府设立检察制度采取的措施。分析指出这些措施实行的积极意义
(3)据材料三,归纳20世纪50年代以后,苏联出现的政治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这最终带来了怎样的后果?
(4)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让人民监管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结合以上材料,你认为怎样才能做到监察“独立”而又不“独裁”?
2022-11-26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市第六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先秦王位的传承途径具有相对的复杂性,并不是开始就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度。史书记载,西周建立以后,宋、鲁、吴等诸侯国除了父死子继之外也存在兄终弟及的现象,甚至有“一继一及,鲁之常也”的说法。这一现象反映当时(     
A.诸侯王国破坏宗法体制B.传统观念影响政局变迁
C.异姓诸侯沿袭殷商旧制D.边疆封国恪守分封制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