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23-24高二上·广东·期末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探究“全球化动力机制的变化”的课题时,制作了以下示意图做为学习成果,准备进行展示。

第一次全球化的动力机制示意图(1914年之前100年)
请你做为学生评委,结合所学对该示意图进行评析。(要求:可以赞同或提出修改建议,并加以阐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达流畅)
2024-04-06更新 | 35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列三幅图片是某货币收藏爱好者的部分收藏品。


图1


图2


图3


选择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图,自拟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释。 (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2024-01-02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十所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性测试(二)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像证史是历史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图像史料能够更直观地反映出历史的真实面貌,有着文字史料无法取代的作用。


   
任选其中至少2幅图片,自拟论题并围绕论题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023-07-26更新 | 138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潮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19年:巴黎和会召开,列强签署《凡尔赛条约》,中、美拒绝签字。

1921年:华盛顿会议召开,签署《五国海军协定》《九国公约》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

1930年:美国国会通过法令提高890种商品进口税率,列强纷纷效仿。

1933年:伦敦世界经济与货币会议召开,英法力图左右国际经济秩序,未能得到美国响应。

1940年:德国提出“冯克计划”,提出以马克代替黄金。

1941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递交“战后货币政策”“关于国际货币同盟的建议”,对抗冯克计划(后来经过修改形成“凯恩斯计划”)。

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各国再次重申战后重建国际经济秩序。

1944年7月1日—22日:苏英法中等44国730名代表,在美国召开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

1945年: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成立。

1947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成立。

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两极格局形成。

1971年8月15日:美国总统尼克松抛出“新经济政策”,中止履行以美元兑换黄金的义务。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自拟论题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美元的国际化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美元国际化的起点(187019141879年美国实施金本位制和1913年联邦储备体系的建立,保障了美元可兑换性和美元币值的稳定性。美元开始进入国际舞台。此时的英镑虽然地位有所衰落,但仍为世界主导货币。
美元的历史性机遇
19141944
英镑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主导地位大为削弱,美国成为当时世界唯一保持金本位制的经济大国。在20年代末和30年代初纽约金融市场足以与伦敦市场相提并论。
美元完全国际化
19441973
19447月,美国与西方主要国家建立起布雷颗森林体系,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成为与黄金等同的储备货币和主要国际支付手段,确立了美元的主导货币地位。
美元地位逐渐下降
1973年以来)
1973年美国宣布放弃运行布雷顿森林体系。1976年《牙买加协定》确认了浮动汇率制,美元的国际地位遭到削弱。但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和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职能仍得以延续。

——摘编自孙海霞《美元国际化:历程与启示》


提取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美元国际化”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3-05-14更新 | 156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普通高中2023届高三学业水平选择性考模拟调研(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期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
1870--1914 年间,古典金本位时期19世纪下半叶,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覆盖全球,90%的国际支付以英镑进行。
1915--1945 年间,前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各国纷纷停止了本国货币与黄金的直接兑换,各国货币之间没有一个固定的汇率形成体制,处于各行其是的状态
1945--1973年间,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新的稳定的汇率制度,
美元取代英镑成为具有主导地位的货币
1973年以后的后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各国采用不同的汇率制度,美元仍然充当着世界主要储备货币的角色。

——据钟伟《国际货币体系的百年变迁和远瞻》整理


依据材料中有关国际货币体系演变的信息,自拟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主题鲜明,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战国至秦

官吏俸禄形式主要以斗发给粟米

西汉

官的大小和俸禄级别以“石”表示,俸禄以斛为计量单位,按月发给粟米;汉宣帝时因“小吏皆勤事,而俸禄薄,欲使其毋侵渔百姓,难矣。其益(增加)吏百石以下俸十五”

魏晋

帛、粟、钱各占⅓

唐代

唐初大体沿隋,俸禄有粟、田、钱,俸禄依官的品级九品正、从分为十八级。唐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将各种粮钱合为一起,以月俸为名,随月发钱

