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文官制度出现的背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西方的文官制度

材料一


                                      
A.《关于建立常任文官制                  B.发生在近代美国的                      C.讽刺“政党分肥”的漫画

度的报告》原件                            一起政治事件

材料二:1805年,英国财政部首先设立常务次官,常务次官不随执政党的更替而更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1855年,在议会专门委员会做出的调查报告基础上,英国颁布文官制度改革令,将国王、少数政治寡头和高级文官的恩赐官职特权转交到文官委员会,真正地开始采用考试录用的办法选拔任用文官。1870年,政府继续颁布改革法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文官晋升依政绩而定。和政务官的任期制不同,文官只要没有严重过错,便可任职到退休。英国文官制度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原则通过上述两道法律确定下来,从而标志着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1)材料一是反映西方文官制度产生过程的三幅图片。
①根据材料一图片所示内容的时间先后顺序,对其进行排序。______________(填字母)
②材料一研究西方文官制度产生的三幅图片中,属于一手史料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③图片 B 反映当时美国官员选用出现了什么问题?
(2)文官制度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劳动人事制度的一部分。在长期实践中,西方国家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制度。西方的文官制度有以下基本特征(     )(单选)
①论功晋升   ②制定政策   ③职务常任   ④公开选举   ⑤择优录用
A.①③④B.①③⑤C.②④⑤D.①②③
(3)下表是中英两国在19世纪中叶考试的部分内容的对比,中英两国考试内容的差异反映了(     )(双选)
项目英国文官制度(文书助理级考试)中国科举制(乡试、会试)
考试内容必考:英语、数学、普通知识
任选一门:经济、地理、历史、德文、法文
第一场试(四书)文三篇,五言八韵诗一首;第二场试《五经》文各一篇;第三场试经史时务策五道
A.一个偏向实用知识,一个偏向传统文化B.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的差异
C.中国向西方学习从器物到制度阶段D.英国选官制度是科举制的借鉴发展
(4)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治理的角度评价英国近代文官制度。
2023-10-16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崇明区横沙中学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1881年7月美国总统加菲尔德被求职未成的共和党人吉托刺杀身亡。后者曾经在总统选举中帮助加菲尔德成功竞选。下图漫画生动地展现了这一事件(图中英文大意:是给我职位还是给我你的性命?)。这说明此时美国(     
A.文官制度遭到破坏B.官员选拔遵循一定程序
C.国家政局激烈动荡D.官员录用制度亟需改革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初到南北战争前后,美国“政党分赃(肥)制”进一步发展、成型。新的执政党把官职作为战利品,公开、合法地进行“分赃”。每任新总统一上台,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前任政府官员进行大清洗、大换班,只要为本党竞选出过力的人,不管其才能如何,都可获得一官半职,真可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新总统当选后,身边总是围着数不清的求官者。1841年,哈里森新任总统,为了应付众多的求官者,他从早到晚接见党徒,结果因劳累过度患了肺炎,任期刚满一个月便去世了。林肯刚任总统时,面临着内战爆发的危机,而他却被一大群求官者所包围、追逐,无暇处理政务。有一次,他指着办公室外面成群的求官者愤愤地说:“分赃制对合众国的危险比叛乱还大!"他还把自己比作一个房东,整天忙于领着房客们(求官者)看房子,以至于没有时间去扑灭火灾(南北战争)。

——摘编自李宏图《总统之死与美国文官制度》


(1)根据材料,概括19世纪上半期美国选官领域存在的现象,并据此分析当时美国所面临的政治风险。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一条美国为应对上述政治风险所采取的措施,并简要评价该措施。
2022-12-21更新 | 74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伯里克利时期,各级公职的财产资格限制事实上已失去作用,国家公职对所有等级的公民开放,所有公职人员都从经过资格审查的公民中由抽签选举产生。除将军可无限期连选连任,五百人议事会议员可连任二年外,所有公职任期都在一年以内,不得连任。

                                 ——政治必修一教参

材料二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史记商君列传》

各国君主还采取“能者上之”,不论贵贱显能而授官的政策。齐相管仲起敌囚,楚相孙叔敖本为渔夫,秦百里奚名为奴,真所谓“虽有工农肆之人,有能则举之”,“官无常贵、民无常贱”。                                                

   ——《春秋战国时期人才成功的因素》

材料三     直至l8世纪末,英国文官录用仍无常规可据,文官录用权主要由国王、宫廷权责和各部长官直接行使。私人关系和个人感情成为获取官职的关键因素。导致文官系统相当紊乱。

工业革命催生英国近代文官制度。1853年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关于建立常任英图文官制度的报告》,建议实行公开竞争考试录用制,并认为考试科目应有四类:古典文学:数学和自然科学:政治经济学、法学和近现代哲学;现代语吉、近现代史和国际法。1870年枢密院关于文官制改革的命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按照文官制度委员会的要求,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谈令的颁布成为英国近代文官制度建立的标志。

——摘鳊自阀照样《英国政治制度史》等


(1)根据材料一指出雅典公职人员选拔的主要特点,对其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春秋战国时期人才选拔任用的基本原则,分析其原因。
(3)如何理解材料三中“工业革命催生了英国近代文官制度”?
(4)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唐代科举制与英国近代文官考试制度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共同作用。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人才选拔的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