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秦直道在修筑之时穿过了鄂尔多斯高原等。从考古发现来看,鄂尔多斯地区凤凰山汉墓出土的壁画不仅技法娴熟,而且内容丰富,出行图、庭院图、宴饮图、百戏图、射弋图、围猎图、放牧图、牛耕图应有尽有,画中人物既有汉族也有少数民族。这从侧面反映出(       
A.秦直道的军事功能被弱化
B.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形成过程
C.游牧民族逐渐走向封建化
D.秦代交通推动了经济文化交流
2024-05-25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泰雅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
2 . 汉武帝为求西域的“天马”,不惜与中亚邻国兵戎相见。宋初,中原王朝与周边政权“市马”,“岁仅得五千余匹”。元丰四年(1081年)后,朝廷每年从与蕃部的交易中即可得到两万匹左右的马匹。这一变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A.中原经济优势的凸显B.宋辽和平盟约的效用
C.民族交往交流的加深D.王安石变法的前瞻性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华民族的关系实在属性,可历史地表达为生活在中华大地的各民族经过长期交融汇聚,在秦汉以后奠定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雏形;在近代抵抗外国侵略的伟大斗争中,各族中华儿女在血与火的共同抗争中淬炼出坚固的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完成了从自在到自觉的蜕变;在党领导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进程中,中华民族深化发展出更具包容性、统摄性和凝聚力的民族关系,民族命运共同体属性不断强化;进入新时代后迈上民族复兴、强国建设的新征程,党加强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各民族间经济联系逐步紧密、文化认同走向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日益铸牢,中华民族作为关系实体日益牢不可破,个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又一次开辟出新境界。

——摘编自李鹏博、朱军《哲学视域下的中华民族实体性与历史演进》

根据材料,围绕中华民族的发展演变提出一个观点,并运用所学中国史的相关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4 . 据《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记载,光武时期,锡光、任延为交趾、九真两郡太守,“教其耕稼,制为冠履,初设媒娉,始知姻娶,建立学校,导之礼义”。这些举措的实施有利于(     
A.郡县制度在西南地区推行B.区域文化的发展与民族融合
C.儒学思想的正统地位确立D.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这顶金冠曾陪伴主人策马草原。鹰顶金冠饰展现了战国时期中国北方民族贵金属工艺的最高水平,它代表着草原的荣光。

鹰顶金冠饰最高处是一只雄鹰,当主人策马飞驰,雄鹰也随之震动,仿佛展翅欲飞。花瓣形金冠上錾刻着四狼咬四羊的图案,冠带则雕刻着老虎与猎物的紧张对峙,猎杀仿佛一触即发。

有一个强大而蛮横的对手,究竟是幸还是不幸?战国赵武灵王终于下决心放弃宽袍大袖,学习胡服骑射。一直处于守势的农耕文明,到秦汉终于建立起统一的帝国,也由此以举国之力祭出终极防守大法——长城。但连绵的长城真的能阻断人们的交往吗?游牧民族喜爱中原的丝绸和粮食,而中原的人们需要金属和牲畜。长城两侧且战且和,直到东汉,南匈奴入塞,多年的对手终合为一家。

因为对手,我们审视自己;因为对手,我们了解自己;因为对手,我们变成更强大的自己。你好,我的对手。

——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解说词   鹰顶金冠饰——你好,我的对手(节选)


   
鹰顶金冠饰   收藏单位:内蒙古博物院   年代:战国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角度,提炼一个观点,并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6 . 西汉初年,汉、匈之间互市通关频繁,交换的商品种类和数量繁多,包括铁器、铜器、马具、服饰、丝织品等各种物品,甚至还出现了“匈奴自单于以下皆亲汉,往来长城下”的盛况。这反映了(       
A.汉朝不再推行重农抑商政策B.汉朝加强对少数民族管理
C.汉匈间的和平促进边境贸易D.汉朝边患得到了有效解决
7 . 东汉《论衡》记载:郁林(今广西)、日南(今越南)、辽东、乐浪(今朝鲜)【以上均为东汉郡名】周时被发椎髻,今戴皮弁;周时重译,今吟《诗》《书》。这反映了东汉(     
A.朝贡贸易体系逐渐形成B.大一统边疆治理成效显著
C.边疆治理采用单一郡制D.边疆与内地间的差异消除
2023-07-08更新 | 73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西周时期周人设计了一套职官系统来管理和沟通夷夏,其中四夷乐官负责对四夷之乐的传习和演奏,象胥负责对四夷之言的传译。这些官职的设立有利于(     
A.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B.加强对蛮夷地区的控制
C.促进夷夏文化的融合D.提高蛮夷地区文化水平
9 . 两汉时期,出现了许多诸如匈奴中郎将、护乌桓校尉、度辽将军等专职军镇职官,这些职官开始为临时命设的使者,后发展为稳定的真官,不仅领护少数民族地区军事,也处理当地的一些行政事务,并直辖一定数量的军队,执行戍边卫国任务。汉朝专职军镇职官的出现(     
A.缓和了各民族的矛盾B.导致边境地区冲突加剧
C.强化了边疆军事管理D.加强了边疆地区的治理
10 . 下表是西汉前期的和亲概况。这一概况(     
单于号单于名与前单于的关系和亲时间
冒顿冒顿父子高帝公元前195年
孝惠帝公元前192年
孝文帝公元前177年
老上稽粥父子孝文帝公元前174年
孝文帝公元前165年
军臣军臣父子孝文帝公元前161年
孝景帝公元前156年
A.使西汉北部边郡得以长治久安B.有利于汉匈之间经济文化交流
C.说明匈奴之地已纳入西汉版图D.加速了西汉北方边地经济开发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