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中国儒家德政、仁政等德治思想植根于中国古代自然经济的土壤中,在长期的奴隶主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统治中发展,因而,儒家德政、仁政等德治思想,不同程度地打着当时统治阶级的烙印。材料重在说明儒家的德治思想(       
A.有利于中国古代小农经济发展B.具有鲜明的民本意识
C.促进了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繁盛D.服务于统治阶级利益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圣经》具有浓厚宗教色彩的同时,也彰显出丰富的社会规范思想。基督教要求人们立足于世俗社会来追求理想的天国,要求人们应当遵守世俗社会的法律。《创世纪》认为上帝创造了人,在上帝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圣经》孕育了基督教法治传统的萌芽,在教会里,主教和信徒极力提倡法律的权威,主张法律权威高于国王的权威,国王应服从于法律,形成了教权与王权“双峰对峙”的局面。宗教改革后,教会影响力逐渐削弱,但在西方的个人价值、尊重人格的理念及婚姻、财产、继承、犯罪与刑罚等方面,教会法都一定程度地融入了近代法律条款中。

材料二   周公“引德入礼”,将道德观念注入礼的范畴,提出“以德配天”“明德慎罚”的理念,用“德”来沟通天命,使“德”成为评判是非的准绳和圭臬。荀子在重视“礼”的作用时,把“法”摄入“礼”的范畴,把“礼”和“法”看作是治国的基础和起点。随着专制皇权的不断强化,统治者通过特定的礼仪规范,以实现道德教化对民众进行引导与劝勉,使人遵守“上下有差、尊卑有别、长幼有序”。同时,即使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和“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的理想,却总被“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差级制的现实所遮蔽和湮灭。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靳浩辉《中西文化对勘视阈中的礼法之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和近代基督教对社会教化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儒家礼治传统与西方基督教法治传统的不同点。
3 . 傅斯年认为,“周之代商,绝不代表物质文明之进展……未必在宗法制度也……而在人道主义之黎明……一切固保天命之方案,皆明言在人事之中。”该观点意在强调西周(     
A.萌发贵族政治B.改进生产方式
C.重视敬天保民D.弱化宗法关系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周以“明德慎罚”为立法指导思想;春秋时期,管仲提出立法必须“令顺民心”;子产“铸刑书”是对“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的变革;《韩非子》说,法不阿贵,绳不挠曲;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荀子》说,治之经,礼与刑;汉代主张德主刑辅;唐代倡导德礼为本、刑罚为用;等等。

——摘编自祝晓光、杜海《先秦法律思想谈片》

材料二   西方法律制度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形成了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英美法系国家的典型代表为英国法和美国法,英国的法律制度通过对契约制度、陪审团与辩护制度的司法实践,阐释了英国法律制度的核心思想;美国的法律制度特色主要体现在宪政与司法独立方面,美国宪法的产生、发展过程以及美国宪法中所体现出的三权分立思想,阐释了美国宪法的核心。大陆法系国家的典型代表是法国,法国的法律制度主要体现在成文法典的编纂上,其中最重要的是《法国民法典》,它所体现的注重保护个人生命权、自由权和财产权的思想是一切进步民法的精神和灵魂。西方法律制度在历史的长河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逐步形成了适合自身体制的制度体系。

