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尚书·汤誓》记载“有夏多罪,天命殛(意为杀死)之”,祀天是周人最高级别的祭祀礼仪,只有周王才有资格祀天。《周礼》记载,祀昊天上帝要实行“湮祀”,烧柴火使烟气上达九天,而且是要在冬至日于“幽丘”祀天。秦汉以后祀天传统在中国古代一直得以延续,这主要是因为祀天(     
A.有助于统治者德治观念的加强B.有利于对民众实施教化
C.是古代政权合法性的仪式见证D.是敬天思想的历史传承
2023-12-22更新 | 12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卷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23-24高一上·山东青岛·期中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2 . 《左传》记载:“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也。”《礼记·经解》记载:“礼之于正国也,犹衡之于轻重也,绳墨之于曲直也,规矩于方圆也。”两者中“礼”的相同内涵是(     
A.维护社会秩序的准则B.民众遵循的法律规范
C.统治阶层的治国蓝图D.儒家的封建伦理道德
2023-12-04更新 | 9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卷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通典》记载:西周时期,“凡盗贼军,乡邑及家人杀之无罪”;“凡杀其亲者,焚之;杀王之亲者,辜(磔)之”;“凡有爵者,与七十者,与未龀者,皆不为奴”。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古代刑法(     
①维护权贵利益②重视宗法伦理③注重公平正义④保护私有财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022-12-27更新 | 53次组卷 | 15卷引用:江西省上高二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如表所示为先秦时期有关刑罚及法令实施的记载。这些记载
记载出处
“明刑(慎罚)"怀刑”“敏谏罚讼"《大盂鼎》
“流宥五刑(用流放的惩罚来宽宥应处“五刑’的人),鞭作官刑,扑作教刑,金作赎刑。”“钦哉,钦哉,惟刑之恤哉!”《尚书.舜典》
“飞鸟遗之音,不宜上,宜下,大吉。”(比喻统治者宣布法令,不宜仅布之官府,而宣布之民间)《周易.小过》
A.表明先秦时期法制较为健全B.体现了德治的思想与精神
C.折射出法治思想得到了弘扬D.强调了统治者的道德修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