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明初,流通中铜钱与“宝钞”并行,禁金银交易,但江南商贾“不论货物贵贱,均以银定价”。嘉靖初(1522年),“钞久不行,钱大已壅”,朝廷遂“弛用银之禁”。到万历九年(1581年),“一条鞭法”把丁役、土贡等归于田亩,“计亩征银”,白银发展为流通中的主要货币。

——摘编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等

材料三   “入篮”


注:SDR作为许多国际组织的记账单位也被称为“纸黄金”,2016年10月1日之前,SDR货币篮子里只有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


(1)根据材料一,概括归纳我国古代货币发展的基本趋势。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代白银成为流通中的主要货币的原因。
(3)请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对材料三漫画的主题进行解读。(要求:紧扣主题,解雇合理。)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货币的发展既体现了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程度,又体现了其国际地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1933年7月伦敦世界经济会议上,签订了一项《国际白银协定》。其中规定美国政府每年购银不超过3 500万盎司,中国则承诺不出售1934 ~1937年销毁银元所得之白银。1934年6月,在美国内部白银集团的压力下,美国总统罗斯福签署了《1934年购银法》,规定美国政府要通过购买的方式,设法使每盎司的白银价格提高到1.29美元;或者把白银在美国货币储备金的比重增加到1/4。1934年8月开始执行该法,下令白银国有化并从世界市场购银。

——摘编自卢宁编译《美国对外关系文件集》

材料二     1933到1934年,美国在世界市场上大量收购白银,引起中国白银不断外流。加上币制的紊乱,中国屡现金融恐慌。……1935年,国民政府公布“币制改革”方案,规定:1935年11月4日起,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发行的钞票为法币;所有税收和公私款项均用法币支付,禁止白银在国内流通;白银收归国有,作为外汇准备金,以稳定法币对外汇价。币制改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抗日战争时期担任伪中央储备银行顾问的日本人曾说:“如无1935年之币制改革,亦无1937年之抗战。”

——摘编自吴申元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王巍《废两改元与法币建立》等

材料三     与国民党尚有一定的金银储备和实体资产 (国有官僚资本) 作为货币发行基础相比,人民币问世之初不仅是“负资本”基础,而且是支出收入比将近3∶1的深度负债。其所引发的结果是一年多的时间里物价指数上涨了160多倍。新中国“人民币保卫战”,包括“银元之战”(打击银元投机)、“米棉之战” (打击米棉投机)、折实储蓄、折实公债等。另外新中国政府还采取了增收节支、土地改革、发展生产等措施。人民币首先在上海站稳了脚跟,很快成为全国唯一的稳定货币。

——温铁军等《土地改革与新中国主权货币的建立:建国初期“去依附”体制下的反危机经验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美国《1934年购银法》的主要危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如无1935年之币制改革,亦无1937年之抗战”这句话的理解。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民币发行成功的原因。
2023-10-13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018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货币发展图样



根据材料,概括中国货币演变趋势。
4 . 中国古代货币的演变折射出社会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汉初社会经济极端凋敝,物资异常匮乏,通货膨胀严重,社会上货币供应量不足,要保证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必须增加货币供应量。汉初允许民间铸钱,从铜矿开采、冶炼到钱币铸造,全部由私人资本投入。代替了政府在这方面的职能,对政府而言无疑是减轻了一个沉重的负担。汉武帝时期,将原来社会上流通的各种钱币全部运抵京师销毁重铸,并将主要的铸币材料铜,由国家垄断,民间不得开采,从根本上杜绝了民间的私铸。

——摘编自高良荃、赵光怀《汉初货币政策与汉初政治》

材料三   公元965年,宋朝占领后蜀,将当地的大量铜钱作为"上供",运往宋都开封,同时铸造铁钱换取民间的铜钱,将铁钱作为四川地区的主要货币。而铁钱的价值远不如铜钱,如买一匹布需要铁钱两万,重约500斤。四川多山,人们出行不易,如此沉重的货币,带来极大的交割困难。不得已的情况下,人们将铁钱统一存放起来,以铁钱的存放凭证来进行交割。公元1011年,成都十六家富商订立契约,联合创立了世界首家发行货币的私人金融机构"交子铺",开始发行信用纸币"交子"。

