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中国古代铜钱上通常铸有文字。从秦朝到隋朝,铜钱上铸造的基本都是记载钱币数量,如“半两”“五铢”等。但是唐初铸行“开元通宝”钱,此后铜钱大都以“通宝”“元宝”命名。自北宋其形成惯例,新铸铜钱上统一铸当时的年号,如宋朝的“淳化元宝”,明清的“乾隆通宝”等。由此可知,铜钱上铸有文字(     
A.有利于商业贸易的发展
B.确立铜钱成为当时唯一流通的货币
C.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D.体现了统治者对于经济的控制
2023-12-30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环际大联考逐梦计划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考试(三)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忽必烈即位后,发行以银为本位的“中统钞”。据《马可·波罗行纪》记载:“各人皆乐用此币,盖大汗国中商人所至之处,用此纸币以给费用,以购商物,以取其售物之售价,竟与纯金无别。其量甚轻,致使值十金钱者,其重不逾金钱一枚。”这表明,元初(     
A.纸币使用推动商品经济发展B.铜钱无法满足商业贸易需要
C.黄金白银退出商品流通领域D.纸钞滥印导致恶性通货膨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南宋李焘在《续资治通鉴长编》中记载:初,蜀民以伐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元朝脱脱在《宋史•食货志》中记载:真宗时,张咏镇蜀,患蜀人铁钱重,不便贸易,设质剂之法,一交一缗……谓之交子。据材料可知(     
A.阶级立场影响历史事件的解释B.历史研究需要对史料进行甄别
C.史料互证才能揭示历史的真相D.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
4 . 史料记载北宋初年,四川地区富民发行交子“收入人户见现钱便给交子,无远近行用,动及百万,街市易,如将交子要取现钱,每贯割落三十文为利”,据此可知,当时的交子
A.已经具有纸币的性质B.是由官方发行予以担保
C.可在全国范围内流通D.促进该地商品贸易发展
2020-10-06更新 | 466次组卷 | 14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10月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118年,在总结了前两次铸币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汉武帝下令铸造五铢钱,钱文五铢,重如其文,标准重量为4克。五铢钱继承了秦半两钱的形制,圆形方孔,钱径2.5厘米,厚0.12厘米,四周有麻,是一种轻重大小适度的铜质钱币。汉武帝还将货币的铸造和发行权收归中央政府。汉武帝铸行五铢钱,是我国货币史上ー次里程碑式的改革。自此一直到唐朝初期,五铢钱流行了七百三十九年,形成了中国货币史上罕见的五铢钱体制时期。在此后的两千多年中,铸币权成为历代封建统治者巩固其统治的重要法宝,并一直影响到近代。

——摘编自汪锡鹏《货币千年载春秋——从中国货币发展史看历史人物的功过》

材料二 我国虽是一个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古国,但同时也是一个“早熟的文明产儿”,生产力水平并不高…北宋时期,各地商品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对纸币这种飞跃性货币的适应也会有不同…宋代商品经济中掺杂者大量土地兼并下农民因破产而“含本逐末”寻求出路的因素,造成货币流通手段改革的大大提前…宋廷虽曾多次制定法律,试图确保纸币的流通,却在实际上未曾真正办到,货币政策朝令夕改,统治者发行官方纸币沿着有本金到少本金直至滥发无度演进,在有限地域内的流通很不稳定。

——摘编自李琳莎《论中国早期纸币的盛行及衰落——北宋交子在货币史上的短暂ー现》

材料三 明初用金银交易,白银不是合法货币。从427件徽州土地买卖契约文书中,我们可看到民间用白银的真实记载。由于当时纸质较差,大明宝钞难以耐久,且明代纸币只发不收,宝钞泛成灾,贬值极快,人民纷纷弃之…洪武到建文时期的宝钞,已经显示了其迅速衰落的迹象,白银货币化趋势已经出现。明后期、国内开采的白银不足以应付政府开支。面对银荒危机,从16世纪中后期开始,明政府开放海禁。通过对外贸易,相当大部分美洲白银流入中国,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中国以白银为主要货币,从而促使白银成为世界货币。白银货币化过程实际上是与一系列官方赋役改革过程重合在一起的,明代白银货币化的过程也是一系列赋役改革推而广之的过程。

——摘编自万明《明代白银货币化的总体视野:一个研究论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武帝所铸五铢钱的特点及铸造五铢钱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宋时期纸币兴衰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货币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