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中国的法制进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民主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告诉我们:权力过于集中于一人或一个机构手中容易导致政治上的腐败,唯有分权,才能使民主权利不致流于形式。雅典人首开分权之先河,确实难能可贵。

——贾科、刘树利《谈雅典的民主与法制》

材料二   托克维尔将它评为美利坚民族“自豪的想象力的荣誉顶点”,并且解释说:“看到一个伟大民族在立法者通知他们政府的车轮运转后,仍能稳稳当当,不慌不忙地进行自省,深入检查故障的原因,足足用了几年时间去寻找医治办法,而在找到医治办法时又能不流一滴泪、不流一滴地自愿服从它,倒使人们觉得这是社会历史上的件新事。”

——林国荣《托克维尔眼中的美国1787年宪法与古罗马十二铜表法之比较》

材料三   毛泽东在谈到我国的宪法草案时指出:“现在能实行的我们就写,不能实行的就不写。”“这个宪法所以得人心,是什么理由呢?”就是起草宪法采取了领导机关的意见和广大群众的意见相结合的方法。这个宪法草案结合了少数领导者的意见的八千多人的意见,公布以后,还要由全国人民讨论,使中央的意见和全国人民的意见相结合。……我们的宪法规定,立法权集中在中央,但是在不违背中央方针的条件下,按照情况和工作需要,地方可以搞章程、条例、办法,宪法并没有约束,我们要统一,也要特殊。

——张件涛《“三代领导集体”与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雅典人首开分权之先河”的表现及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利坚民族“自豪的想象力的荣誉顶点”指什么,并论证托克维尔的观点。
(3)根据材料三,概括这一时期我国立法原则有看哪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主与法制关系。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民大会堂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国事会议的地方。它由中央部分的万人大礼堂、北部宴会厅和南部人大办公楼三部分组成。平面呈扇形,所有的座位都可以看到主席台。万人大礼堂是人民大会堂的主体建筑。在这里多次召开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成为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舞台,在这里也诞生了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并且规定了全国人大有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划分的职权,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中国政治体制的基本框架包含哪些主要制度?

材料二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作法,不赞成领导人说的话就叫做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律也就跟着变。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经过一定的民主程序讨论通过,并且加强监察机关和司法机关,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材料二认为我国民主法制建设遭到破坏的原因是什么?为此,1997年中共十五大确定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是什么?有何意义?你认为怎样做才能实现这一举措?

材料三 从新中国建立到现在的短短半个多世纪以来,尤其是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的基层民主逐渐建立并已获得了较大的发展。村民民主自治相关制度建设不断跟进。1998年后,根据实际情况,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多个政策性文件规范换届选举、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村委会公章管理、一事一议筹资酬劳、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引导村民自治的发展。


(3)为了保证城乡居民的人民民主权利,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全国人大正式颁布了哪些法令?有何作用?
2016-11-18更新 | 4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2011学年山西省忻州市高一上学期联考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