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秦朝在少数民族地区设道,云梦秦简有属邦律专门调整归属秦朝的少数民族的社会关系。此外,秦朝在中央设位列九卿的典客官职,掌管少数民族归附事务。秦朝这些举措(       
A.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B.弱化了社会治理的能力
C.有效规范了地方行政D.利于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
2 . 为实现和巩固国家的统一,历代统治者都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王朝在开疆拓土的过程中,成功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边疆政策,促进了疆域的巩固和发展,增强了国家的凝聚力。汉王朝对匈奴采取了优待和赏赐匈奴降众的政策,尊重他们的政治地位,保护他们的经济利益,使匈奴纷至沓来。尊重西域各国制度习俗,得到诸国拥护。扶植和发展边疆的农业,缩小了经济差距。推进文化交流,汉王朝在边疆地区实行的鼓励文化发展、文化交流的政策,丰富了中国文化内容,促进了中华民族文化共同提高。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边疆经略史》

材料二   唐朝时周边各族迅速发展。7世纪前期,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他多次遣使向唐朝求婚,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他。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大批手工艺品和多种技术,医药书籍等。9世纪中期,吐蕃与唐会盟,此后,唐蕃间基本上停止了纷争。唐玄宗统治时期,东北的林羯族粟末部强大起来,唐玄宗封其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代的边疆政策。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处理边疆民族关系的方式。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汉唐加强边疆管理的积极意义。
2023-10-09更新 | 390次组卷 | 34卷引用:云南省宣威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是中国古代政治生态中的重要一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雁门以东至辽阳,为燕、代国;常山以南,太行左转,度河、济,阿、甄以东,薄海,为齐、赵国……而内地北距山以东尽诸侯地,大者或五六郡,连城数十,置百官宫观,僭於天子。汉独有三河、东郡、颍川、南阳,自江陵以西至蜀,北自云中至陇西,与内史凡十五郡,而公主列侯颇食邑其中。

——《史记》

材料二:清朝对西南边疆的统治进一步深入。清代将原属四川的播州地区(今遵义一带)划归贵州,广西北部地区的罗甸、望谟、册亨、贞丰数县亦并入贵州。为加强对边疆的控制,清朝在云南等边陲地区实行富有特色的基层驻军制度即汛塘制度,在边远地带以及与邻邦接界的地区,大量驻守绿营兵和各种土军。雍正年间在西南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土归流,使之同于内地。

——摘编自杨永福、陶亚敏《明、清西南边疆治理措施之比较》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及其存在的隐患。列举汉代统治者为消除上述隐患所采取的针对性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加强对西南地区统治的措施并简述其作用。指出清朝治理西南的政策趋势。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古代封建王朝治理边疆少数民族的制度对当今民族政策的启示。
2023-10-06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光华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如图是战国和秦汉北部地区农牧界限分布图,该线以北是游牧区,以南是农耕区。引发农牧界限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统一封建王朝的建立B.政府边疆政策的影响
C.北方气候条件的恶化D.文化融合趋势的加强
2023-10-01更新 | 224次组卷 | 27卷引用:云南省昆明滇池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文)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公元166年,汉朝与大秦(古罗马)进行丝绸的转手贸易,大秦派使者出访东汉;汉朝还与朝鲜、日本、越南有密切的交往,1784年,日本出土了汉光武帝赐给倭奴国(日本北九州一带)使者的金印“汉委(倭)奴国王”印。这些史实证明汉代对外交往的特征是(     
A.对外交往以亚洲国家为主要对象B.对外交往的方式呈现多样化特点
C.使者往来为对外关系的主要内容D.对外交往的目的以经济利益为主
2023-01-07更新 | 352次组卷 | 30卷引用:云南省玉溪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下表中各朝代与其对外交往史实相符的是(     
朝代史实
A秦汉打通了陆海两个通道,海路从合浦郡徐闻县出发,最远可以航行到波斯湾一带
B魏晋南北朝海路已初步形成东、西两条航线,东线通向朝鲜半岛和日本,西线通向印度洋
C隋唐与西域商路畅通,与大食国接触,包括造纸术在内的中国技术传到了阿拉伯地区
D元明清恢复了由广州出发经越南到阿拉伯的旧路,开辟了由明州到日本和朝鲜半岛的航路
A.AB.BC.CD.D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古代各个王朝,不管是汉族王朝,还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王朝,都根据各自历史背景的不同,制定了各具时代特色的民族政策。从总体上看,中国古代的民族政策具有开拓性、抚纳性、融合性、同化性、羁縻性和多面性的特点。

特点概说
开拓性民族政策中为扩充疆域服务的特点
抚纳性民族政策中优待照顾少数民族的特点
融合性民族政策中使各民族相互吸收,形成一个非甲非乙斯民族的特点
同化性民族政策中使少数民族汉化的特点
多面性民族政策中对不同地区的少数民族实行不同政策的特点
羁縻性民族政策中给子少数民族一定自主权的特点

——摘编自张思齐《红墙读史》


根据材料,任选中国古代民族政策的两个特点,并结合具体史实进行简要说明。
8 . 汉唐中国遵循古代文化秩序与政治秩序叠合的理想形态,在中国与四邻的关系中,形成一个多重同心圆网络,中国居于中央,编织列国于四周。这一网络的形成根源于
A.儒家思想的主导地位B.农耕经济领先世界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D.册封朝贡制度形成
2021-08-07更新 | 1150次组卷 | 27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考古专家在龟兹国遗址中发现了“龟兹五铢钱”,其外形酷似汉武帝时期的五铢钱,正面铸篆书“五铢”,背面铸龟弦文符号,故又称“汉龟二体钱”。这一史实可以用来说明
A.吐蕃风情与中原汉文化的交融B.中外间经济交流日益频繁
C.西域政权对汉文化的认同趋势D.丝绸之路开通的历史原因
2020-09-18更新 | 726次组卷 | 18卷引用:云南省玉溪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