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汉朝主管马厩、马苑的官僚“太仆”位列九卿之中,政府明确鼓励私人养马。《汉书》记载,通过关市贸易输入的马匹数目巨大,景帝时对马匹输出规定:“马高五尺九寸以上,齿未平,不得出关。”汉朝的马政措施旨在(     
A.加强边疆治理B.促进边境地区民族融合
C.减轻边民负担D.应对边疆危机巩固统治
2024-04-15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民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为妥善安置“四夷”,汉胡先后设置安定、五原、天水等属国,对归附民族集中管理。同时允许其保留原有的社会组织及生活、生产习惯。这体现了汉朝民族管理的特点是(     
A.因俗而治B.分而治之C.剿抚并用D.羁縻政策
2024-01-17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迪庆州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新疆沙雅县于什格提遗址出土了西汉中央政府赐予少数民族首领的“汉归义羌长”印信,新疆民丰县尼雅遗址出土了东汉屯田官员的“司禾府印”。这些史料可以用来佐证汉代(     
A.实现西域与内地一体化管理B.西域各族逐步接受农耕技术
C.羌族在西域有较大的影响力D.大一统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
4 . 秦朝在少数民族地区设道,云梦秦简有属邦律专门调整归属秦朝的少数民族的社会关系。此外,秦朝在中央设位列九卿的典客官职,掌管少数民族归附事务。秦朝这些举措(       
A.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B.弱化了社会治理的能力
C.有效规范了地方行政D.利于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国自古以来便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国,为管理民族事务,各个朝代都设立了不同的管理机构(官职)。下列机构(官职)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大鸿胪、典客、宣慰司、理藩院B.鸿胪寺、大鸿胪、理藩院、宣政院
C.典属国、礼部、大鸿胪、理藩院D.大鸿胪、礼部、四夷馆、理藩院
6 . 如图是战国和秦汉北部地区农牧界限分布图,该线以北是游牧区,以南是农耕区。引发农牧界限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统一封建王朝的建立B.政府边疆政策的影响
C.北方气候条件的恶化D.文化融合趋势的加强
2023-10-01更新 | 224次组卷 | 27卷引用:云南省昆明滇池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文)
7 . 史载,“秦始皇遣蒙恬攘却匈奴,得其河南造阳之北千里,地甚好,于是筑城郭,徙民充之,名曰新秦”。汉征和二年(前91年),汉武帝在“上郡、朔方、西河、河西开田官,斥塞卒六十万人戍田之”,秦汉统治者的举措(     
A.推动了农耕文明的扩展B.维护了秦汉王朝的长治久安
C.加速了国家统一的进程D.旨在加强对匈奴的有效管理
2023-08-26更新 | 459次组卷 | 10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如图为云南省博物馆收藏的“滇王之印”,重90克,印面边长2.4厘米见方,通高2厘米,蛇纽,印文为汉篆,是西汉中央政府颁赐给当时昆明地区少数民族部落酋长的。这颗金印的出土可以佐证(     
A.当地少数民族普遍使用汉字B.中央对地方实施了直接管理
C.西南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习俗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史
2023-07-18更新 | 79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文山州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公元前60年,为了管理统一后的西域,西汉在乌垒城(今轮台县境内)建立西域都护府,正式在西域设官驻军、推行政令,统计当地户口,“汉之号令班西域矣”。由此可见,西域都护府的设置(     
A.消除了北方的边患威胁B.表明西域已纳入汉朝版图
C.保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D.使汉朝疆域达到最大范围
10 . 公元166年,汉朝与大秦(古罗马)进行丝绸的转手贸易,大秦派使者出访东汉;汉朝还与朝鲜、日本、越南有密切的交往,1784年,日本出土了汉光武帝赐给倭奴国(日本北九州一带)使者的金印“汉委(倭)奴国王”印。这些史实证明汉代对外交往的特征是(     
A.对外交往以亚洲国家为主要对象B.对外交往的方式呈现多样化特点
C.使者往来为对外关系的主要内容D.对外交往的目的以经济利益为主
2023-01-07更新 | 352次组卷 | 30卷引用:云南省玉溪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