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秦汉时期,面对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之间的矛盾,为了保卫自己的文明系统,统治者采取“用制险塞”的隔绝固守与“导途凿空”的外拓互通并举之策。这表现在(     
A.修筑长城、通使西域、开辟丝路B.北击匈奴、南征北战、开凿灵渠
C.修建驿道、收复河套、开发象郡D.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通婚和亲
2022-09-19更新 | 540次组卷 | 35卷引用:2012届广西桂林中学高三7月月考历史卷
2 . 在西周的金文记录中已经出现有“戎”“夷”之称,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华夏”与“戎”的对立更加明显,无论“华夏”各国之间关系多么敌对,他们未称呼对方为“戎”。这一现象反映了先秦时期:
A.华夏族不断扩大种族认同观念增强B.国家统一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C.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之间冲突剧烈D.血缘成为维系政治认同的唯一纽带
3 . 中国上古时代的部落首领黄帝经过汉代以后史籍和文学的塑造,在族统、政统等诸人文主要方面,成唯一提纲挚领、率先垂范之伟大人物形象,以后无论“王”、“臣”,皆自认为“黄帝子孙”。据此可知,黄帝形象的形成
A.说明血缘为宗法制度的核心B.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出现
C.增进了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D.推动形成各民族共同信仰的宗教
4 . 海上丝绸之路是一条国际交通线。中国的丝绸、茶、瓷器等沿着这条路传往世界各地,世界各国的香料、珠宝、药材等相继传入中国,天文历法、印度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外来宗教也传播到了中国。这说明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外
A.物种交流之路B.商贸流通之路
C.文明交流之路D.政治交往之路
2020-09-18更新 | 619次组卷 | 29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考古专家在龟兹国遗址中发现了“龟兹五铢钱”,其外形酷似汉武帝时期的五铢钱,正面铸篆书“五铢”,背面铸龟弦文符号,故又称“汉龟二体钱”。这一史实可以用来说明
A.吐蕃风情与中原汉文化的交融B.中外间经济交流日益频繁
C.西域政权对汉文化的认同趋势D.丝绸之路开通的历史原因
2020-09-18更新 | 726次组卷 | 18卷引用:百校联盟2021届高三9月联考历史试题(全国卷)
6 . 西汉建立后,境内的百姓逐步不再以“齐人”“燕人”“楚人”相区别,而是“某郡某县”人,大家“书同文、车同轨、人同伦,逐渐都称为“汉人”。这表明汉代
A.民族认同感大大加强B.完善中央集权制度
C.中国疆域已基本定型D.国家分裂根源消除
2020-07-24更新 | 287次组卷 | 11卷引用:云南省德宏州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