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06年,清政府进行官制改革,宣称认同三权分立等原则。改革以前,各重要部门大臣都是满、汉各半;改革以后,11个部的13名大臣、尚书中,满族占了7人,蒙古族1人,汉族只有5人。晚清的官制改革
A.是实行预备立宪的核心B.动摇了晚清的统治基础
C.导致其统治的日趋衰落D.以西方民主思想为指导
2022-06-17更新 | 629次组卷 | 25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2021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08年清政府《游学毕业生延试录用章程》规定:“在外国高等以上学堂学习的毕业生,经学部考验合格,奉旨赏给进士,举人出身,方可参加廷试,廷试后再授以官职。”与科举制相比这一变革
A.强化了中央集权B.缓解了统治危机
C.维护了士绅地位D.改善了官员结构
3 . 外务部在选人方面,先是沿用经由总理衙门章京考试而选拔的旧人。到1906年后,改用奏调之法。从此进入外务部的新人在结构上发生重大变化,他们不再是科举正途出身,而更多是从驻外群体、外语人才中调用。上述材料表明
A.科举制被废除B.政府重视外交人才
C.外务部引进实用人才D.清政府外交趋向近代化
2022-01-01更新 | 412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高考联盟2022届高三12月教学检测历史试题
4 . 晚清时期,政府准允湘军统帅私下保荐幕僚出任地方官吏后,在湘军每获战功或收复失地时,湘军统帅都要向朝廷大力举荐人才,使湘军幕府成为湘军幕僚快捷的晋身之阶。曾国藩就常常通过奏调方式使朝廷允准地方大吏入幕,襄办军务。这一做法
A.改变了中央政治权力机构B.稳定了满汉官员分布结构
C.推动了清廷官僚结构变化D.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基础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从1905年到1911年,关于留学生的洋科举,清朝举办了6次,录取了1388人。被录取者除了有老的科举称号外,还会因所学专业被冠以新的称号,比如“工科举人”“商科进士”等。这说明这一时期的清朝选官
A.保留乡试殿试模式B.采取有序方式推进
C.侧重选拔留学人才D.带有近代化的色彩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美国学者罗兹曼在《中国的现代化》一书中指出,“(清末‘新政’的)舵手在获得一个新的罗盘以前就抛弃了旧的,遂使社会之船驶入一个盲目漂流的时代”。他还认为,中国的困难的实质在于,这种过渡阶段破坏了久经考验的选拔精英的程序,科举制度的废除破坏了经典教育,严重地削弱了传统价值的影响,代之以毫无章法可循的局面。

——摘编自萧功秦《从科举制度的废除看近代以来的文化断裂》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中有关科举制度被废除的观点。(要求:可对观点进行评析,也可以提出自己的新观点;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