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成就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中法关系】

材料一   17世纪末叶以后,中国文化信息传入欧洲,使一些学者加强了摆脱传统的信心和依据。孟德斯鸠承认中国的君主专制比较有节制,承认中国的皇帝提倡耕织、兴修水利、实行科举、设置谏官具有发展生产和限制暴政的作用;伏尔泰对中国的政治几乎完全持推崇的态度,他盛赞中国君主以农为本、重视生产的政策与措施,建议法国国王也效法中国皇帝举行春耕“籍田”的仪式。

——陈宣良《伏尔泰与中国文化》

材料二   二战时期,中法为盟友,都为反法西斯胜利做出巨大贡献,也因此结下深厚的友谊,但中法毕竟是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促成它们建交的不止是二战时期的“浅薄缘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美苏冷战”。当时法国总统戴高乐认为英国是一个高贵的民族,英国人应该有自己的领导权力,不能再受美国的控制和摆布,于是他毅然脱离了美国,追求自主权。而当时的中国与苏联决裂,中苏形式严峻,中法两国都迫切需要一个稳定和平的环境来巩固政权,同时更需要结交其他国家来增强国力,提高国际地位。当然戴高乐支持阿尔及利亚的独立并从越南战争中退出,是中法建交的又一原因。两国有着共同的需求,所以戴高乐就产生与中国建交的念头。1963年他派总理富尔访华,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双方在台湾问题上产生分歧,但法国还是同意与中国建交,断绝与台湾地区的外交关系,率先向中国伸出“橄榄枝”。1964年1月27日,法国与中国正式建交,这一重要历史事件被外国媒体喻为“外交核爆炸”。

——吕芳《漫谈中法关系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法国启蒙思想家推崇中国文化的内容,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中法建交的历史条件。中法关系的独特历史塑造了独特的“中法(建交)精神”,请尝试概括“中法精神”的内涵。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继日内瓦会议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再次走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在万隆会议期间,以周恩来总理为首的中国政府代表团把坚持原则和灵活的外交结合起来,求同存异,积极化解矛盾,为会议的成功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周恩来总理除了参加正式会议外,还广泛地会见各国代表团团长,与他们交朋友,向他们阐明中国政府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增进和加深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的相互了解,赢得了广泛的尊重。亚非许多国家认识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他们中的一员,他们可以得到中国的支持和合作。万隆会议后,团结反帝成为汹涌澎湃的世界潮流,动员和鼓舞了亚非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到1960年,亚非地区又有28个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获得独立。

——摘编自顾宁等《新中国与世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在万隆会议上的外交努力。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万隆会议的影响。
3 . [外交援助与现代外交]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相继援助越南抗击法国、援助朝鲜抗击美国,向周边社会主义国家提供各种援助共计约49亿元人民币。60年代,支持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援助力度不断加大,在这一过程中,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和统一战线的思想成为推动中国进行对外援助的内在动力。70年代始,为配合中国外交的“以苏划线”,外援助逐渐扩展到拉丁美洲及大洋洲,援助国家不断增长,重点援助那些受到苏联侵略、扩张威胁的国家,增强国际反苏力量。总体来看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对外援助金额累计超450亿元人民币,且多是无偿援助。

——摘编自邵艳平《新中国对外援助研究(1949—1978)》

材料二   进入新时期,中国一方面继续对友好国家的援助,另一方面增加了对拉美、中东以及部分非洲国家的援助。在经济援助管理体制方面进行调整,引进市场机制,企业逐渐成为对外援助的主体之一,开始要求受援国支付“当地费用”,加强与援助国家的互利合作。对外援助的投资方向上,减少生产性项目的援建,更多援建一些标志性建筑和贴近人民生活的中小型项目,对外人道主义援助的力度也逐渐加大。此外,中国还派遣专家向受援国提供技术援助,并接受受援国人员来华参加学习、培训等。

——摘编自韩秀申《新时期我国对外助助发展战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这一时期中国对外援助的特点并作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二,指出新时期中国对外援助的新变化。
2024-01-28更新 | 22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中国外交始终致力于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建国之初,中国共产党就提出了“新型国际关系”这一重要概念。但这种以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为底色的新型国际关系起初仅限于指称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随着实践的深入和认识的升华,“新型国际关系”的内涵和外延均有所变化,其中最引人注目且意义重大的,就是中国与亚非拉民族独立国家的关系迅速取得进展。新的历史时期,中国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坚持把发展与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作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突破口。数量众多的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群体性崛起,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持续升高,它们在既有国际体系中相互帮衬,特别是在变革既有国际秩序方面协调行动,这是当今国际关系中引人注目的现象。作为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中最具影响力的一员,中国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努力具有指向性意义。

