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6 道试题
2 . 以下四种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郡县制→分封制→行省制→郡国并行制
B.分封制→郡国并行制→郡县制→行省制
C.分封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
D.行省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制→分封制
2016-11-18更新 | 1046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0年上海市嘉定、黄浦区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3 . “每事先由中书省,中书将定于上,得者再下中书。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以上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自语类》
材料中所描述的情况发生在:
A.魏晋南北朝B.隋朝C.唐朝D.宋朝
2016-11-18更新 | 722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包头三十三中2009-20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材料二: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太祖实录》


请回答:
1.材料一指出唐初一道旨意主要包含了哪些人的意见?三省六部制有何特点?结合材料指出这一制度的局限性。
2.材料二中明太祖对自秦至宋的相关评述正确吗?结合史实简要分析说明。明太祖“罢相”的实质是什么?
3.中国古代的三省六部制与近代美国确立的政治模式在形式上有何共同特点?本质上相同吗?请说明判断的理由。
2016-11-18更新 | 9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四川省南充高中高三4月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5 . 西汉墓出土的《集簿》记载:东海郡有“县、邑、侯国卅八:县十八,侯国十八,邑二。乡百七十,……里二千五百卅四,正二千五百卅二人。”此记载
A.说明侯国严重威胁西汉统治
B.佐证了西汉曾实行封国制
C.说明侯国与郡行政地位相当
D.填补了基层建制的史籍空白
6 . 下图所示的中央机构创立于(     
A.秦汉时期B.魏晋时期
C.隋唐时期D.明清时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