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际法的形成与外交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些历史学家认为现代国家制度是从1494年法国国王查理八世入侵意大利开始的。和这场征服国外领土战争有关的还有出于对王朝威望的考虑,权力的平衡,复杂的外交,联盟和反联盟。它不是一场宗教战争或思想战争,而是一场争夺权力和扩大领土的斗争。另外,一些历史学家认为新教革命破坏了西方基督教世界的统一,它促使国王们和诸侯们谴责一统教会的权威,使他们自己取得完全的权力。早在1555年,《奥格斯堡宗教和约》就赋予日耳曼诸侯权力,让他们决定他们的人民是信仰路德教派,还是信仰天主教。可是,使现代国家制度在政治现实起主要作用的也许是《威斯特伐利亚条约》。于1648年结束三十年战争的这个条约,不管居民属于什么国籍,随意地将领土从一个统治者转到另一个统治者手里。它承认荷兰和瑞士的独立,使神圣罗马帝国名存实亡。日耳曼的每一个诸侯被确认为统治者,有权宣战或讲和,随心所欲地统治他们的领地。最后,这个条约制定了一条原则,即所有国家,不管它们的大小或强弱,在国际法面前一律平等,而且对于它们的领土和居民有完全的控制权。

——摘编自[美]菲利普·李·拉尔夫等《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现代国家制度”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欧洲“现代国家制度”形成的影响。
2024-01-10更新 | 84次组卷 | 2卷引用: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琼中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全真模拟(五)历史试题
2 . 【近代以来国际法的发展】

材料一   无论是来自欧洲文明的国际法,还是其他非西欧文明下的各种国际法律规则体系,从其本源来看并不具有人类社会全体的共有性质。国家主权和平等的理念在当时并不具有普适性,并非生来具有全人类共有文明的性质,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并无直接关联。这里所说的“普适性”是指普遍适用、为世界各国所接受的法律规则和制度,国际法的普适性即国际法能够为世界各国所接受、遵守的现象。为什么唯独建立在欧洲文明基础之上的国际法最后取代了其他非欧洲文明的多种国际法律规则体系,成为世界唯一的国际法律规则呢?如果我们考察其历史,就会发现作为法律文明一部分的欧洲国际法在推广和普及的过程中,其手段和方法并不一定是文明的,有时还伴随着武力与殖民。

——摘编自何力《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下的国际法史与文明互融》

材料二   在全球化时代,国际法成为实现国际社会基本秩序的重要承担者。面对日益增多的全球性问题,为了维护一定的国际秩序,国际法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需要为国际多边主义行为或多极格局提供更多的制度性保障。国际法所调整的对象也已经由军事和外交等高级政治领域向经济、社会、环境等低级政治领域的不断扩展,同时,基于全人类整体利益的增加,国际法的规则的制定越来越呼唤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尊重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与关切,唯其如此,才能更好地保护全球化时代全人类的整体利益。

——摘编自李伯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法的角色定位、价值因应与制度供给》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国际法的主要特征。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代国际法发展的原因和意义。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世纪的时候,几乎任何一个新教教派的出现,都要依靠刀剑来求生存,都要通过一番血与火的洗礼。不同的教派之间经常出现兵戎相见的情况,互相之间视同仇敌,不共戴天。这种不宽容的现象尤其存在于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之间。在各类新教派之间,同样也是相互指责,甚至诉诸武力。 因此,宗教改革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了各教派之间的偏见和仇恨,彼此都缺乏宽容精神,从而导致了旷日持久的宗教战争。到了16世纪的后半叶,欧洲已经形成了泾渭分明的两大阵营:德意志北部的诸侯和北欧诸国基本上都改信了路德教,英国确立了安立甘宗的国教地位,瑞士、荷兰等地成为加尔文教的天下,法国西南部地区的封建贵族们也信奉了加尔文教。

——摘编自赵林《基督教与西方文化》

材料二   1648年战争的双方签订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该和约对宗教问题的规定是,以1555年的协定为基础确定教派的法定状况和占有条件;皇帝和帝国被取消充当宗教事务的仲裁当局;重申了“教随国定”的原则;等等。和约的规定把教派运动固定在已经达到的状况,反映了缔约者尽可能把宗教争执从政治事务中排除出去的努力。17世纪40年代后,宗教宽容的社会基础更加广泛,大多数人已经厌倦了宗教之间无休止的辩论和战争,科技发展和经济利益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宗教观念淡化;更多的宗教派别由宗教迫害转向宗教宽容,如英国清教和安立甘宗的和解。

——摘编自刘晓飞《浅析16—17世纪宗教宽容在西欧的发展》

材料三   20世纪以来,西方学者将理性宗教的思想进一步推向深入。他们将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实现人类生活幸福作为宗教信仰的终极目标,而宗教理性即是推动信徒的思想和行为符合上述目标,自觉摒除宗教蒙昧、狂热、专制等阻碍人类进步的因素。