——摘编自曹成旭《浅析西方法律制度发展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相比,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不同,并分析产生不同的原因。
2023-05-18更新 | 267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左传》记载:叔向使诒子产书,曰:“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商有乱政而作《汤刑》,周有乱政而作《九刑》,三辟(刑律)之兴,皆叔世(衰乱之世)也。今吾子相郑国……铸刑书……民知争端矣,将弃礼而征于书……终子之世,郑其败乎!”这表明(     
①早期国家可能已经有了法律                  ②叔向反对子产“铸刑书”
③郑国因“铸刑书”走向衰亡                  ④子产主张以道德教化民众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5-07更新 | 575次组卷 | 11卷引用:北京市大峪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6 . 《周礼》记载,如果因为偷盗犯罪,要被惩罚当奴隶。但其又规定:“凡有爵者与七十者,与未龀者,皆不为奴。”所谓“未龀者”是指7岁以下男孩和8岁以下女孩。由此推知,西周时期(     )
A.援礼入法原则已经确立B.奴隶制度遭到破坏
C.法律思想蕴含人性光辉D.司法体制较为完善
7 . 公元前513年,晋卿荀寅在赵鞅的协助下,收缴民间铁器,熔铸成鼎,将当年范宣子时代所制定的法度立于鼎上,这一举动在当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轰动,遭到以孔子为首的一批儒家先贤的唾骂。这反映了当时(     
A.社会治理逐渐转型B.政府实行冶铁官营政策
C.百家争鸣局面出现D.法治成为主流治国思想
2022-11-16更新 | 396次组卷 | 5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对于先秦“德”观念的发展可以大致看出这样一个线索∶在原始时代后期起,“德”意即由天和先祖所赐而“得”;后人传周文王的美德,除膺受天命外,还指文王采取的一系列惠保小民、勤政节俭、与民同乐、孝敬、恭祭先祖的政策与措施,最终得以使“小邦周”战胜“大邦殷”,“修建明德,以藩屏周”“周之制度典礼乃道德之器械”;直到孟子提出“四端”之说,人所拥有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使个体成为责任的担负者,不再是由神灵,也不再是宗族之类的集体完成。中国古代思想中“德”的观念从天命层面、制度层面深入到内心,没有走向如同基督教、佛教那样通过偶像膜拜方式表现出信仰,而主要是关注人的自身能力的认识与开发,寻求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与平衡。在“德”由迷惑到明确的过程中,人们可以深切地感觉到古代人类精神觉醒的前进步伐。

——晁福林《先秦时期“德”观念的起源及其发展》


(1)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对先秦时期“德”观念的发展进行解读。

《新民说》是梁启超在20世纪初用“中国之新民”的笔名、发表在《新民丛报》上的二十篇政论文章。梁启超申明“本报取《大学》新民之意(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以为欲维新吾国,当维新吾民”。

今日欲抵挡列强之民族帝国主义,以挽浩劫而拯生灵,惟有我行我民族主义之一策。而欲实行民族主义于中国,舍新民未由;新之义有二∶一曰淬厉其所本有而新之,二曰采补其所本无而新之。二者缺一,时乃无功;凡一国之能立于世界,必有其国民独具之特质。上自道德法律,下至风俗习惯、文学美术,皆有一种独立之精神,祖父传之,子孙继之,然后群乃结,国乃成。斯实民族主义之根柢源泉也。我同胞能数千年立国于亚洲大陆,必其所具特质有宏大、高尚、完美,厘然异于群族者,吾人当保存之而勿失坠也;故吾所谓新民者,必非如心醉西风者流,蔑弃吾数千年之道德、学术、风俗,以求伍于他人;亦非如墨守故纸者流,谓仅抱此数千年之道德、学术、风俗,遂足以立于大地也。


(2)梁启超认为“新民”应具有哪些品质。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度重视对外文化交流。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生存理念,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价值追求,求同存异、讲信修睦的和谐心态,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的处世之道,同舟共济、独木不成林的合作思想,仁者爱人、以德立人的人格品行,为中国外交奠定了文化基石。“文化外交”中有着国家整体对外战略思想和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的传承,更有战略、政策和实践的创新。有学者将70年的外交历程划分为“文化先行、外交殿后”“全面开放、全面参与”“提质升级、合作共赢”三个历史阶段,目前正处于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


(3)结合材料,在上述三个阶段中各选取恰当一例,说明中华文明之精髓在中国外交实践中是怎样得到创新性运用的。
2022-11-05更新 | 17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春秋时期郑国执政子产主张“禁暴止乱”,他通过“铸刑鼎”限制了贵族任意解释刑条的特权,既强调治国要“齐之以礼”,又重视“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这反映了当时(     
A.儒法一体观念普及B.社会矛盾得到缓和
C.法治思想有所发展D.礼乐制度趋向崩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夏商西周时期的法律具有“临事制刑,不预设法”的传统。到春秋后期,一些诸侯国开始打破旧的法律传统,如郑国子产“铸刑书”、郑国邓析“作竹刑”、晋国赵鞅“铸刑鼎”。这一转变(     
A.反映等级秩序走向瓦解B.说明法家思想更适应现实需要
C.适应阶级关系变动需要D.表明郑国和晋国率先走向法治
2022-07-24更新 | 2359次组卷 | 22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