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7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中国古代俸禄制度】

材料一   战国中期,随着封建官僚制度的建立,国君对各级官吏的报酬,一般已不采用分封土地的办法,而是以一定数量的粮食作为俸禄,有时赏给部分钱币或黄金。以官位的高低定俸禄的多少。在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下,除皇帝世袭、皇族按其与皇帝亲疏分别享有高卑不等的爵禄特权外,广大的官僚,则是皇帝按其统治的需要,通过各种途径从贵族、平民中选拔出来,任以职位,颁给俸禄。职官不能世袭,俸禄随任免而给除。这种任职获禄,对官僚而言,实际上只是其为皇帝进行统治所付出的劳绩心力的一种物质报酬。

——摘编自黄惠贤、陈锋《中国俸禄制度史》

材料二   古代官史俸禄表。

唐代大致有禄米、俸钱、职田和禄力等项。以安史之乱为界,前期基本实行年禄、月俸双轨制,年禄给粮食,月俸主要给铜钱;后期基本上只实行月俸制。月俸虽仍以钱计算,但在支付时,常以谷帛等实物充给。
宋代大体可分为正俸、加俸和职田三大类。正俸包括俸钱、衣赐、禄粟。俸钱按月支给,自使相40万文,下至郢、唐、复州内品300文;衣赐按年颁给绫、绢、布匹;禄粟月给,使相200石,至入内班官1石。加俸主要有职钱和随从衣粮、餐钱等。
明代由实物、货币和土地三部分组成。以洪武二十年(1387年)所定岁禄为“定例”,正一品岁禄米1044石,月给87石;从九品岁禄米60石,月给5石。岁禄本色虽以米计,但发放时却或以钞折米,或以绢折米,且京官与外官有别。至明中期,官员俸给分为本色、折色两种。“本色”(岁俸米)又分月米、折绢米和折银米,月米不分官品,每员1石;折绢米绢1匹当银6钱;折银米银6钱,5分折米1石。“折色”仍以石计量,又分折银与折钞,各有不同的折算标准。
清代俸禄的支给,虽说是“银米兼支”,但主要以支银为主。俸禄的支给标准,也主要以银两来衡定。

——摘编自曾宪阳《浅议古代官吏的俸禄》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俸禄制度产生的原因,并对俸禄制度进行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宋以来俸禄发放标准物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俸禄发放变化的原因。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的铸钱量比唐代大为增加,可是因为商业发达,流通量大增,货币仍感不足,于是又在一些地区发行铁币。铁币价轻体重,每千文重达25斤,携带十分不便。四川大商人就联合发行一种纸币,称作交子,也是在一地交钱后到另一地取钱。不久交子改由政府发行,并设立了机构管理,交子遂成了世界上最早的流通纸币。南宋时又在湖广地区发行会子,与交子共同使用。最初交子、会子发行量有所控制,币值稳定而有信用,可以随时兑换成铜币,所以起了很好的作用。但后来政府因财政困难,大量发行纸币以弥补亏空,于是纸币严重贬值,导致南宋经济混乱,加速了它的灭亡。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统观元代币制,经过三次改革,却始终在于推行纸币制度。除少数边陲如云南尚使用实物货币及贝币外,全国通行,基本上达到全国的货币统一。元朝最初发行纸钞的二十余年间,尚能维持其相对稳定,此后由于巨额的军队供养,宫廷开支和军功评赐等,致国家全年的财政收入半年用尽,这就不能不乞救于纸钞的发行。同时连年征战,经济停滞,纸币的通货膨胀,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必然现象而已。

——摘编自石毓符《中国货币金融史略》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朝交子出现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纸币发行流通的影响。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宋、元朝纸币发行流通的不同特点。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重视经济、金融工作,领导革命政权发行了一系列货币,这些货币被称为“红色货币”。大革命时期,共产党领导的农民运动中,浙江萧山,湖南衡山、刘阳、醴陵,湖北黄冈、麻城等地的农民协会纷纷开办了自己的金融机构,如黄冈县农民协会信用合作、浏阳金刚公有财产保管处等,用以发行流通券或纸币。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各根据地建立财政金融机构并发行货币。这些货币往往印制质量较差,材质多样。19322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在江西瑞金叶坪成立,同年7月开始发行纸币,面值有伍分、壹角、贰角、伍角、壹圆共五种,实行银本位制,纸币与银元等值兑换。另外还发行了壹分、伍分铜币及贰角银币。国家银行随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改名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西北分行,193710月,西北分行改组为陕甘宁边区银行。

