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第二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内蒙古 高二 期中 2024-05-26 1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政治史(旧)、选修(旧)、史学热点、文化史(旧)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 《国语》《墨子》《竹书纪年》《史记》都有关于夏朝的记载,但殷墟数十万甲骨文片中都没有提到夏朝,而“二里头文化遗址,又明确了商朝之前还有一个朝代,只是没有带文字的文物出土证明是“夏”,经综合考证,考古学家认为,可以证明夏朝的存在。这说明(     
A.史料的多元性有助于推动史学研究的发展B.文献史料由于其主观性影响对历史的解读
C.历史研究需要实物史料佐证才具有科学性D.科学地进行考古研究一定能证明夏朝存在
2022-12-16更新 | 930次组卷 | 16卷引用:山东省百校联盟大联考2023届高三12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2. 商王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带着他的“子姓”分族巡行一方。所到之处,当地部族向其纳贡,获得赏赐,并派人加入商王的队伍。这种巡行(       
A.扩大了商朝的疆域范围B.形成了部族之间的血缘认同
C.宣示了商王的统治权力D.加强了内服外服的商业联系
2023-11-28更新 | 1938次组卷 | 21卷引用:2023年高考福建历史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3. 谈及个人的政治抱负和所心仪的时代,孔子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下列各项中,与孔子“从周”相关的是( )
A.“封建亲戚,以蕃屏周”B.“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2022-06-14更新 | 8242次组卷 | 57卷引用:2022年6月浙江高考历史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4. 1955年,在今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出土一批西周青铜器,其中一件盂造型雅致、纹饰精美,刻有“匽侯”等文字。“匽侯”即为“燕侯”,是周初分封的诸侯,封地在蓟。这反映了(     
A.青铜器的普遍使用B.燕文化影响到辽西地区
C.分封制的日趋完善D.诸侯祭祀礼仪活动频繁
2023-09-15更新 | 3690次组卷 | 25卷引用:2023年高考辽宁历史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5. 《左传》记载,前676年,虢公、晋侯朝见周王,周王以美酒款待二人,并皆赐给二人玉五毂,马三匹;前488年,根据吴国的要求,鲁国以相当于侍奉周天子的规格百牢(即猪、羊各百头)之礼招待前来会晤鲁公的吴王夫差。据此可知(     
A.礼崩乐坏影响政局稳定B.社会治理秩序亟需重构
C.礼制带来沉重经济负担D.政治经济实力左右礼制
2023-06-01更新 | 1457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A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6. 考古材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材料结论
A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出土商朝的青铜器商朝的统治范围到达内蒙古地区
B山西晋国都邑遗址出土春秋早期的铁器残片春秋早期已经使用铁器
C湖北大冶铜矿冶遗址出土东周时代的陶片大冶铜矿的开采时间不早于东周
D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出上铁镞(箭头)秦朝军队主要使用铁制兵器
A.AB.BC.CD.D
2022-06-08更新 | 5277次组卷 | 47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广东历史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7. 据《史记·周本纪》载,周武王“率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以东伐纣”。而战国晚期,秦、齐、楚等诸侯国都拥有人数近百万的军队,连七国中最小的韩国也有30万兵力。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     
A.军事理论的形成B.生产方式的变革
C.政治制度的演进D.地形地势的利用
2023-07-10更新 | 5067次组卷 | 48卷引用:2023年高考海南历史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8. 夏商西周时期的法律具有“临事制刑,不预设法”的传统。到春秋后期,一些诸侯国开始打破旧的法律传统,如郑国子产“铸刑书”、郑国邓析“作竹刑”、晋国赵鞅“铸刑鼎”。这一转变(     
A.反映等级秩序走向瓦解B.说明法家思想更适应现实需要
C.适应阶级关系变动需要D.表明郑国和晋国率先走向法治
2022-07-24更新 | 2368次组卷 | 23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山东省实验中学2022届高三考前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商鞅变法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秦汉王朝受其影响,农村不许同姓聚居,农村都是杂姓村。“乡”“里”划分的依据主要是户口数量,并随着户口的增减而不断进行调整。秦汉王朝的上述举措(     
A.促进了中国小农经济的形成B.有利于削弱地方的强宗大族
C.目的是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D.推动了血缘宗法社会的瓦解
2022-10-07更新 | 556次组卷 | 17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10. 战国时期,法家两大派之一的田齐法家主张“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群臣不用礼义教训则不祥。”这反映其思想特点是
A.尚法存礼B.尊法敬天C.崇德重法D.外儒内法
2022-06-22更新 | 9538次组卷 | 72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山东历史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1. 《历史的终结》一书的作者福山指出,中国制度具有“强大的国家能力”,中国从秦汉开始就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现代国家”,先于欧洲1800年。“现代”是指
A.严密的法律体系B.精细化的基层管理
C.理性化官僚体系D.大一统的儒家政治
2022-03-05更新 | 1269次组卷 | 26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2. 汉武帝给刺史规定了“六条问事”的督察内容,第一条就是“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其他五条是惩治二千石郡太守的不法行为。同时又明确规定刺史不得越过“六条”之外问事。由此可知,当时的监察制度(     
A.推动地方政权规范运作B.缓和了社会主要矛盾
C.已经形成了完备的体系D.遭到了豪强地主抵制
2022-12-16更新 | 429次组卷 | 17卷引用:江苏省决胜新高考2023届高三12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3. 诸侯相,统领百官,汉初多由功臣担任。文景时期,多选宽厚长者任诸侯相;汉武帝后,众多儒生被选任诸侯国的相、中尉和内史等官职,“傅相皆儒者,旦夕讲诵,足以正身虞意”。上述变化反映出,西汉(       
A.注重推进移风易俗B.行政中枢权力转移
C.主流治国理念变动D.郡国并行体制完善
2022-04-26更新 | 940次组卷 | 36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4. 云梦秦简《日书》对选择善马的标准有严格规定,汉代官府内有专门学习相马理论者,相马术已成为专门技术自设一科,与书数、射御等同。这一时期相马术的发展主要服务于
A.农耕技术的推广B.商业交往的便利
C.军事战争的需要D.礼乐制度的重建
2022-06-22更新 | 8283次组卷 | 74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山东历史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5. 丝绸的出口是汉朝贸易体系的一部分,除中国外还有五方参加,它们是罗马、中亚、印度、印度尼西亚和非洲,中亚的非汉族赶牲畜人充当了中国货物的运输人或向导,中国从中亚取得马匹和璞玉,最后,丝绸运到罗马。材料主要说明(     
A.沿线众多国家共建了丝绸之路B.贸易是开辟丝路的主要目的
C.中国与罗马有直接的贸易交往D.丝绸之路沟通了东西方文明
2022-11-23更新 | 901次组卷 | 32卷引用:广东省韶关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6. 《史记》《汉书》《后汉书》等文献中常见有“四海之内”“六合同风”“九州共贯”“方内安宁”“日月所照”等类似表述。这反映了汉代(     
A.边疆治理趋于完善B.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
C.“大一统”的政治理念D.“华夷之辨”的思想意识
2022-10-27更新 | 4617次组卷 | 31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辽宁历史高考真题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政制由“质胜于文”进至“文胜于质”,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伸尼夫子称颂西周为“郁都乎文哉”,绝不为过。今日看来西周政治显然有浓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部族民主”和联邦“共和”的成分也隐约可辨。此类政制均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集权与分权乃是一切国家权力统治必难避开的两极,相反而相成,犹如广阔光系的两极。向心力与离心力构成一种弹性张力,仅执其一端,必偏执僵硬而丧失生机活力。以此言之,“那县”与“封建”所包含的政治学意义,细究其潜在的权力资源,远远超越我们看到的具体历史,它具有更复杂、更值得研讨的许多内涵,需要我们去体味。

