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先秦时期的政治体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3 道试题
1 . 西周政治制度
管理体制实行____和嫡长子继承制。受封诸侯虽享有受封土地上的统治权,但要服从周天子的政令,承担对周王室的义务
基本特征分封制与____相配合,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

2022-09-26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2023届高三选必1一轮导学案
21-22高三·全国·课时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2 . 盘庚迁殷后,商朝采取了一种二元统治体制,将统治区域分为两部分,分别采取不同的统治方式,其中核心区是由商王直接管辖的王畿之地,大体位于以今河南为中心的中原地区。这一统治体制是(     
A.宗法制B.内外服制C.分封制D.郡国并行制
2022-12-20更新 | 65次组卷 | 2卷引用:历史预测卷(七)(11页)
3 . 《诗经·大雅·板》:“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诸侯是国家的屏障,大宗是国家的主干,怀德是国家平安的保证,同姓是国家的城垒)材料主要说明西周
A.将血缘关系和部落关系结合强化王权B.通过宗法制和分封制来维系巩固统治
C.通过分封贵族建立诸侯国以拱卫王室D.建立核心制度以维护贵族的等级特权
4 . 商朝所分封的附属国君长,与商王很少有血缘烟亲关系。而周朝所分封的诸侯中,周王称同姓诸侯为伯父或叔父,称异姓诸侯为伯男或叔舅。这反映了西周分封制
A.实现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强化了君主的专制权力
C.具有浓厚的宗法制色彩D.推动了大一统局面形成
2020-10-20更新 | 106次组卷 | 17卷引用: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备课综合】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测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宗法制最初是古代社会中凭借血缘关系对族人进行管辖和处置的制度,到了西周时期,它演变成为一种具有严密体系的政治制度。其核心内容是在维护父权的基础上,确保嫡长子对世袭特权的继承。在宗法制下,属同一原始血缘的后代被分为大宗和小宗两个支系。大宗在家庭内部以其具有财产和权力的继承权,而受到庶宗的敬奉,即所谓尊祖敬宗。由于依据任何人都必须尊祖敬宗的规定,国家就建立了以各级“宗子”为中心的宗法统治,形成了族权和政权的结合。

——摘编自刘广明《宗法中国》

材料二   进入秦汉以后,由于中央集权的郡县制的推行,作为宗法核心的族权与政权合一不复存在了。这时的宗族已由商周时代的血缘与政治的统一体变为单纯的以血缘亲疏为标准的血缘结合体,由于宗族和政权的分离,宗族中的平民势力得以迅速发展。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受封的诸侯王有管理地方及统兵、自置官属等特权,中央政府平定七国之乱后,诸侯王的这种政治权力被渐次剥夺,皇室宗族也仅仅是食封贵族而已,他们中间的大部分成员已远离了政治权力的中心。西汉建立后,新兴的官宦世家,真正连续仕官四五代以上的并不多见,而到东汉后,豪强地主势力发展,出现一大批世族之家,他们是地方宗族势力的代表。这些世族之家往往聚族而居,形成“门宗广大”的宗族势力。

——摘编自赵沛《论先秦到两汉宗族形态的变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周宗法制的特点,并分析该制度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汉宗族制和西周相比有何不同,并分析其产生的背景。
2020-11-16更新 | 93次组卷 | 2卷引用:第六单元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单元综合测试)-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选必一同步测试
6 . 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世袭制代替传统禅让制“禅让制”是原始社会末期形成的政治制度,它代表当时落后的生产力水平
“世袭制”是________发展的结果,是与私有制相适应的。世袭制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一种进步的历史现象
________。已有较系统的国家机构和分掌内外服各类事务的官吏。
分封制与宗法制, 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
春秋
战国
①春秋时期,贵族等级分封制开始解体。
②战国时期,各国政治改革,君主权力加强,郡县制、官僚制等封建政治制度开始产生。

西周——贵族等级分封制
①内容:周天子把王畿以外的地区分封给同姓________,在各地建立诸侯国。诸侯和卿大夫继续分封,形成________
②特征:周天子和各级贵族都实行________;分封制与宗法制相配合,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
③意义:是较内外服制更进一步的政治制度。
2022-09-25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20中西方的政治制度-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必考知识清单与考点演练(统编版)
7 . 夏商政治制度
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打破____政治传统,实行____
商朝实行____,已经有较为系统的国家机构和官吏

2022-09-26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2023届高三选必1一轮导学案
8 . 《尚书·尧典》载:舜命东方族群首领皋陶为“士”,主持刑罚。《史记·夏本纪》载:“帝禹立而举皋陶荐之,且授政焉”,而后举东方族群的首领益,“任之政”。这些记载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当时(       
A.族群的交融发展B.禅让制的推行C.私有制的产生D.氏族制的结束
9 . 法律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春秋时期贵族认为刑律越秘密越好,这样才有利于贵族随意处置老百姓。①郑国的子产于公元前536年“铸刑鼎”——把惩治犯罪的刑律铸在金属鼎上,让老百姓知道犯了法会得到什么样的处罚。②这个做法遭到了很多贵族反对。③子产此举,开启了中国古代公布成文法的先例。春秋时期,宗法贵族减弱了气势,新的地主阶层兴起,各利益集团、社会阶层以及经济条件都在发生变化。④“铸刑鼎”这一重大改革措施符合社会发展的新需求。

——摘编自马立诚《子产铸刑鼎》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制建设大事记

第一阶段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共同纲领》《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等法律
195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到1957年全国人大共制订和修改补充了58项法律
第二阶段19581976年,全国人大仅制订了《1958年至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和197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三阶段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
19781992年,全国人大制订重要法律230多部,其中包括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法通则》《刑法》《行政诉讼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等

完成下列要求:
(1)材料一的四个序号中,属于历史史实的是        ,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时期“铸刑鼎”所反映的社会政治领域的变化。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三个阶段的主要特征。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法律在推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周灭商后,疆域扩大,已经是一统的多民族国家。因而,人们心中遂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大一统思想的初步形成。

——摘编自杨向奎《先秦儒家之一统思想》

材料二   秦朝建立后,秦始皇着手建立断的帝国体制……由于秦帝国只存续了十五年,它所建立的帝国模式带有浓厚的实验色彩,这种模式是否能够续下来,在汉初仍是一个未知数,而当时异姓诸侯王势力的强大更加大了它的不确定性。至汉武帝时,终于完美地解决了统一与分裂的问题。

——摘缟自卜宪群《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此时“一统的多民族国家”形成的制度因素以及它在该时期思想领域产生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的帝国体制”是什么?在西汉初年表现为什么体制?并指出这种“不确定性”对西汉政治产生的影响及解决措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