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先秦时期的政治体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3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藩(即诸侯国)屏国。
——《左传》
材料二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
材料三
观察下图

图一
材料四

请回答:
(1)材料一述的是一种什么政治制度?诸侯有何义务?与周天子之间是何种关系?
(2)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都是中国古代有所作为的封建帝王。在君权与相权的处理上,四人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3)与图2相比,图3反映的政治制度有何变化?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加剧,为解决这一矛盾当时的皇帝对中央行政部门作了哪些改革?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
2 . 西周时期,诸侯国以宗室担任司徒、司空、司马等高级辅政官,并且世代相袭。春秋时期,诸侯在司徒、司马、司空之上别置名目以辅政,如秦国“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属籍(世袭官爵),而引用客卿主政”。这一变化(     
A.加强了诸侯权力B.削弱了周王室力量
C.确立了官僚政治D.使诸侯国走向衰落
2024-03-01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重点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西周中期的金文资料中有两则周王任命相关人员出任郑地地方官的记录,一为“命邑于郑,讯讼,取端五铧”;二为“邑于郑,讯讼有粪,取鍴十锝”。西周晚期的青铜器铭文记载,成周(洛阳)城内最基层的里君之上,又增设了一级行政官员,并以货币“五锣”为其俸禄。上述举措表明当时(       
A.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瓦解B.官僚政治体制得以进一步发展
C.各地之间的联系日益加强D.周天子重视对地方的行政管理
2024-02-29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1号卷·A10联盟2021-2022学年(2020级)高二下学期开年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