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食物与货币

材料一   19721974年在长沙马王堆发掘三座西汉初年的墓,墓主为第一代轪侯及其妻子、儿子。出土大量文物,其中与饮食有关的有:

辛追(轪侯妻子)墓出土物五谷及豆类11袋,有稻、小麦、赤豆等。出土野鸡、野鸭、鹤、等禽骨;兔、牛、绵羊、等兽骨;鲫鱼、鲤鱼、鳜鱼等鱼骨。出土杨梅、梨、枣、橘、等标本。出土藕片汤和白菜、葱、等多种菜籽。出土釜、甑、鼎等炊具,可煮、蒸、烤、炸等;调味品十余种,五味俱全。出土精美漆器的盘、鼎、盒等餐具和锺、钫、壶、勺、樽等酒具。

出土722支遣册(专门记录随葬品器物的简牍)中有350支关于食物、食具的记载,可与出土的食物、器物相印证,既有符合身份礼制的饮食器,又有各式方法烹饪的佳肴美味。出土的帛书《养生方》中强调饮食疗法,药酒酿坊等。


(1)上述材料出土文物中涉及了哪些类型的史料,举例说明。并依据材料概括西汉初年贵族的饮食特点。

材料二


从左到右:耸肩尖足空首布(春秋·晋)、梁充釿五十当锊(战国·魏)、(宋子)十二朱三孔布(战国·赵)、蚁鼻钱(战国·楚)、齐建邦囗缶化刀币(战国·齐)、秦半两(秦)、卢金(战国·楚)


(2)指出材料二存在的问题。

材料三   “始,益州豪民十余户连作交子……诸豪以时聚首,同用一色纸印造,印文用屋木人物,铺户押字,各自隐密题号,朱墨间错,以为私记,书填贯,不限多少。收入人户见(现)钱便给交子,无远近行用,动及百万。街市交易,如将交子要取见钱,每贯割落三十文为利”。


(3)依据材料三概括宋代交子的特点。

材料四   20207月,在亚投行第五届理事会年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宣布,亚投行已经从57个创始成员发展到来自六大洲的102个成员。亚投行从最初的倡议到最终的落实,历时27个月、800多天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于2016116日终于正式开张.作为首个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亚投行也将为亚洲和世界各地的国家或地区提供新的发展机遇。亚投行的主要宗旨是:通过在基础设施及其他生产性领域的投资,促进亚洲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财富并改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与其他多边和双边开发机构紧密合作,推进区域合作和伙伴关系,应对发展挑战。


(4)阅读材料四并结合所学,谈谈亚投行的成立背景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2023-01-06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平谷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作为迅速崛起的新兴经济体,中国在国际金融中的影响力逐渐提升。这表现为(     
①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②2010年中国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三大成员
③2015年中国发起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④2016年人民币成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之一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 . 明初洪武至成化119年间427件徽州土地买卖契约文书进行梳理,可以发现……宝钞逐渐绝迹于民间大宗土地交易,到成化年间,白银成为清一色的土地大宗交易的货币……成化末年,朝廷重臣丘浚在《大学衍义补》中建议以“白银为上币”,白银为主币逐步得到官方的认可。可知白银货币化过程的特点(     
A.商品经济的发展B.由民间使用到官方认可
C.新航路的开辟D.国家的赋税改革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20世纪70年代,在伦敦,一位来自纽约的旅客说:“这里的银行、旅馆、商店都一样,他们看到我们手里的美元时流露出来的神情,好像这些美元成为病菌携带而一般。”这反映了
①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瓦解②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③西欧国家与美国竞争激烈④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受到冲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2-13更新 | 243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密云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1-22高二上·北京西城·期中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货币

材料一   人民币的发展经历了几次调整,其票面图案随着时代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特征。第二套人民币19553月发行。下图是第二套人民币的部分票券和相关内容介绍。

分票中的贰分和伍分正面图案为飞机和轮船,角票中的贰角和伍角正面图案为火车和水电站,伍圆和拾圆正面图案分别为身着不同民族服装的群众和工农像。背面均以国徽和汉、蒙、维、藏四种民族文字的行名和面值为主题。

印钞纸全部从苏联进口,纸面的防伪水印图案也是从苏联做好后运回。叁元、伍圆和拾圆由国内设计,委托苏联代印。


(1)概括指出材料一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时代背景加以阐释。

材料二

时间事件
1821英国正式启动金本位制度,英镑成为英国的标准货币单位,每英镑含7.32238克纯金。
19世纪
70年代
德国、丹麦、瑞典、挪威、美国、法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建立金本位制。
20世纪30年代初1931年,德国和英国相继取消金本位制,1933年,美国也取消金本位制。接着,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废除金本位制。
1944依据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国际货币制度,美元取得了等同于黄金的地位。各国货币可以通过美元间接兑换黄金,以国际金汇兑本位制的形式保留了黄金的国际货币地位。黄金仍然发挥着最终国际货币的职能。
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由于美国出现了国际收支逆差,人们纷纷抛售美元抢购黄金。
19718美国政府宣布暂时停止美元兑换黄金。
1973布雷顿森林体系的金汇兑本位最终解体。
1976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达成了“牙买加协议”,决定推动黄金非货币化。从此黄金失去了作为国际货币的地位。
(2)阅读材料二,划分黄金货币地位演变的阶段,任选其中一个阶段,分析黄金货币地位的演变的影响。
2021-12-25更新 | 334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货币推动着经济发展,又影响政治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 221 年,秦统一六国,废除六国旧币,不准以龟贝、珠玉、银锡之类充当货币,并严禁地方和私人铸钱。秦朝的统一货币有两种:黄金为上 币,用镒(二十两)作单位;铜质圆钱是下币,用半两作单位,即“半两钱”。

