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共在根据地的制度探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毛泽东根据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基本原理,结合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创建了人民政权建设的理论,并亲自付诸实施。1929年12月《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提出:“红军要担负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以及建立共产党的组织等重大任务。”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建立,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宝贵探索与尝试。1940年3月中共中央发出《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指示:“在反对国民党顽固派的斗争中,将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和没有或较少买办性的民族资产阶级加以区别,建立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于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实行‘三三制’。”1941年11月6日至21日,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第一次大会在延安召开,会上贯彻落实了“三三制”原则。1949年6月,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提出:“对人民内部的民主方面和对反动派的专政方面,互相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论人民民主专政》与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一起,成为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理论和政策基础。

——摘编自邓泽民《毛泽东关于人民政权建设的理论和实践》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人民政权建设理论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人民政权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的历史价值。
7日内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百年现代化的六次政治选择

时间主导力量政治选择所涉及的历史事件或现象
18601911清政府中的开明派官僚开明专制化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
19111913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派早期议会制模式辛亥革命
19141928袁世凯和北洋军事强人以军事强人的组织资源为基础的现代化模式府院之争
19281949国民党制度化、具有民族主义、以国民党作为组织基础的现代化模式国民党一党专制
19491976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计划经济现代化模式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1978年至今年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有中国特色的社会转型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摘编自萧功秦《中国百年现代化的六次政治选择》

(1)根据材料,概括近现代中国政治选择的变化趋势。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近现代中国政治选择的影响及启示。
2024-05-28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文水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中国古代,监察机构是“天子耳目风纪之司”,监察对象是各级官吏。谏官虽责在“匡正君主”,但谏诤的前提是不触动皇权。在监察过程中,从纠参到议复,从核实到复劾都必须请旨进行。中央监察主体机构与行政机关分离,组成独立的监察机关,直接对皇帝负责。汉魏选用御史通过严格的察举考试,唐宋明清,一般选用进士出身者为御史。统治者还颁布了不同类型的监察法规,以规范监察机关的活动。历代监察官员的地位十分微妙,秩卑权重,奉旨巡按,气派“威震州县”。

——摘编自何成刚主编《历史课标解析与史料研习丛书》

材料二   革命根据地苏维埃政权体制基本是仿照苏联模式的,苏联的监察模式为根据地苏维埃政府直接提供了制度样本和制度借鉴。1931年5月,中国共产党率先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成立工农监察委员会和工农监察院。其职责是“专一来和一切苏维埃机关中的官僚腐化倾向作斗争的……公布给工农大众知道,同时拟定惩戒办法,交政府采取执行。”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后,形成了以工农检察委员会为主,同时又包括控告局、突击队、工农通讯员等在内的监察体系,建立起具有苏区革命实践特色的行政监察制度。

——摘编自舒绍福、李婷《从党内监察到国家监察:建党以来监察制度变迁》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征。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古代监察相比,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监察体制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在革命根据地时期中国共产党监察制度建设的意义。
2024-05-18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八县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扩大解放区、抗日反攻的新形势新任务下,晋察冀军区各部队的纪律制度存在的一些不足逐渐暴露。针对这一问题,晋察冀军区颁发了《关于扩大解放区几个具体问题的意见》《关于各所属部队进占城市及交通要道的政治训令》等一系列文件。19455月,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联合晋察冀军区成立审计委员会,严格检查各部门有无贪污浪费现象等。8月军区再次发布政治训令,对入城部队凡违反纪律者依情节予以军法制裁。9月,晋察冀边区党报发表社论,要求军队领导干部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为人民的解放和幸福而奋斗,要发扬我军之光荣传统,要为人民的利益而永远不疲倦的战斗下去。军区还向群众了解部队行军、食宿等是否存在违纪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处置。在征兵过程中,及时对新部队进行整顿改造,向新兵及时宣讲学习八路军与国民党军阀军队的区别,军队的宗旨,军民、官兵、军地关系,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时事教育等。

——摘编自罗志斌、戴建兵《抗战胜利前后晋察冀军区人民军队的纪律建设》

(1)根据材料,概括晋察冀军区加强军队纪律建设的举措。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晋察冀军区军队纪律的建设经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摘编自李熠《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演进与理论创新》

从图中任选两个时间点,指出这两个时间点之间的历史时期,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对该时期中国现代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系进行阐释。(要求:明确列出两个时间点,正确写出历史时期,阐释的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述充分,表述清晰)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国民党统治的农村鸦片泛滥,封建迷信盛行。农民受到保甲制度的控制,承受着沉重的地租和赋税。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强调“乡的中心在村,所以村的组织与领导是十分关键的问题”。此后,各根据地的乡村基层苏维埃政权纷纷建立。乡村的政权均采用直接选举制度,妇女也有选举权。在此之前,农村成立了贫农会、互助社、少先队、儿童团等组织,但这些组织大多处于分散孤立的状态、力量单薄。乡村政权建立后,这些民众团体得到了整合与加强。与此同时,乡村党支部在健全制度、整顿作风、干部培训等方面也取得了不少成效。

