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甲:铜钱铸造量统计表

时间

铸币量

依据史料

时间

铸币量

依据史料

唐天宝年间(742756

32万贯

《新唐书》

北宋治平三年(1066

170万贯

《宋史》

北宋至道二年(996

80万贯

《宋史》

北宋大观年间(11071111

290万贯

《宋史》

北宋景德三年(1006

183万贯

《宋史》

北宋宣和二年(1120

300万贯

《宋史》

   两宋时期,私人笔记中关于纸币的记载很多。北宋薛田《成都书事百韵》组诗强调“交子颂轻便”,李纲指出交子在四川“流通无阻”,南宋叶绍翁则提及乾道四年(1168)“愚民”以“造券不多为苦”。

——摘编自《果船全集》、《四朝闻见录》等

   世俗徒见铜(钱)可贵而楮(纸币)可贱,不知其寒不可衣,饥不可食,铜楮其实一也。……夫会子(南宋纸币名)之所以轻(贬值)者,良以造之数多……

——摘编自辛弃疾《论行用会子疏》

材料二   195531日起新中国开始发行的第二套人民币(纸币)图案说明

正面

背面

主币:
1元:天安门:2元:延安宝塔山;3元:井冈山。
5元:各民族大团结;10元:工农像
辅币:
1角:拖拉机;2角:火车:5角:水电站
1分:汽车;2分:飞机;5分:轮船
都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汉、蒙、维、藏四种文字。
(1)就研究北宋纸币价值而言,材料一中的三则材料各有何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新中国第二套人民币图案中蕴含的历史信息。
2024-02-03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魏晋以来,民间多以谷物、布帛易物。《晋书·食货志》记载:魏文帝曹丕于黄初二年“罢五铢钱,使百姓谷帛为市”。北魏孝文帝铸太和五铢,诏“京师及诸州镇皆同行之”,结果仅得以流通于京师一带。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币制混乱激化社会矛盾B.租税制度影响金属货币流通
C.各区域间经济联系断绝D.分裂战乱阻碍商品经济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