宋代

官员的俸禄丰厚,名目繁多,如最高文散官除每月给俸钱120贯钱外,还有绢绫罗锦以及职钱、公用钱、出差费和仆人费用等

元代

俸禄支付纸钞,也叫俸钞

清朝

在京文武官员每年俸银,一品180两白银,二品155两白银,以此减少。京外文官俸银与京官相同,但没有禄米,而武官的俸银减半。雍正帝,七品知县每年只有45两俸银,“不取之百姓,势必饥寒”,因此,推行养廉银制,其数目大大超过各级官员的俸银

——摘编自曾宪阳《浅议古代官吏的俸禄》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古代官员的俸禄”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列所示为近代以来世界货币体系的变化。

时间

大事

1816英国率先实行金本位制
19世纪70年代以后欧美各国和日本等国相继效仿实行金本位制
一战后金本位制难以为继,除英联邦国家与英镑形成固定的比价关系外,许多国家都确定与美元的固定比价关系
19447布雷顿森林会议召开,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应运而生。规定实行固定汇率制,各国的货币与美元的汇率基本固定,美元与黄金的比价固定
19718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放弃美元与黄金之间的可兑换性,实行美元与黄金的自由浮动
1976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通过了《牙买加协定》,全球经济进入了浮动汇率制时代
2009中国开始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

——摘编自盛斌 黎峰《世界格局变迁中的金融体系变革》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相关知识,围绕“世界货币体系的演变”提出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条理清晰。)
9 . 下表序号A、B、C所示是新中国发行的五套人民币中的三个版本(1948版、1962版、1987版)相关信息对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人民币图案背景、币种及防伪技术对比表(部分版本)

序号图案背景币种防伪技术
A1元券“工人和农民”;10元券“灌田”“锯木”“工人农民”;1千元券“耕地”“秋收”“拖拉机”“推车”“牧马”;1万元券“双马耕地”“牧马”“驼队运输”;5万元券“收割机”“炼铁生产”12种面额62种版别
B100元券的正反面分别用了“四伟人”头像和井冈山主峰图案;50元券的正面图景,第一次将工、农、知识分子三者头像并列作为主图案;其他券面正面主图景全部使用了少数民族人物头像;主币的反面分别用了“长城、南海、长江、喜马拉雅山”等图景,辅币反面则分别选用各民族特色纹饰衬托国徽的图景。主币6种、辅币3除了采用水印防伪技术外,还广泛采用了磁性油墨等先进技术。50元、100元券还采用了金属安全线技术,增强了防伪性能
C1元券的“女拖拉机手”;背面为“放牧”;2元券的“车床工人生产”;背面为“大型油田”;10元券的“人民代表步出大会堂“;背面是“人民大会堂”;(俗称“大团结”);1角券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背面为国徽、菊花;2角券的“武汉长江大桥”;背面为国徽、牡丹花面额为7每种券面除有基本色外,还运用多色彩印技术。在手工雕刻的主景下,面额文字的衬底花纹采用机器雕刻,并运用多色接线技术,提高了票券的防伪性能

—据《从发行的五套人民币图案背景看新中国之变化》整理


分别提取表中A、B、C所示的人民币相关历史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人民币版本年份。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694年,英格兰银行开始发行纸币英镑,1英镑等于20先令,1先令等于12便士。1717年,铸造金币,确定1盎司黄金合3镑17先令10.5便士。从此,英镑按黄金固定了价格。1816年,英国通过“金本位制度法案”,以法律形式正式确认金本位制(以黄金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此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先后采用金本位制。19世纪中后期,形成了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英镑成为国际结算中的硬通货,不仅在英国殖民地和附属国广泛使用,而且被其他国家用作外汇储备和对外结算货币,在国际金融领域里占据了霸主地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经济受到重大打击,导致金本位制崩溃。20世纪30年代,英镑颓势已不可挽回。二战爆发后,英镑贬值,对美元汇率不断下跌。此后,英镑地位更加衰败,无力同美元相抗,只能追随美元浮动。

——摘编自薛艳《英镑的兴衰与现实选择》许国云《谈谈英镑的变迁》


阅读材料,围绕“英镑国际地位的兴衰”这一主题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