——摘编自孙浩然《近代欧洲宗教宽容的起源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6世纪西欧宗教战争频发的原因。
(2)据材料二三,归纳推动17世纪西欧宗教理性思想兴起的因素。
2023-12-19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24届高三12月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公元后的前两个世纪之中,富有的罗马人为自己重新塑造出和平的形象,并将这一时期称作“罗马和平”。良好的管理、独特的法律让国家变得高效、安全和富有,罗马完善的道路系统等公共设施建设让它的臣民过上了更舒适的生活,贸易蓬勃发展起来。罗马与各行省通过道路连接起来……市场和货币遍及帝国的每一个角落,一些大城市吸引了很多人口涌入,热闹非凡,充满了盛大的场面和仪式。据估算,在公元1-2世纪,被并入罗马帝国的地区,其人均消费量通常会增加约50%。

——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

材料二   1820年—1949年,发生了大约300次伤亡惨重的战事,其中包括南北战争、欧洲人的殖民征服、以及两次世界大战。不同规模的致命冲突造成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约1.6%,也就是说,这一比例是依靠采集狩猎生存的石器时代人类暴力死亡率的1/10,且死亡人数并没有随着人口总数的增长而出现相同比例的增长,这就意味着,从19世纪初开始,人类变得不那么好战了。争吵不休的领袖们逐渐不再把杀戮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方法。

——刘易斯·弗莱·理查德森《致命争吵的统计数据》

材料三   “只有当国家之间建立起复杂的、相互依存的关系(不仅仅是在经济层面上,而是在各个层面上)时,……战争会自动终结,靠武力去取得进步的时代已经结束了,从今以后,将是靠思想进步的时代。”

——安吉尔《永久和平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罗马让臣民过上更舒适生活”的原因。结合所学,从“法治”角度,简析罗马的法律如何促成罗马的和平与发展。
(2)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二中“领袖们逐渐不再把杀戮作为解决争端的方法”的含义,并以19世纪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冷战结束后“国家之间建立起复杂的、相互依存关系”的时代背景。21世纪,中国提出要构建怎样的新型国际关系?为此,开展了哪些“主场外交”活动?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访华,是中英交往史上的重大事件。根据英国马戛尔尼使团送给乾隆帝的中文礼单记载,马戛尔尼携带的礼品共十九件,包括枪械、软带、望远镜、时钟、晴雨表、奇巧椅子、马车等礼物,其中,还包含两箱图册。下表是图册的内容以及乾隆帝的回礼:

乾隆帝的回礼及与英使团礼品的对应关系

马戛尔尼使团的礼品对应点乾隆帝的回礼
《英吉利贵族图像》名人肖像《历代帝王像》一匣
《船舶及各种图画》军事行动战图一匣(内含《伊犁回部图》《金川图》《台湾图》)
《海米尔登氏藏爱褚利亚及希腊罗马古物图》《海米尔登氏康比扶来格拉火山图》科学艺术画花卉册页一册(内容不详)
《中国建筑及服饰器物图》《詹伯斯氏建筑工程图》《詹伯斯氏奇幽园图》《英吉利戏院图》《英吉利建筑师维特鲁维阿氏建筑图》《亚丹氏建筑图》《湖山风景图》《巴克氏城市风景图》建成环境《水法图》

—改编自徐斌《马戛尔尼使团礼品中的图册》

材料二   “国书”,即具有平行地位的两国往来文书。清朝的国书最早出现在入关前的后金时期,广泛应用于后金与朝鲜、察哈尔蒙古的交往中。当清廷逐步建立宗藩体系后,在对外交往中不再使用国书,代之以表文、敕谕、奏书、咨文等朝贡文书。这些文书反映着相应的名分关系,成为宗藩体系的重要表征。

鸦片战争后,美使顾盛被授予信任状出使中国。此份信任状指出派遣顾盛为驻中国特命全权公使,并希望中国皇帝对他予以信任。之后,在中国官员上奏道光帝的奏折中,顾盛递交的信任状没有被翻译为宗藩体系下的“表文”,而是被翻译为“国书”。此前的藩属国表文通常表示出由下往上敬奉文书的性质,而美国国书的起首体现出私人性与对等性。中国历朝都非常重视历法,清廷会向朝鲜等国颁赐历书,即“颁正朔”,然后朝鲜、琉球等国在文书中就会使用中国历法。但是对于美国的这份汉译本国书,最后却保留了西元纪年。