——摘编自王存刚《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努力中实现外交转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建国初期“新型国际关系”内涵的变化及其取得的成就。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的历史时期中国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努力和意义。
2024-01-24更新 | 67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近年来,为维护海外同胞安全和正当权益,领事保护机制建设受到高度重视。以安哥拉为例,在当地中国领事馆的支持下,2013年初,七家中国企业联合成立安防协会,共同出资购置车辆并雇请保安,24小时不间断对七家企业开展点对点巡逻,一年间抢劫案下降了90%以上。这反映出新时代中国外交(     
A.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底色B.致力推动世界和平发展
C.注重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D.对区域集团化深度参与
2023-12-29更新 | 182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沛县汉兴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期末考前模拟猜想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早在西周时代,中国和希腊之间散居的游牧部落就建立了最古老的东西方贸易联系。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和汉朝张骞凿空,从东西两头不自觉的合力。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创造了条件。古代中国出口产品绝大多数是丝织品,此外还有植桑育蚕缫丝技术、四大发明等,依稀还有传统文化;进口的则是玻璃、珊瑚等,欧洲的传统风俗、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天文、数学等也逐渐为中国所了解。直到新航路开辟前,中欧陆海贸易主要以中间商的间接方式进行。由于地理上的障碍和发展水平的限制,古代亚欧关系是稀疏的。古代亚欧文明的社会经济水平并无太大差距,双方关系是比较平等的。

——摘编自余建华《古代丝绸之路与亚欧文明交流》

材料二   1949----1969年,多数西欧国家都将自己定位在美国领导的西方阵营里,为拓展外交空间,提升国际地位,中国对中欧关系的态度则更为积极。建国前夕,毛泽东就明确表示不以意识形态划界。在新中国前二十年,中法建交,中国与7个西欧国家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中美关系解冻后,西欧国家普遍希望借与中国关系正常化来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1970---1973年,有12个西欧国家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当时中国把西欧定位在“第二世界”,对欧洲一体化进程也给予了积极的评价。1975年中国与欧洲经济共同体建交,双方高层互访日益频繁,经贸关系发展很快。

——摘编自田德文《解析中欧关系中的观念因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欧交往的特点,并分析推动古代中欧交往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前三十年中欧外交成果的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当前中欧关系的认识。
2023-12-13更新 | 234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表:20世纪5090年代中国外交战略


20世纪5070年代20世纪8090年代
对时代主题的认知“战争与革命”是时代主题,“不是战争引发革命,就是革命制止战争”。“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争取一个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是有可能的。
对国家身份的定位革命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
对大国外交的定位以关苏为重点,先后经历联苏反美、反苏反美、联美反苏三个阶段。在继续发展与美国关系同时,推进中苏关系正常化,同时发展与其他大国的关系。
对发展中国家外交的定位支持第三世界的反殖斗争、独立斗争和反霸斗争。与第三世界开展包括经济在内的各种合作,推动南南合作和南北谈判。
对多边外交的定位争取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加入联合国的一些国际政治、文化组织。广泛参与各类国际组织,除联合国之外,还参与亚太经合组织,开展与东盟的合作,加强与世界银行的联系。
对国家利益的定位重点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完整,突出国家安全。突出发展经济,进行现代化建设。

——摘编自姚瑶《新中国外交战略的演进——基于政府工作报告与党代会报告的文本分析》

(1)根据材料,指出与20世纪50—70年代相比,20世纪80—90年代中国外交定位的新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80—90年代中国外交战略变化的积极影响。
2023-11-29更新 | 43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援外医疗队是新中国成立后对外援助的一种重要形式。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外经部和外交部联合下发了需要改进的几点意见:(节选)

自1963年,我国开始派遣援外医疗队(以下简称医疗队)以来,目前在国外已有34个队,近1200人。去年年底,还派工作组赴刚果、扎伊尔和几内亚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就医疗队工作中需要改进的几个问题提出意见如下:

医疗队的任务是在受援国的所在地医院与对方医务人员密切合作,开展医疗工作(不承担法医工作),并通过实践交流经验,相互学习。以前在议定书中规定的医疗队协助对方开展预防工作和传授技术,今后不宜再作为医疗队的任务。

过去医疗队人员的组成基本上是成龙配套,人数较多。随着受援国医务人员力量的增强和我国内医学科学发展的需要,今后医疗队人员要少而精,要打破成龙配套的框框。在医疗队工作的点上,对方有医生的科室,原则上我可不派人。

今后,凡新签议定书,一律写明医疗队所用的药品和器械由受援国提供。对提供药品、器械确有困难的国家,为解决医疗队开展工作的急需,可在议定书两年有效期内由我提供部分药品。我所提供的药品费用由受援国支付,支付确有困难的国家,可从我贷款中扣除(计价支付办法届时另商定)。

以前,我派往国外的医疗人员,绝大多数不会外语,给工作到来很大困难,并影响医疗队的声誉,尤其是费用负担改变后,受援国向医疗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必须加强出国人员的外语培训工作。

一九七九年六月三十日


(1)根据材料,概括新时期中国对外医疗援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对中国对外医疗援助作出简要评价。
2023-10-11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高中发展共同体2024届高三10月联考历史试题
9 . 下表罗列了1949—1999年间,中国在不同时期的外交基本战略。下列按时间顺序对其进行排列正确的是(       

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一边倒”

“一条线、一大片”(联美反苏)

“两个拳头打人”(反美反苏)

A.甲—丁—丙—乙B.乙—丁—丙—甲
C.乙—丙—丁—甲D.乙—甲—丙—丁
2023-09-09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10 . 据解密的外交档案显示,某某国“要求中国提供”“请求中国援助”等是20世纪50年代我国一些驻外大使馆来电及外交部上送报告中的常见字句。据统计,到1960年底,我国已向朝鲜、缅甸、埃及、阿富汗等22个国家提供过援助。这一举动(       
A.丰富了“一边倒”政策B.标志着外交政策的成熟
C.有利于外交僵局的打破D.体现了外交理念的转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