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古今纸币

材料一   宋代纸币的相关史料

甲:铜钱铸造量统计表

时间铸币量依据史料时间铸币量依据史料
唐天宝年间
742756
32万贯《新唐书》北宋治平三年(1066170万贯《宋史》
北宋至道二
年(996
80万贯《宋史》北宋大观年间(11071111290万贯《宋史》
北宋景德三
年(1006
183万贯《宋史》北宋宣和二年(1120300万贯《宋史》

两宋时期,私人笔记中关于纸币的记载很多。北宋薛田《成都书事百韵》组诗强调“交子颂轻便”,李纲指出交子在四川“流通无阻”,南宋叶绍翁则提及乾道四年(1168)“愚、民”以“造券不多为苦”。

——摘编自《果船全集》、《四朝闻见录》等

世俗徒见铜(钱)可责而楮(纸币)可贱,不知其寒不可衣,饥不可食,钢楮其实一也。……夫会子(南宋纸币名)之所以轻(贬值)者,良以造之数多……

——摘编自辛弃疾《论行用会子疏》

材料二   195531日起新中国开始发行的第二套人民币(纸币)图案说明

正面背面
主币:
1元:天安门:2元:延安宝塔山;3元:井冈山。
5元:各民族大团结;10元:工农像
辅币:
1角:拖拉机;2角:火车:5角:水电站
1分:汽车;2分:飞机;5分:轮船
都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汉、蒙、维、藏四种文字。

(1)根据材料一中的三则史料,分析可以从怎样的视角研究北宋纸币问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新中国第二套人民币图案中蕴含的历史信息。(任意两个视角)
2023-11-18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据《汉书·武帝纪》记载,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西汉政府“收银、锡造白金及皮币以足用”。白金币分三种,其中一枚圆形的龙纹币,重八两,值三千钱。而皮币则是用一尺见方的白鹿皮制成,规定价值四十万钱,王侯到京城朝见拜贺时,必须用这种皮币将价值不过数千文的礼器包裹起来。汉武帝的这些措施(     
A.有助于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B.有效提高了工商业者地位
C.减轻了地方郡国的赋税负担D.增进了民族间的经济交流
3 . 下表为历史文献中所记载的北宋铜钱铸造额历年变化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年份每年铸额(万贯)每人所占额(文)记载文献
太平兴国六年(981年)50《宋史》
至道中(996年)8040《宋史》
咸平三年(1000年)125《宋会要辑要》
景德中(1006年)18390《宋史》
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12558《玉海》
天禧末(1021年)10553《宋史》
天圣间(1030年)100《群书考索》
庆历间(1045年)300131《梦溪笔谈》
皇祐年间(1050年)146《玉海》
治平年间(1066年)17058《宋史》
熙宁年间(1077年)373121(宋会要辑要》
元丰间(1080年)506203《文献通考)
崇宁五年(1106年)289.4《玉海》
大观前后(11071111年)29066《宋史》
宣和二年(1120年)300《宋史》

——彭信威《中国货币史》


(1)说明北宋铜钱铸造额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成因。
(2)分析说明上述变化在北宋社会发展中所起到的促进作用。
2022-12-08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A卷)
4 . 《旧唐书.食货志》上记载,“武德四年(621年)七月,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开元钱之文,给事中欧阳询制词及书……其字含八分及隶体,其词先上后下,次右后左”。通宝取“流通宝货”之内涵。这一规定(     
A.反映政府对货币作用认知增强B.开创中国古代统一铜币的新体制
C.体现了钱币的重量价值D.开辟以年号铸造钱币的新纪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