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清末留学毕业生学成考试中将考试成绩与奖励功名出身相挂钩,具体关系如下表所示。据此可知,当时(     
评定等级考试分数奖励功名
最优等80分及以上进士出身
优等70分及以上举人出身
中等60分及以上举人出身
A.留学生授功名是时代产物B.留学成为学子获得功名的主要途径
C.科举制度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D.清末教育无任何实质性变化
2 . 1905年,袁世凯上书朝廷“科举夙为外人诟病。学堂为浙政大端。一旦毅然决然舍弃旧而谋其新,则风声所树,观听一倾,群臣刮目相看,“推诚相与”。这一言论(       
A.动摇了清政府统治根基B.推动了清末新政的产生
C.为复辟帝制做舆论准备D.力求与西方进一步接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01年,敏锐的书商们将厚重的史籍简化、重组,介绍西方历史的“史书”成为市场的“畅销书”,颇受应举“策论”士子的欢迎。据此推测介绍西方历史的“史书”畅销的原因是(     
A.近代新式教育推行B.史学价值得到重估
C.人才选拔机制调整D.学习西方获得认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图为1898年《点石斋画报》刊登的时政画《时文鬼》。画中作者配文:“国家以制艺取士,历二百余年,一旦忽改为策论,士子半生学历尽付东流,不免同深扼腕……士习之陋,大率如此,可笑也夫。”这反映了(     
A.地方士子反对废除科举B.传统观念阻碍社会变革
C.改革断送士人政治前途D.改试策论违背历史潮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10年宣统皇帝发布上谕,北洋大学堂毕业生考列“最优等”的学生,“均赏给进士出身,授为翰林院编修”,其他“考列中等”的毕业生,则赏给进士出身,令各部“尽先补用”。据此可知(     
A.科举制度尚未完全废除B.近代文官考试思想开始孕育
C.学堂选官制度正式设立D.官员选拔与近代教育相结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下图是某老师教学时的板书设计图(局部),图中“《               》”处应为:(     
A.《奏定学堂章程》B.《公务员任用法》
C.《公务员任用条例》D.《文官考试法草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