——摘编自马静《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及抗日战争时期的红色货币》(中国钱币博物馆视频讲解文案)

(1)根据材料.指出大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色货币”发行的异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发行“红色货币”的共同目的:
2024-05-05更新 | 15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抚顺市六校协作体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2024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839月,国务院决定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不再兼办工商信贷,并将人民银行的工商信贷部分出来,建立中国工商银行。人民银行主要集中加强信贷资金管理。同时,中国人民银行领导国家外汇管理局,统一管理外汇,充分利用国际信贷制度,为现代化建设保驾护航。19914月,基于卫星通信网的全国电子联行系统开始试运行,这为人民银行更好的执行国家信贷政策,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19953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首次以国家立法形式确立了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的地位。

——摘编自谢川波主编《新中国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制度的变迁》等


根据材料,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银行的发展趋势。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近现代以来金融建设的认识。
2024-04-01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热搜题 新高考二轮 变化、趋势类非选择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货币随经济发展而产生,并对社会形成重要影响。透过货币的演变,可以看到历史发展趋势。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的纸币伪造一直非常猖獗。最初对伪造交子的犯罪,只是“如官印文书法”“流两千里。”至神宗、哲宗时,加重为绞刑。除了颁行严惩造伪的法令外,官方还采取多种措施防治。宋朝纸币推行“界”的制度,在发行一定时间后将要满“界”的旧纸币全部收回,另外发行新的纸币,让伪造的纸币自然退出流通;同时,加强保甲制,对伪造纸币的行为,“互相纠察,不告连坐”,对于告发者,实行奖励。尽管官方采取了很多措施,但由于南宋王朝统治日益衰坏,防伪问题就不可能很好解决。

——摘编自刘金平《宋代货币立法考论》

材料二   金圆券是国民党政府继法币之后发行的新货币,始于1948820日,历时仅10个多月,是中国货币史上最短命的货币之一。金圆券最初预计发行20亿元,但最终实际发行总额达到130余万亿元,超过原定发行总限额的6.5万倍,票面额从最初发行时的最高面额100元,到最后出现50万元、100万元,甚至500万元一张巨额大票。发行金圆券被国民政府视为“救命稻草”,不仅未能解燃眉之急,反而雪上加霜,成为蒋家王朝最终败亡的催化剂。

——摘编自王海蛟《1948年金圆券的发行及其最终命运》

材料三   1948121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并发行了第一套人民币。为了扩大人民币阵地,中央采取了收兑各个解放区货币、肃清金圆券、驱逐外币、打击金银投机等若干财经措施。在很短的时间内,结束了国民党统治时期连续十二年的通货膨胀局面,财经状况基本好转,市场物价稳定,工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中国人民的巨大力量。

——摘编自千家驹、郭彦岗《中国货币史纲要》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朝防治伪造纸币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进行评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民党发行金圆券的背景及结果。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的货币政策实行的重大意义。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1948121日,华北银行、北海银行、西北农民银行合并为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发行人民币,统一流通。人民币的出现使各区间的物资流通有了统一的参照系。解放战争的不断推进使人民币市场迅速扩大,新解放区规定人民币为解放区统一流通之合法货币。货币统一的实施也对20世纪50年代整个国家的经济政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摘编自王春英《新中国货币统一初探》

材料三   中国外汇储备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2000-20221季度)图示。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货币的演变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统一货币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何深远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民币统一发行的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外汇储备的占比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2024-03-14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西青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024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30年代的货币混乱带来了一系列灾难性后果,在各国中激起对于国际合作的热望。从英美提出战后国际货币计划开始,凡参与讨论的国家都没有对其目标提出异议。在19447月召开的布雷顿森林会议上,美国推动他国同意一系列国际货币安排,筹备设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与此同时,以英国为代表的诸国所获得的成绩,如稀有货币条款、过渡时期的设置等无一不是顽强斗争的结果,绝非源于美国方面的慷慨恩赐。苏联代表认为,会议对于维护并加强世界和平与安全均具有重要意义。法国代表回顾了货币与经济会议的多次失败后,认为此次会议在历史上“开创了一个新时代”。