——摘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的具体表现。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试论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利弊。
2024-04-13更新 | 277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抚州市高三下学期毕业班教学质量监测(二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18. 周公形象的变迁

材料:

周朝禽匪(现存的青铜器)铭文载:(成)王伐(盖)侯(意指东征),周公谋(出谋划策)。
战国《孟子》:“禹恶旨酒而好善言。汤执中,立贤无方。文王视民如伤,望道而未之见。武王不泄迩,不忘远。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
汉朝贾谊在《新书·礼容下》:“文王有大德而功未就,武王有大功而治未成,周公集大德大功大治于一身。孔子之前,黄帝之后,于中国有大关系者,周公一人而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任意两则史料的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从西周到西汉不同时期周公形象发生的变化,并分析西汉时期,周公地位变化的影响。
2024-04-18更新 | 237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九江市第三中学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19. 尊老养老——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材料一   “大夫以上年九十,不更九十一,簪袅九十二,上造九十三,公士九十四,公卒、士五(伍)九十五以上者,米月一石”“公士、公士妻及□□行年七十以上……有罪当 刑者,皆完(不加肉刑)之。”“大夫以上年七十,不更七十一,簪袅七十二,上造七十三,公士七十四,公卒、士五(伍)七十五,皆受仗(鸠杖)。”(注:大夫、不更、簪袅、上造、公士均为爵位名称,其等级依次变低)

——节选自张家山汉墓出土竹简

材料二   (汉武帝时期)“民年九十以上,已有受鬻法(给米粟以为糜粥)”“年八十,复二算(免除其家二人的算赋)。九十,复甲卒(免除其子兵役)”"赐县三老、孝者,帛人五匹;乡三老、孝者,帛人三匹;年九十以上、鳏、寡、独,帛人二匹、絮三斤;年八十以上,米人三石。”

——节选自班固《汉书·武帝纪》

(1)辨析以上史料,据此概括汉代养老制度的特点。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汉武帝推行养老制度的原因。

三、论述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传统文化的四个层面

以儒家为中心的道德文化层面

以道家为中心的审美文化层面

以墨家为中心的农民文化层面

以法家为中心的政治文化层面

——据刘士林《试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构与层面》整理

上表所示是某位学者对中国文化的部分看法,请结合中国古代史知识,至少选择一个层面,自拟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准确。)
2024-03-26更新 | 130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五岳联盟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政治史(旧)、选修(旧)、史学热点、文化史(旧)

试卷题型(共 20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6
材料分析题
3
论述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2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3
政治史(旧)
4
选修(旧)
5
史学热点
6
文化史(旧)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4夏朝的统治及文化遗存单题
20.4先秦时期的政治体制单题
30.65分封制的特点与影响  孔子  孔子的主张、活动  分封制单题
40.65分封制单题
50.4王室衰微和“春秋五霸”单题
60.4史学研究方法单题
70.4春秋战国的农业、水利、工商业单题
80.4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单题
90.65历代基层组织形态与基层社会治理单题
100.4法家单题
110.4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和影响单题
120.4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措施单题
130.4汉武帝时期统治思想的转变单题
140.65两汉的文化单题
150.65北击匈奴、丝绸之路、西域管理单题
160.65两汉的文化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170.65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分封制
180.65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  史学研究方法  孟子、荀子的思想主张
190.4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三、论述题
200.4疆域的奠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