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明清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据清代《畴人传》统计,自西汉至明中叶在天文历算方面有一定成就的共约150人,其中出身于官学的“司天学生”和“星历生”仅有2人;出身于“司天官属”和“司天役人”的也只有2人。导致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官员选拔标准制约教学内容B.科技教育成为私学主要内容
C.科举制形成的价值观念取向D.封建教育扼杀士子创新思维
2 . 据档案统计,光绪年间具有捐纳经历的官员占总数的59.45%。捐纳人员更具有经济头脑,更容易接受西方的近代理念和价值观。洋务派官僚选用优秀的捐员举办洋务新政,取得了可观的成效。据此可知,清末捐纳制度(     
A.解决了清政府严重的财政危机B.导致了晚清科举制的废除
C.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社会现代化D.是一种新创立的选官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表所示是乾隆元年(1736年)至乾隆六十年(1795年)时386名监察御史出身情况的统计。这反映出当时(       
出身进士举人监生荫生博学鸿词副榜
数量(人)339431111
比例(%)87.811.00.30.30.30.3

A.科举制是御史选拔唯一途径B.监察效能得到了明显提升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强化D.统治者重视监察队伍建设
2022-05-26更新 | 882次组卷 | 16卷引用:河南省2022届高三仿真模拟大联考(6月)文综历史试题
4 . 图1、图2、图3是中国古代三个历史时期(唐代、两宋、元代)的科举状元籍贯部分统计柱状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图1、图2、图3对应的历史时期,并说明理由。
2023-07-13更新 | 111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信阳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制度背后有极其丰富的社会内涵。

材料一   明清继承历代弥封糊名、誊录考卷等一系列防弊措施,以及考试组织的逐渐严 密,使科举竞争有了较为平等的保障。八股文是明清科举考试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文体,出题取自《四书》《五经》中的成句或一章,形式有严格规定,内容的要求也很苛刻,必须“代圣贤立言”,并以程朱理学为依归,若自由发挥,必遭黜落。当时人认为,八股文使读 书人“笃谨自守,潜移默化,有补于世道人心者甚多”,有助于培养忠义之士,也有人认为八股文“全属空言,毫无实用”。

《明神宗实录》记载,“绩学博一第者,强半寒素之家”,可以与历史学者何炳棣统计,明清时期来自平民家庭的举子共占 42.7%这一结果相互印证。

——摘编自赵伯陶《明清八股取士与文学及士人心态》

材料二   国务院《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2000年6月)》节选

三、国有企业人事制度改革

完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体制中央和地方党委要对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骨干企业领导班子加强管理,

制定具体办法。……

改进国有企业领导人员选拔任用方式 实行产权代表委任制和公司经理聘任制。各级政府授权的投资机构及所属企业的产权代表,由政府和投资机构按照法律和有关规定任命,经理由董事会聘任。通过组织推荐、公开招聘、民主选举、竞争上岗等多种方式产生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人选,择优任用。


(1)根据材料和所学,评价明清科举制度。
(2)概括材料中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管理措施。结合所学,说明以上措施的背景。
2022-02-13更新 | 265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衡水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