——摘编自王在帮《霸权稳定论批判》

材料二   1971815日,尼克松未与他国商量便径自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直接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固定汇率制度的崩溃,引起世界哗然。在各国讨论应对这一重大变故之时,大多数决策者头脑中不断浮现的是,将大萧条转变成一次世界大灾难的事件——1933年世界经济会议的失败、纳粹主义的兴起以及最后的世界大战。但从宏观视角看,这些担心被普遍夸大了。浮动汇率没有带来经济萧条或政治混乱,更没有引发战争,布雷顿森林体系其他机制得以延续。

——摘编自【美】弗朗西斯·加文《黄金、美元与权力》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评价美国停止美元兑换黄金的举措。
2024-02-24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题型07 材料解析题——“评价”类设问-2024年高考历史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就是建立在一种双金属通货制的基础之上,日常购物用铜钱,较大的商业交易用白银。16世纪白银成为通用货币,大部分税收都以银子来计算交付,这种做法一直延续到清代。铜钱要铸造,而银子不用铸造。这两种货币金属的兑换率随着供应情况很容易波动,对所有百姓有直接的影响。虽然纸币最早产生于中国,但明初几次试发纸币都不成功使得纸币不受欢迎,很快满人政府就下令禁止再发纸币。

——摘编自韩书瑞(美)《十八世纪中国社会》

材料二   明朝嘉靖、万历年间,民间海外贸易兴起,中国海商的足迹几乎遍布东南亚各国。他们用瓷器、丝织品换取南洋的香料、药材和珠宝。欧洲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到来后,则用白银换取中国的生丝和瓷器。隆庆元年(1567年),明朝政府开放海禁,在漳州府的月港设督饷馆,私人海上贸易取得某种程度的合法地位。在明朝的海外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不得不用大量白银来支付贸易逆差。海外白银的流入,增加了国内白银的总量,扩大了白银的流通范围。货币开始以白银为主。

——摘编自卜宪群《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清货币发展状况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16世纪中期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的背景。
2024-05-23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十)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为了安排战后世界的货币体系,19419月英国提出了“凯恩斯计划”,贬低黄金的作用;美国于1943年公布“怀特计划”,主张建立国际货币稳定基金机构,取消外汇管制和对国际资金转移的限制。在1943910月举行的华盛顿会议上,英国被迫接受了“怀特计划”,并同意以此为依据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447月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实际上确认了“两个挂钩”原则,即美元与黄金挂钩以及资本主义各国货币与美国挂钩的原则。这样一来,美元就成为黄金的等价物。各国货币只有通过美元才能同黄金挂钩,美元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进行国际清算的支付手段和主要储备货币。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美国“怀特计划”取得成功的原因。
(2)如果让你设计一个战后世界的货币体系,说说你的设计并说明理由。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凭借自己的国际优势地位,于1810年实行了金本位制,伦敦很早便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黄金市场和国际黄金交易中心。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由于白银大量增产,银价猛跌,资本主义国家为稳定币值,德国、丹麦、瑞典、挪威、荷兰相继实行金本位制。法、意、比、瑞士原曾缔结拉丁货币同盟,但到1878年也不得不放弃金银复本位制(停铸银币),俄国、日本在1897年实行金本位,美国也终于在1900年颁布金本位制法案。进入二十世纪初,即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时,形成了金本位制通行的世界货币体系。

——摘编自赵从显《从金本位制到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的崩溃》

材料二   二战后,美国凭借其拥有压倒西方各国的经济实力,尤其是垄断3/4黄金储备的条件,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然而,布雷顿森林体系本身存在着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特里芬两难问题”,这导致无论美国的国际收支是顺差还是逆差,都会给这一体系的运行带来困难。随着美国逐年国际收支逆差及美元洒向资本主义世界各处的数额不断增大,无论美国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扩大贷款,或成立“黄金总库”、搞互惠借款,都不能解脱美元窘境。到1971年底,工业生产还未恢复到危机前水平。而从1971年二季度起,美国对外贸易出现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入超,更严重地震撼美元信用。同年,美国关闭黄金兑换窗口,这样,美元信用就难以维持了。

——摘编自张云《金融危机、美元危机与世界货币体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十世纪初形成金本位制通行的世界货币体系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元信用难以维持的原因。说明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变化给中国外汇储备的启示。
2024-05-15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