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成就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长期肆意干涉拉丁美洲事务。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起,美国政府武力入侵的同时,更侧重于用“民主化”与“和平演变”的手段干预拉美地区事务。1999年,美国政府推出“新干涉主义”,竭力推行美国的价值观和社会制度,充当“世界法官”。后冷战时代,拉美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重要性开始不断下降。同时,拉美地区成立了美洲玻利瓦尔联盟等组织,在运用自身力量解决地区冲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1年,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成立,凸显了越来越洪亮的“拉美声音”。201311月,美国政府宣称放弃“门罗主义”,然而就在当天,又对古巴进行了抨击。此后,美国政府又相继对委内瑞拉等国的内政进行了干涉。

——摘编自徐世澄主编《帝国霸权与拉丁美洲》等

材料二   20世纪90年代,中国同东南亚各国关系进入全面发展时期。1997年,东南亚地区爆发金融危机,中国政府采取积极行动,对缓解危机、稳定东南亚地区经济乃至世界金融秩序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东盟各方面关系全面加强:政治互信不断加强,经济合作硕果累累,人文交流日益频繁,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发展”目标高度契合。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理念成为广泛共识202111月,习近平指出:“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年来……我们摆脱冷战阴霾,共同维护地区稳定。我们引领东亚经济一体化,促进共同发展繁荣,让20多亿民众过上了更好生活。”

——摘编自黄庆、王巧荣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宣称放弃“门罗主义”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处理同东南亚国家关系的原则。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美处理同周边国家关系的根本区别。
2023-06-11更新 | 6106次组卷 | 31卷引用:第14课当代中国的外交(分层作业)-【上好课】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必1)
2 . 罗纳德·基思认为,周恩来坚持不与任何一个超级大国建立牢固的联合,既表明了中国的正义立场,又是“一种战略方针”,它使中国得到更大的战略选择余地,改变了不平等的国际政治结构。该学者意在强调新中国(     
A.逐渐摆脱意识形态束缚B.注重维护弱小国家利益
C.寻求冲破美国外交封锁D.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2023-06-04更新 | 473次组卷 | 9卷引用:第14讲当代中国的外交-【暑假自学课】2023年新高二历史暑假精品课(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3 . 新时期,中国利用主场外交将“中国化的世界理念”有效传达给参与者及外部世界,并赢得各方的尊重、信任和接受。由中国首倡或作为主要创建者的新主场外交机制为国际组织和机制增添了新兴力量。这种“机制增量”是中国外交对全球治理体系的贡献。这说明,新时期中国外交(     
A.有利于提升中国影响力辐射范围B.以多边外交推动全球治理体系
C.打造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增长点D.展现灵活与务实的时代新趋势
4 . 20世纪80年代,中国政府在中东问题上,一方面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解放斗争,抨击以色列扩张政策;另一方面,面对伊朗和伊拉克的军事冲突,中国分别向两国表达了尽早实现停战、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分歧的意愿。材料表明,新时期中国(     
A.推行睦邻友好外交方针B.维护正义和世界稳定
C.倡导全球治理机制变革D.积极支持不结盟运动
5 . 中共十二大报告中关于中国外交政策的宣示,不再认为社会主义国家不能与帝国主义国家和平共处;不再以国际主义为中国外交政策的最高原则,不再鼓吹世界革命;不再提及“三个世界”理论,在对外关系中不再明确区分敌友。这一宣示(     
A.着眼于提高中国国际地位B.凸显了现实主义外交思维
C.推动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化D.强化了“一条线”外交战略
2023-05-10更新 | 206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谈一谈】

材料   1964年法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1973年乔治·蓬皮杜总统访问中国,双方商定,研究发展经济关系的现实可能性,以及在技术、工业等方面加强交流的问题。1975年邓小平访问法国,两国决定成立经济贸易混合委员会,商定两国外长不定期地就重大国际问题进行磋商。1984年两国政府签署了相互鼓励和保护投资协定和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双方还就合作建造大亚湾核电站和电讯合作项目达成原则协议。1987年中法签订了经济技术合作财政议定书。根据议定书,法国政府在1987年向中国提供总额为6.4亿法郎的混合贷款。

——摘编自唐雅素《浅谈中法建交对中国之影响》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60—80年代中法关系的特点及其原因。
2023-04-28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选必1)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22-23高三·全国·单元测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下表是根据新华通讯社国内资料组编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1949-1980》整理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相关“大事”(部分)。表格内容反映了该时期我国外交(     
时间事件
1953年进行抗美援朝战争,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1954年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
1954年中印、中缅发表联合声明倡议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的准则
1964年中国与法国正是建立外交关系,法国成为与新中国建交的第一个西方大国
1965年周恩来应邀率团参加在印尼召开的第一次亚非会议十周年庆祝活动

A.灵活与务实的特点.B.促成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C.彻底摆脱了外交困境D.完全突破了意识形态束缚
2023-04-26更新 | 101次组卷 | 2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选必1)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8 . 1985年,邓小平在会见缅甸总理时说:“我们过去曾说过建立‘一条线’的反霸统一战线,现在不搞那些……国际上一切和平力量都是我们的朋友,谁搞霸权主义,我们就反对谁,也不搞集团政治,不依附于任何集团。”这表明中国(     
A.积极投身不结盟运动B.重点巩固与周边国家的外交关系
C.适时地调整外交政策D.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2023-04-21更新 | 1293次组卷 | 10卷引用:组卷网·期中复习-选必一 第四单元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高频考法精讲精练
9 . 下表反映了中国当代外交话语核心概念“一带一路”“命运共同体”在英国主流媒体传播的趋势和特征。
“一带一路”英译“命运共同体”英译
考察时间2013年8月——2017年8月2011年9月——2018年4月
媒体总数/个67
报道总数/个94647
英国态度分析趋向积极,看好“一带一路”在经济层面的好处趋向积极,关注“命运共同体”对金砖国家的影响
内涵认知机遇,卓有成效的、有益的、了不起的倡议以中国为中心,中国至上
由此可知,当代中国外交(     
A.为世界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B.得到了欧美国家舆论认可
C.逐步摆脱了意识形态的束缚D.推动了大国关系协调发展
10 .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向国外派出了20位将军大使。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队伍主要是职业外交家,他们“大多属于外语、外交和国际问题的科班出身,普遍具有全球视野和较强的国际交往能力”。这一变化反映出中国(     
A.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B.外交人员的日益专业化
C.拓展与欧美国家建交新途径D.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