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23-24高三上·全国·课时练习

1 . 材料一 明清时期,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市镇,一大批工商业市镇以及商品经济发达的府域得到快速发展,其中江南地区尤多。刘家港镇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依托发达的航运,商品北达京师,西至巴蜀,甚至销往欧洲,消费市场十分广阔。明中后期的苏州,占总人口半数以上的手工业者或与之相关联的从业人员在当地生产出的大量商品都被销往外地,江南地区自古就有“重农不抑商,扶商不危农”的商贸传统。江南市镇从农村商业产业链的发端开始,种植经济作物,发展手工制造业,向内、向外拓展交易市场,形成了富有江南特色的商品经济模式。

——摘编自张轶伦《明清江南市镇在商品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等

材料二16—18世纪中外金银比价表

(比价提示:如1534年的中国,1两黄金=6.363两白银)

年代国别中国英国西班牙
15341:6.3631:11.51:12
15961:7.501.11.901:12.12
16221:8.001:12.501:13.13
16771:9.001:15.36——
1741—17501:11.771:14.93——
1791—18001:15.401:15.42——

——摘编自钱江《十六至十八世纪国际间白银流动及其输入中国之考察》

材料三 明清时期“闽中巨室,皆擅海泊之利,西至欧罗巴,东至吕宋,每一舶至,则钱货充翔。”据统计,明代输入福建白银数额5152.26万两,清代输入福建白银数额934.74万两。外国银币样式优美、携带便捷,改变了福建地区的货币结构,官民贸易多以外国银币结算,漳州、泉州、永春等地,外国银币交易比重超过90%。随银币大量流入,民间资本日益活跃,农副产品“航大海而去者尤不可计。”漳州府市镇由11个增长为69个。

——摘编自公一兵《试论清代福建的白银货币结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江南商品经济发展的新变化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18世纪中国白银价格的变化趋势,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银币流入对福建经济发展的影响。
2023-07-15更新 | 185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30年,美国纽约合众国银行宣告破产,造成国内银行倒闭风潮,并迅速蔓延到欧洲。由于德国冻结了英国的对德投资,其中多是法国和其他国家在英国的存款,引发债权人涌向英国银行提款,致使英国大量黄金外流。1931年9月21日,英国被迫宣布停止现金支付,禁止黄金出口,放弃金本位制。英镑价格迅速跌落,英镑对美元的比值由四美元三十七分跌到三美元四十分。英镑贬值使英国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下降,刺激了出口,抑制了进口,抵制了美国的关税战。到1931年底,放弃金本位制的国家多达十五个,包括英帝国所属自治领及其成员国、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诸国及日本等国。

——摘编自崔树菊《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国际经济战》

材料二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计划化”,对社会资本再生产进行综合性的调查,对协调和稳定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国家通过采购订货和刺激消费,保证了市场的稳定和扩大;同时通过国内干预和国际联合,调整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政策,降低关税和减少非关税壁垒,促进贸易自由化,客观上不仅有利于扩大国内外市场,而且有助于提供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加快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进程。

——摘编自梅宪宾《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30年代初国际金融秩序混乱的表现及分析其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计划化”的表现及实质,指出20世纪国际金融秩序的发展趋势。
2023-09-21更新 | 114次组卷 | 5卷引用:组卷网·期中复习-选必1 考前必刷专题之必考主观题20题专训
3 . 下图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关税和贸易发展的总体趋势。形成这种趋势的制度保障主要是

A.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
B.世界贸易总额持续增长
C.世界各国关税壁垒森严
D.经济半球化转向全球化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497年,西班牙王室颁布法律,发布国家铸币标准,开始在西班牙本土铸造比索银币1550年新的炼银技术-汞齐化法传入美洲,使得西班牙在西属关洲能够轻松冶炼出高纯度的白银。1579年,英国海盗头子德雷克捕获了一艘西班牙小型货船,船上有14箱比索和中国瓷器等。1600年后,英国人在银币正面西班牙国王脖子的位子加盖英国乔治三世半身像小印戳、供英国东印度公司贸易使用,同时在国内流通。随着17世纪英属北美殖民地的建立和1788年英属新南威尔士州的建立,比索银币先后流入这些地区,西班牙比索银币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流通。

——摘编自王晓利《西班牙比索银币的流通与世界贸易的形成》

材料二   从秦朝至清初,圆形方孔钱一直是中国最主要的流通货币,其制作均是由手工雕刻出“母钱”之后,再作为样本翻砂制造。随着两次鸦片战争的爆发,银元成为西方列强对华进行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之一,清末外国金属币和钞票占到了中国流通货币的65.71%。清政府不得不调整币制与之竞争。1886年,张之洞购进了英国的造币机,开始铸造广东银币,引起各省效仿/1900年,清政府开始铸造无孔铜圆,各省都有自己的风格和样式,1910年清政府将银币造币权收归中央(部分省份也可以代中央铸造银币并标明省份名称),开始铸造统一的“大清银币”,其主体形制与铜圆相似。全国的行用银元形制基本上得到了统一。

——摘编自李钰《浅析晚清货币形制变革的原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西班牙比索银元能够在世界范围内流通的原因,并分析其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晚清货币变化的特点,并谈谈你对晚清币制改革的认识。
2023-05-15更新 | 68次组卷 | 6卷引用:热点10货币的使用与国际货币体系的形成-2023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专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3-24高二上·全国·课前预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战后初期的国际货币体系基本上维持了“经济利益与经济实力的均衡”和“责、权配位”的关系。……美国单方面宣布美元停止兑换黄金迫使世界进入了浮动汇率制度,美元汇率的大幅度波动不断冲击着世界经济,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稳定性遭到破坏。……欧洲各国货币“蛇形浮动”,联合抵制美元失败之后,创建了欧元,一方面减小了美元冲击对欧洲的损害,另一方面也打破了美元独大的局面,开启了“美元—欧元双主导货币”的国际货币体系。

——摘编自成思危、刘骏民《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逻辑》


思考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战后初期的国际货币体系基本上维持了“经济利益与经济实力的均衡”和“责、权配位”的关系,概括指出材料中国际货币体系出现两次较大变化的原因。(培育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2023-10-18更新 | 3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1月江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6 . 如表为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地租形态变化表。这一变化反映出(        
时期实物租货币租
乾隆年间80%28.7%
嘉庆年间75.1%34.9%
A.土地兼并日益严重B.雇佣关系普遍存在
C.农产品商品化提高D.白银成为主流货币
2023-07-14更新 | 60次组卷 | 3卷引用:【好题汇编】专题01 选择性必修一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半两钱始铸于秦惠文王二年,重量半两,即十二铢的足值铜金属货币;秦朝统一后,通行圆形方孔半两钱,大多已经减重至八铢左右;西汉初期,半两钱则减重至四铢左右。这一变化
A.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B.改变了货币标重原则
C.顺应了经济发展需求D.奠定了金属铸币形制
8 . 下图为不同时期的部分货币,据图可知,其形制变化的共同原因是
A.铸铁技术的进步B.商品交易的需要
C.审美观念的不同D.国家统一的推动
2020-07-09更新 | 14174次组卷 | 151卷引用:2020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历史分项汇编-专题02古代中国的经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