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隋唐至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 道试题
1 . 唐朝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各民族之间交流频繁,形成大一统的局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经受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较长时间的民族融合,中国历史上传统的治边思想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导致了隋唐两朝较为开明的治边政策的出现。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尽管唐王朝也采取过诸如武力征伐的政策,但其治边政策的突出特点是以怀柔、羁縻为主,唐王朝确立了羁縻府州制度,以各边疆民族部落的分布范围作为羁縻府、州行政区划的基础,并在众多的羁縻府州基础上设立都护府,由都护府直接管理,再统于唐王朝中央政府。

——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材料二   但约在750年,中国在经过十年胜利的征战后遭到了一次次严重的军事挫败。751年,安西节度使高仙芝与阿拉伯人在怛罗斯(塔拉斯)交锋,被打得溃不成军。战斗本身并无重要意义,但它对未来的含义是十分严重的,因为它使阿拉伯人处于有利的地位,当安禄山之乱后中国在突厥斯坦的守军开始处于孤立然后又遭到吐蕃的侵袭时,他们就得以向中亚扩大势力。751年安禄山率领自己的六万名军队和一支奚骑兵大举征讨契丹,远征的结局是一场十足的灾难和安禄山大部分部队的丧失。就在这一年,唐朝在云南也遭到同样的惨败。750年,云南太守张皮陀贪婪淫虐,企图在密奏中诋毁南诏王阁罗风。阁罗凤大怒,起兵攻打云南府,杀死张虔陀,夺取这个地区受中国人保护的32个土著部落州。天宝十年,鲜于仲通率兵8万进攻南诏,全军覆没,南诏北臣吐蕃。

——摘编自《剑桥中国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前期处理与周边民族关系的措施及其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代中期以后与周边民族关系的变化及变化的原因。
2023-11-15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示范高中教联体测评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11月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