——摘编自黄加平《中国古代货币演变与社会兴衰》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历史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西汉前期货币政策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宋朝四川地区发行"交子"的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货币的发展与演变体现了商业贸易的发展和社会状况。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货币演变的趋势。

材料二   


——摘编自盛斌、黎峰的《世界格局变迁中的金融体系变革》


(2)请采用一个尺度,对近现代国际金融体系的发展进行三个阶段划分,并说明划分依据
2020-11-12更新 | 20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1月定时训练(期中)历史试题
6 . 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货币的发展与演变体现了商业贸易的发展和社会状况。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据钟伟《国际货币体系的百年变迁和远瞻》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货币演变的趋势。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19世纪下半叶英镑在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的主要原因,并指出“新的稳定的汇率制度”形成的历史背景。
(3)世界货币体系经历了以英镑为中心、以美元为主导以及欧元崛起的演变,简要说明对这一演变过程的历史认识。
材料分析题 | 困难(0.15)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代徽州地区(祁门、休宁、歙县等地)土地买卖交易契约 427件中使用通货情况表

年代

买卖契约数
使用通货分类
宝钞谷物绢布
洪武2年1369-1398493765
建文1399-1402227114
永乐1403-1424103841143
洪熙14256411
宣德1426-14354091921
正统1436-14495435712
景泰1450-1456302712
天顺1457-146433312
成化145-14879090

备注:永乐七年有一例用元中统钞交易,未入通货分类
材料二       洪武元年(公元 1368年),明太祖命户部与行省铸造洪武通宝钱,“其制凡五等”,自一钱以上,按比例增加重量,足值铸币,这是明初的第一种法定货币。自洪武八年起,又发行“大明通行宝钞”,不可兑换、不限制发行数量。此后宝钞与铜钱通行使用,“民间不得以金银物货交易”。之后官府一方面严令禁止金银交易,另一方面推动宝钞流通。到正统年间,尽管宝钞与银的比价已经贬值千倍,但是朝廷仍下诏“各处诸色课程,……今后俱照例收钞”。成(化)弘(治)时出现了“宝钞今惟官府行之,然一贯仅值银三厘,钱二文。民间得之,置之无用之地耳”的现象。隆庆元年(1567年)穆宗颁令:“凡买卖货物值银一钱以上者,银钱兼使;一钱以下止许用钱”,白银的使用得到了官方认可。万历九年(1581年),张居正实行“一条鞭法”改革,赋役折银计算,“银始独重于天下,百物皆取银为准矣”。

——摘编自万明《明代白银货币化的初步考察》等


材料三     南京国民党政府建立后以银元为主币,但当时国内通货混乱。据统计,截止到1929年,中外银行的银元主要的有15种;全国有纸币发行权的银行不下30家,发行的纸币上百种 。1929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后,罗斯福总统1934年实施《购银法案》,向国内外高价收购白银13亿盎司,提高银价,中国白银大量外流,造成了工商厂家和银行钱庄纷纷倒闭停业。
1935 年11 月,南京国民政府根据英国首席经济顾问李滋罗斯的方案,实行法币政策。废除银本位制,实行白银国有以充作法币准备金。同时实行白银管制,大幅度提高白银出口税率。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所发行之钞票为法币。规定法币可无限制买卖外汇。实行汇兑本位(以外汇为本位,信用由外汇的价格决定),确定法币与英镑的汇率为1元比1.25先令。美国政府以当时中国没有足够的外汇储备,不支持改革为要挟,要求把中国售银所得的款项存在纽约、并由美、英平分中国的货币权。双方最终妥协,签署了“中美售银协议”,将法币纳入美元集团。国民政府获得了发行法币的外汇准备金,法币改革得以实施。

——摘编自周春英《英美日三国与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朝法定货币演变及特点,分析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南京国民政府“法币政策”的认识。
2018-06-07更新 | 388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山东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届高三第十一次模拟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