从汉译本国书的语句看,其中大量使用“大清大皇帝陛下”“皇都”“中华”一类的崇敬字词,同时以“孤”“敝域”作为美国总统与国家的谦称。在内容上,这份国书既有对中国的大力赞美,也有对自己国情的介绍;既表示出友好与对等之意,又通过这些词语体现出谦卑秩序。此外,美国总统的人名从颇具美好意义的“泰禄”改为“戴喇”,删去“忝友好”三字,还在“皇帝”前特加一“大”字。

道光帝要求耆英撰拟了一份符合“天朝体制”的诏书,作为对美国国书的回书。但是清廷下发的这份回书与传统“诏书”的内容、格式大不相同。 它既没有对美国的“伯理玺天德”“合众国”进行抬格,在涉及本朝的“大皇帝”“朕”“钦差”等字词时也都没有抬格,可以说没有执行抬头制度,从而使这份文书在格式上消弭了尊卑之分。

从同治七年的蒲安臣使团开始,清政府首次对外发出了遣使国书。光绪二年(1876年)派遣郭嵩焘、刘锡鸿为正副使常驻英国,他们携带了清朝的第一份驻使国书。此后,遣使和驻使携带国书成为惯例。

—摘编自郭黎鹏《晚清国书与中西国家间信息传递方式的变迁》

(1)根据材料一,分析中英双方所选图册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国书在清朝的变化发展。
6 . 博物馆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资源。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万国来朝图》(部分)。介绍如下


乾隆二十五年,乾隆平定西域、准噶尔和回部。次年宫廷画师为皇太后七十大寿创作了《万国来朝图》。画面描绘着大年初一、在雄伟威严的皇宫中,万国使节穿着华服,手执书写着国名的锦旗,带着琳琅满目的贡品,等候皇帝接见的情境。这些朝贡者既包含了东北、福建、台湾、湖南与两广地区等地的少数民族,也有远西诸国(荷兰、英吉利、法兰西等)。

但是学者根据《实录》和《起居注》记载,发现当日(乾隆)只是“御太和殿受朝,作乐宣表如仪”,然后请蒙古王公和各位功臣吃顿饭就完事了,根本没有“万国来朝”。

——摘自李夏恩《万国来朝大戏:各朝皇帝的面子工程》等

材料二   下图为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光绪帝致英国国王的国书》(1905年)。内容如下


大清国大皇帝敬问大英国大皇帝:中国与贵国通好有年,交谊益臻亲密。夙闻贵政府文明久著、政治日新,凡所措施,日臻美善。朕眷恋时局,力图振作,……兹特派兵部侍郎徐世昌、镇国公载泽、商部右丞绍英前赴贵国考求政治……惟望大皇帝推诚优待。

材料三   如图为英国国家档案馆收藏的《中英互换大使的联合公报》(1972年)原件。内容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关于互换大使的联合公报



英国国家档案馆藏中英联合公报原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联合王国政府一致确认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干涉内政和平等互利的原则,决定自一九七二年三月十三日起将本国派驻对方首都的外交代表由代办升格为大使。

二、联合王国政府承认中国政府关于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省的立场,决定于一九七二年三月十三日撤销其在台湾的官方代表机构。

三、联合王国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联合王国政府的上述立场表示欣赏。


(1)有学者认为《万国来朝图》史学价值不高,请评价这一观点。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晚清外交政策有哪些重要转变,并说明转变原因。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体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哪些重要的原则和制度?
2024-02-12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与宗教分裂活动引发了大规模的宗教战争。海外扩张开拓了欧洲人的地理视野,也带来了国际法领域的问题。冉冉兴起的民族国家逐渐开始以最高形式的政治组织出现,改变了原有的西欧社会结构。日益明朗的“国界”意识、对土地性质的重新认识以及新君主们对世俗利益的强调,促使诸多学者不再偏执于世界国家的理想建构,而开始在“万民法”之外寻求一种适用于国家关系的“国际法”,通过建构相关规则制度,协调新兴国家间的权力分配。在上述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特别是以格劳秀斯为代表的学者的构筑下,近代国际法应运而生已是理所当然的了。

       ——摘编自何佳馨、李明倩《法律文明史》

材料二   (19世纪末)欧洲秩序崩始,战争依然是地位平等的主权国家的交战。与“正当敌人”进行的战争仍被视为合法的。传统欧洲国际法的战争罪仅仅是列入在战争过程中违反战争法规和惯例的行为。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从《凡尔赛条约》开始,为了进一步约束德国式侵略战争,各国都想将侵略战争定为刑事犯罪,战争罪行化逐渐起步。战争罪作为国际罪行,法律必须精准定义其概念,并且对战争的合法性以及战争责任问题予以回应。

