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古欧洲的封建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世纪的文学以教会文学为主体。文学的作者以基督教的教士居多。教会倡导的文学作品的内容几乎全部来源于《圣经》,严格讲,是对《圣经》有关内容的演绎,缺乏真正意义上的艺术性。

唐代推行科举制,使一批中下层知识分子得到表现才华的机会,成为文学创作的主要力量。唐代思想开放,文化交流频繁,许多知识分子见识广博,而又有良好的各方面的艺术修养。唐代诗歌流派纷呈,有山水田园诗派、边塞诗派、新乐府派等,各派中都有传颂千古的名篇。

——摘编自徐新《西方文化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西欧中世纪文学与中国唐代文学的不同之处。
2022-01-19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孕育着重大变化,城市兴起对历史产生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9世纪封臣效忠的誓词如下:我效忠我的主人,爱其所爱,仇其所仇。主人儿践履契约,因我委身投附而善待于我,赐我以应得,则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必将以他的意志为准则,绝无违背。

——【美】约翰,巴克勒等著,霍文利等译《西方社会史》第一卷

这些贵族所经营的自营地由农奴耕种,收入归领主所有,他们主持的庄园法庭审理庄园内的各种案件,这在西欧是普遍的状况。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下)

材料二   随着西欧封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城市市民阶级为了更好地在城市里进行商业贸易活动,与封建主们谈判争取政治和经济特权,还有很多城市通过金钱赎买或暴动获得城市的自主权。

——摘编自冯正好《中世纪西欧的城市特许状》

材料三   新兴的市民阶级发展经济、关心政治,为日后资产阶级革命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城市的文化教育也不再为教士所垄断,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英法等国国王为城市颁发自治特许证书,而市民们则向君主提供财政等支援作为报答。到15世纪,国家机构逐渐完备,出现了民族君主国,初步形成了今天的英国、法国、葡萄牙和西班牙的版图。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2)根据材料二,指出西欧城市赢得部分自治权的主要途径。综合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城市自治对西欧社会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