——摘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公元前 4 世纪左右,罗马开始官铸钱币。原始的铜钱重 1 罗马磅, 其余铜钱则为 1 磅的倍数或分数。银币最初只是罗马人为了意大利南部的军事和 商业需要而铸造的,价值达 2 个达拉克姆。公元前 269 年,罗马实行新的货币制度。这种新的货币体系包括银币(第那流斯)和铜币(阿斯),一个银币值 10 个铜币。

——摘自《世界经济史》

材料三   三十年代初,中国白银被西方列强大量抢购,经济形势日益恶化。同 期,日本企图形成日满华经济区,以推进华北的分离。为此国民政府于 1935 年11 月颁布《法币政策实施法》及《兑换法币办法》, 设立专门委员会,办理法币发行等事宜。规定一切款项概以法币为限,禁止白银流通。……法币的发行一举 结束了千百年来货币发行与流通的混乱状态,实现了中国币制的统一。相对于旧的货币体系和制度,能更深、更广、更多层面地发挥对经济的调节作用——这也是现代经济的特征之一。并且形成民族国家经济共同体,在金融方面完成了对日 作战的准备,为“增强抗战能力之最大因素”。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政府采取通货膨胀政策,法币急剧贬值。1937 年,法币发行总额不过 14 亿余元;到日本投降前夕,法币发行额已达 5 千亿 元;到 1947 年 4 月,发行额又增至 16 万亿元以上;1948 年,法币发行额竟达 660 万亿元以上,等于 1937 年的 47 万倍,物价上涨了 3492 万倍,法币彻底崩溃。

——摘编自姚会元《中国货币银行》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古罗马和秦朝货币的共同之处。
(2)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国民政府进行币制改革的原因和主要措施,分析国民政府法币政策变化带来的影响。
7 . 宋、元、明清时期的货币演变

宋代是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繁荣期,“每一交易,动即十万”,货币需求量大增。在与日本、朝鲜、东南亚、南亚、阿拉伯等地区的海外贸易中,大量铜币流向海外。钢币还大量流入北方各族,“北界(辽)别无钱币,公私交易并使本朝铜钱,沿边禁钱条法虽极深重,而利之所在,势无由止。”为克服铜币缺乏之困,川陕地区使用铁钱,“民苦转贸重,故设法书纸代钱,以便市易。”从而出现最早的纸币交子。随着元对宋的统一战争的进行,元政府确定以中统钞回收南宋纸币,统一钞法。无政府强令,凡州郡国土及宗王所辖之地,莫不行钞。到元代后期,由纸币承担起主币的职能。元代汉藏商人的贸易,即所谓茶马互市就很活跃,元朝政府设置榷场,令民携带金银兑换成钞,并通过各种财政支出推行纸钞。元末,大量印制发行纸币,造成物价飞涨,民怨沸腾。

明清时期,随着国际贸易发展,大量产自美洲等地的白银流入中国,一举成为主币。明清时期的农民把收获的农产品和家庭手工业产品拿到市场上出售,以换取白银向官府交纳。匠户以银代役,使工匠获得独立经营手工业的条件。中国精美的丝瓷等商品大批输往海外,一个以白银为中心的全球贸易网络逐步形成。

——摘编自《从铁钱到银两:两宋金元纸币的价值基准及其演变》《纷繁不稳的明清货币》《元代纸币在西藏地方流通考》等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对宋、元、明清时期货币的演变进行解读。
2021-07-06更新 | 181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古代货币

材料一   《汉书·食货志》:“秦兼天下,币为二等:黄金以溢为名,上币;铜钱质如周钱(圆形方孔),文曰‘半两’,重如其文。”

材料二   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竹简上记有《金布律》:“钱十一当一布。其出入钱以当金、布,以律。”“贾市居列者及官府之吏,毋敢择行钱、布;【注:不要去选择钱的分量与布的优劣】。”

材料三   



(1)指出以上史料的类型,结合所学说明上述史料的价值。

材料四   自宋至元明时期,商品经济发展迅猛,客观上需要易于携带且价值量大的货币。明初政府大量发行纸币,纸币不断贬值。明朝中期,唐、五代以来流行于民间的白银成为通行的主要货币。白银作为交换媒介能被不同地区商品交易者接受,国内长途贸易规模和种类不断扩大。1562年,政府对各地班匠征银代役,民营手工业快速发展。1581年推行一条鞭法“计亩征银”,农民以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投入市场换取白银纳税。由于白银需求增大,明代大开银矿,但中国白银储量不高,白银货币化主要依赖“丝银贸易”。丝、瓷等商品输往海外,白银从美洲和日本大量流入中国,一个以白银为中心的全球贸易网络逐步形成。


(2)依据材料概括明代“白银货币化”的原因。结合所学分析其主要影响。
9 . 元朝实行“币同制”,禁用金银,发行国家掌控的纸币,在全国范围内将纸币确定为主要的流通货币、辅以少量银元宝、铜钱、铁钱等。其主要目的在于
A.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B.发展商品经济
C.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D.垄断对外贸易
2020-11-26更新 | 635次组卷 | 19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