——摘自吕思嘉《战争的形与实:重思战争与国际法秩序》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近代国际法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国际法对战争的态度变化,并结合所学举例说明。
2023-02-16更新 | 15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十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在世界范围内,民族和国家的发展推动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3世纪初,英国约翰奉行的内外政策失败,遭到贵族、骑士和市民的反对,他们迫使国王签署《□□□□》。这一法律文件规定:……(39)任何自由人,如未经其同级贵族之依法裁判,或经国法判决,皆不得被逮捕、监禁、没收财产、剥夺法律保护权、流放,或加以任何其他损害。……(41)除战时与予敌对国家之人民外,一切商人,倘能遵照旧时之公正习惯,皆可免除苛捐杂税,安全经由水路与陆路,出入英格兰……。

——周一良、郭守田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材料二   1644年,在威斯特伐利亚的两个小城蒙斯特和奥斯纳布吕克开始了和平谈判。德意志各邦呼吁和平,呼呼求得一项最终的宗教解决办法,呼吁“改革”神圣罗马帝国。于是,成百名外交家和谈判者云集威斯特伐利亚,他们代表皇帝及帝国各邦、西班牙、法国、瑞典、荷兰、瑞士、葡萄牙、威尼斯、许多其他意大利城市和教皇。他们讨论国家、战争和权力范围等事务,……各方在16481024日签订《奥斯纳布吕克条约》和《明斯特条约》,合称《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摘编自(美)R.R帕尔默等著《现代世界的入口》

材料三   在美国,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之所以能够组成乡镇,就在于社会契约精神的存在,每个人平等地达成契约,结合在一起之后有契约来约束彼此,从而实现整个乡镇的自我管理。……乡镇居民大会是乡镇权力的最高机构,全体成年乡镇居民以直接民主的形式参与居民大会,掌握着乡镇事务的决策权,而选举出来的行政委员会以及其他乡镇行政人员则根据议行合一的原则执行乡镇居民大会的决议。

——摘编自侯晓林《自治观念的比较研究》

(1)指出材料一所反映的法律文件的名称,根据材料一概括这一法律文件对王权的限制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并结合所学说出该法律文件所确立的原则。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这次谈判的结果。并概要分析这次会议对国际关系发展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3)依据材料三,概括美国乡镇自治体现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独立战争后确立乡镇自治制度的原因。
22-23高二上·全国·课前预习
填空题 | 容易(0.94) |
9 . 原因
(1)随着_________意识的加强,各国都强调国家利益至上,国家之间的利益纷争加剧。
(2)人们希望通过建立一定的法律制度来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减少武力冲突。
2022-08-22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2课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新授课导学案(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10 . 国际法的形成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最初的民族国家主要是欧洲西部的英格兰、法兰西、尼德兰、西班牙、葡萄牙等,均诞生于16-17世纪之间。后来,北欧的丹麦、东欧、南欧等一些地区也都出现了类似的发展趋势,大致在18世纪初叶变为主权国家,这就意味着现代国际社会的诞生。但是,绝对王权民族国家的建立却意味着一系列规模更大、也更加血腥残酷的王朝战争。这场战争的惨烈性激发了有关自然法问题的创造性思考,这种思考产生了一套旨在限制国际战争破坏性的现代国际法体系,这一伟大工作主要是由荷兰法学家雨果·格劳秀斯完成的。

——摘编自马克森主编《世界文明史》上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现代国际法形成的原因和表现。

材料二1920年1月20日,国际联盟正式成立。当时的会员国是44个,苏俄暂时被排除,以后发展到63个,美国始终未加入国联。国联盟约宣称,国联成立的宗旨在于“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的和平与安全”,盟约共26条,其中包括:会员国有相互尊重并保持领土完整和行政独立,以防御外来侵略的义务。盟约对“侵略”和“侵略者”的涵义并未做出明确规定,也未规定制裁的具体措施,还规定代表大会和行政院的决议需全体大会一致通过才能成立,这样,任何一个会员国都可以阻挠关于制裁侵略的决议通过,使这一规定成为一句空话。

——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2)依据材料二,说明国联盟约作为国际法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材料三《联合国宪章》规定了联合国的宗旨为:“一、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并为此目的;采取有效集体办法,以防止且消除对于和平之威胁,制止侵略行为或其他和平之破坏;并以和平方法且依正义及国际法之原则,调整或解决足以破坏和平之国际争端或情势。”联合国的主要机构有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等,安理会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负主要责任。由5个常任理事国和10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每一理事国有一个投票权。联合国的成员国包括了世界上绝大多数的独立主权国家,继承了近代以来国际间协调关系方面的一些基本规则和惯例,同时又反映了二战以来国际力量的对比,表达了世界各国维护国际长期和平的美好愿望。

——张建华主编《世界现代史》


(3)依据材料三,对比一战后建立的国联,二战后建立的联合国有怎样的进步性?并分析“联合国反映了二战以来国际力量的对比”这句话如何理解?
2022-11-12更新 | 237次组卷 | 3卷引用:天津市河西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