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商汤伐夏时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周武王伐纣时也曾说:“商罪贯盈,天命诛之”,并产生了“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的思想。这反映出先秦时期(     
A.神权统治的思想B.统治阶级的等级意识
C.天人感应的思想D.敬天保民的民本观念
2023-05-19更新 | 340次组卷 | 28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潞城区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公元前513年,晋卿荀寅在赵鞅的协助下,收缴民间铁器,熔铸成鼎,将当年范宣子时代所制定的法度立于鼎上,这一举动在当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轰动,遭到以孔子为首的一批儒家先贤的唾骂。这反映了当时(     
A.社会治理逐渐转型B.政府实行冶铁官营政策
C.百家争鸣局面出现D.法治成为主流治国思想
2022-11-16更新 | 403次组卷 | 5卷引用:山西省金科大联考2023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尚书·牧誓》记载,当年武王伐纣,在发起总攻前以“西土之人”统帅的身份,“左杖黄钺,右秉白旄”,举行隆重的战前誓师动员大会:历数商纣“暴虐百姓”“奸宄商邑”的无道、失德行径,称自己的伐商之举是“惟恭行天之罚”。周武王此举意在
A.依靠血缘宗法维护统治B.构建海内一统的理想蓝图
C.借助天命实现政治认同D.消除社会底层的敌对情绪
2022-02-25更新 | 542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开年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他们对中国古代立法有如下见地:
尺寸也,绳墨也,规矩也,衡石也,斗斛也,角量也,谓之‘法’《管子·七法》
法不阿贵,绳不绕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夫,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度》
法之功莫大于使私不行……今立法而行私,是私与法争,其害甚于无法《慎子·逸文》
夫立法令者,以废私也。法令行而私道废矣。私者,所以乱法也《韩非子·诡使》
据此,可推知先秦立法
A.取向公平公正B.强调因势制宜C.追求礼法结合D.重视社会和谐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子产执掌郑国国政时,“铸刑书”(把自己所制定的刑书铸在鼎器上),论政宽猛,否定了“刑不可知,威不可测”的秘密法。下面政治主张中,与子产的观点相吻合的是
A.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B.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C.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D.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
2019-08-12更新 | 458次组卷 | 23卷引用:山西省静乐县第一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所以古代最高统治者称为‘王’。并且斧钺为礼器,更象征王者之神圣。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他的观点
A.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致
B.是“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
C.体现了儒家仁、义等道德规范
D.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
7 . 中国古代刑法起初并无公开条文,只是由判决者临事决定惩罚标准,贵族阶层以此拥有家长式的生杀予夺权力。但到春秋后期,郑国“铸刑书”,晋国“铸刑鼎”,都是将成文刑法铸在铜器上公诸于众。这反映了统治者
A.出于形势所迫实行依法治国
B.非常注重寻找权力合法的依据
C.适应现实需要调整统治方式
D.接受注重道德规范的儒家思想
2016-11-27更新 | 302次组卷 | 16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