在乡村政权的组织和发动下,许多农民积极分子加入红军、游击队、赤卫队。与此同时,乡村政权还组织了兴修水利的工作,并帮助农民建立互助社、共济社等组织,解决了农民生产与生活中的许多困难。乡村小学纷纷成立,苏区的儿童入学率大大超过了国民党统治区。鸦片种植与吸食的现象大大减少,许多农民以前供奉家神,“现在换成了马克思及革命先烈像”。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马鑫《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乡村基层政权建设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区乡村基层政权建设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区乡村基层政权建设的作用。
2024-04-04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历史试题
2024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2711月,工农革命军第二次攻下茶陵县城。毛泽东立即指示召开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工农兵政府,保卫商店、邮局和学校。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成立后,立即号召广大群众建立工农武装,惩治土豪劣绅,土地革命在茶陵各地开展起来。19281月,遂川县工农兵苏维埃政府成立,颁布实施了《遂川县工农兵政府临时政纲》。临时政纲明确规定和保护广大工农的政治权利、劳动权利和受教育权利。

——摘编自戴雪梅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演进历程研究》


根据材料、概括毛泽东在井冈山地区进行政权建设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政权建设的历史意义。
2024-04-01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热搜题 新高考二轮 内容、措施类非选择题
8 . 【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711月,工农革命军第二次攻下茶陵县城。毛泽东立即指示召开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工农兵政府,保卫商店、邮局和学校。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成立后,立即号召广大群众建立工农武装,惩治土豪劣绅,土地革命在茶陵各地开展起来。19281月,遂川县工农兵苏维埃政府成立,颁布实施了《遂川县工农兵政府临时政纲》。临时政纲明确规定和保护广大工农的政治权利、劳动权利和受教育权利。

——摘编自戴雪梅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演进历程研究》

材料二   中国的革命需要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实现民主主义的革命:第二步是实现社会主义的革命,这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革命过程。第一步,基本上依然还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这个革命是要建立以中国无产阶级为首领的中国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社会,以完结其第一阶段。然后,再使之发展到第二阶段,以建立中国社会主义的社会。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1月)

(1)根据材料一、概括毛泽东在井冈山地区进行政权建设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政权建设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民主主义论》提出的背景,并概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
2024·全国·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戏剧进行内容、形式上的改造,将其逐渐发展为蕴含着革命话语的革命戏剧。在革命戏剧中,原来的道具、扇面、标牌等被领袖画像、五角星等取代,演员手里的道具都是象征革命和生产的武器,在形式上与政治象征紧密相连。戏剧表演中的对白都通俗易懂,农夫看完可以讲给家人或邻舍听;小孩看到日军枪杀中国同胞时,也会举着小拳头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在革命戏剧中,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战争、阶级斗争,帮助农民实现解放;实行土地改革,将土地分给农民,实行减租减息;推动军民合作,推动生产发展;关注婚姻、疾病卫生等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很多剧目都是根据当时真人真事改编的,这些积极参加劳动生产的英雄模范的事迹对普通民众具有强烈的号召力,更容易激发民众投身革命实践的积极性,在提高农民素质、动员民众参加革命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摘编自梁珊、秦燕《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革命话语的构建》

(1)根据材料,概括延安时期革命戏剧的显著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延安时期戏剧革新的意义。
2024-02-05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预测卷(二)历史试题
2024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抗日战争胜利后,根据党中央争取国内和平民主的方针,各解放区继续实行抗日战争时期确立的民主选举的各项原则和制度。一些解放区开展了民主选举运动,颁行了选举法规。194510月至1946年初,陕甘宁边区为召开第三届参议会首次大会进行了乡、县、边区三级普选。这次选举产生了170名边区参议员,包括各社会阶层的代表。在党派关系上,共产党员61人,国民党员19人,救国会员1人,无党派人士89人,解放战争后期,对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者的范围和条件作出新的规定。19491月,《东北解放区县村人民代表选举条例草案》规定:经军事法庭、司法机关和人民法庭判决剥夺公民权者,有反革命行为及民主政府缉办在案者等无选举权与被选举权。19496月,东北行政委员会明确地把“赞成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建设新民主主义新中国”,列为被选为人民代表会议代表的首要条件。其他解放区颁布的选举法规也有类似的规定。

——摘编自韩延龙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法制文献选编》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解放区人民政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范围调整的原因。
2024-01-20更新 | 133次组卷 | 3卷引用:重难点21 背景原因类材料题解答技巧-2024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